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73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41.
MIPPO结合LCP在胫骨干多节段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方法(MIPPO)结合锁定加压板(LCP)治疗胫骨干C2型多节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收治的胫腓骨骨折用AO分类法筛选出28例C2型多节段骨折,其中按照Gustilo分型,I型7例,Ⅱ型7例,其余为闭合骨折.均应用MIPPO结合LCP治疗,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16~66岁.结果 本组28例均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月,平均26.5月,所有患者伤口均1期愈合.手术均在1周内完成,手术时间40~130 min,平均70 min,术中出血100~300 ml.X线片示骨痂出现时间为4~6周,平均5周,14周骨折端出现大量骨痂,骨折线模糊.部分负重时间根据患者骨折损伤程度、内固定效果、骨痂生长情况等综合评估,本组患者部分负重时间平均为6周,完全负重时间平均为16周.按Johner-Wruhs评分标准,优20例,良6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2.9%.其中1例术后出现8°外旋畸形,1例出现骨延迟愈合,无骨髓炎,骨不连发生.2例出现局部皮肤水泡;无伤口感染、皮肤坏死病例.结论 MIPPO结合LCP是治疗胫骨多节段骨折的又一新方法,其具有微创,并发症少,手术操作简易,适应范围广,效果确切的特点.  相似文献   
42.
假恶性骨化性肌炎一例报告徐中和,奠世耀,黄侠君假恶性骨化性肌炎是指没有创伤史的、局限的软组织内异位新骨形成,临床罕见。这种良性病损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迅速增殖的组织学形态,可能被误诊为肉瘤性机转。Qgilvie-Harris[JBoneJointSu...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带血管自体腓骨与同种异体骨复合移植术后,腓骨肌袖的自然转归及其规律。方法采用健康成年杂种犬36只.于双侧后肢胫骨结节下切除3.0cm长胫骨骨干、骨膜,制作骨缺损实验动物模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植入深低温保存的同种异体骨与带血管自体腓骨,对照组植入深低温保存的同种异体骨均用7孔93mm长AO加压钢板内固定及石膏外固定。术后1、2、3、4个月分别行X线摄片、ECT检查、大体标本及组织学观察。结果X检查显示实验组较对照组异体骨吸收、新骨形成明显。第4个月实验组宿主骨-异体骨接合部愈合率83.3%,对照组未见愈合。ECT检查:实验组较对照组骨代谢活跃,但变化规律相似,均为术后1、2个月活跃,于第2个月达高峰,第3、4个月呈下降趋势.组织学观察:实验组较对照组异体骨髓腔内壁及哈弗管内的骨吸收、成骨活动显著增强,至第4个月,异体骨髓腔内壁与腓骨之间充满环形骨痂,并呈成熟至不成熟明显的阶梯状排列.靠近异体骨髓腔内壁骨痂较成熟,由大量成熟骨细胞组成。近腓骨侧骨痂较不成熟,主要由软骨细胞、骨细胞组成,异体骨髓腔内带血管蒂腓骨周围肌袖的肌纤维基本消失。结论带血管自体腓骨与同种异体骨复合移植术后,腓骨周围肌袖的自然转归是骨化。  相似文献   
44.
目的 :评 估虚 拟 X 线 影像 导 航在 颈椎 内 固定 手术 的 作用 。方 法 :对 12 例 需 行颈 椎内 固 定手 术的 患 者采用虚 拟 X 线 导航 引 导 下 置入 内 固 定 物,其 中 ,齿 状 突 螺 钉 2 例 ;C1-2 关 节 突 螺 钉 (双 侧 )2 例 ;C3 ̄C6 侧 块 螺 钉4 例(双 侧 );颈 前三 节 段以 上长 钛 板 4 例,术后 行 X 线 正侧 位摄 片 观察 内固 定 置入 情况 。结果 :X 线 正侧 位 片显示内 置物 与 虚拟 路径 吻 合,颈 前 钢板 位 于 颈 椎中 线 ; 显示 齿 状 突 、 CT C1-2 关 节 突螺 钉 位 置 理想 。 结 论 :虚 拟 X线影 像 导 航 可使 术 者 的 手术 工 具 做 到实 时 监 测 ,形 象 化 、多 维 化,实 时 感强 ,操作 方 便 ,是 一 种 较 理想 的 内 置 物置入 引导 模 式。  相似文献   
45.
微创稳定系统在膝部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应用微创稳定系统(LISS)治疗膝部骨折的体会。方法对11例膝部骨折行LISS内固定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患者随访6~22个月,平均14.8个月。1例出现骨延迟愈合,其余10例3个月内愈合良好。伸膝功能无障碍,1例屈膝仅达90°,其余均恢复到130°。2例钢板螺钉拆除困难。结论LISS是治疗膝部骨折的一种有效的内固定方法,理解其机械原理、熟悉局部应用解剖特点、提高其手术应用技巧和进一步探索其适用范围将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6.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理想内固定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及Gamma钉治疗60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60例,其中稳定型骨折43例,不稳定型骨折17例。60例均随访半年以上,基本达到早期活动,无髋内翻畸形,无卧床并发症。通过对DHS和Gamma钉治疗组的临床效果及生物力学问题进行对照分析和讨论。表明DHS及Gamma钉均为治疗粗隆间骨年理想的内固定装置,但要按具体情况选择运用,并要掌握好早期负重时机,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6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62例骨质疏松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PVP组、PKP组,各31例.对比两组疼痛程度,治疗前后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变化情况.结果:PVP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低于PKP组(P<0.05);两组术后3d、6个月Cobb''s角度比较无差异(P>0.05),但PKP组术后3 d、6个月椎体前缘高度高于PVP组(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术及PKP术治疗骨质疏松腰椎压缩性骨折各有优劣,临床可根据患者个人情况,选择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总结延迟一期应用吻合血管腓骨或腓骨皮瓣治疗胫骨严重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伤后5~14d.平均(8.4±3.0)d,在彻底清创基础上,采用吻合血管腓骨或腓骨皮瓣治疗胫骨严重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及皮肤软组织缺损26例患者,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患肢功能情况.结果 经8~52个月随访,平均(28.3±9.2)个月,移植的腓骨或腓骨皮瓣全部成活,胫骨严重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无一例截肢,无一例出现慢性骨髓炎,下肢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应用吻合血管腓骨或腓骨皮瓣治疗胫骨严重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有助于加速骨折愈合、缩短病程和降低致残率;延迟一期手术更安全,操作更容易.  相似文献   
49.
目的通过分析ⅡB期骨肉瘤化疗前活检标本XIAP的表达,探讨XIAP表达与ⅡB期骨肉瘤的早期预后预测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1例ⅡB期骨肉瘤化疗前穿刺标本、10例正常骨组织标本XIAP的表达,并分析XIAP表达与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ⅡB期骨肉瘤化疗前标本均为XIAP高表达而正常骨为低表达或不表达;XIAP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大小、术前化疗肿瘤坏死率、局部复发等临床病理参数无关(P〉0.05),XIAP高表达与ⅡB期骨肉瘤远处转移(F0.748,P=-0.025)及最终成活(F0.813,P=0.014)高度相关;ⅡB期骨肉瘤化疗前标本XIAP高表达者预后差。结论XIAP在ⅡB期骨肉瘤的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化疗前活检标本的XIAP表达可作为ⅡB期骨肉瘤早期预后预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颈腰椎综合征的手术时机、方法及疗效。方法:46例颈腰椎综合征患者遵从常规手术原则,分别行相应颈及腰椎手术。结果:手术后随访6个月~3年1个月,JOA评分颈椎术前平均8分,术后13.5分,腰椎术前平均6分,术后12分,植骨融合率100%,无内固定断裂等原因而2次手术患者。46例中12例于8个月内再次行另一部位手术。结论:颈腰椎综合征患者的治疗关键是掌握手术适应症、时机和术后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