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口腔癌伴糖尿病病人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口腔癌伴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联合根治术,观察组按设计好的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治疗和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护理质量满意度及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有无差别。[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病人满意度及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口腔癌伴糖尿病病人围术期能减少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保证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2.
目的:分析医院儿科门诊处方的点评结果及其用药的合理性与不合理用药的原因,为医院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间门诊就诊的1 000张患儿用药处方,分析其门诊处方用药患者用药的合理性及不合理用药的原因。结果:1 000张患儿用药处方中,处方合格数为857张(合格率为85.70%),不合格处方143张(不合格率为14.30%);不合格处方中主要有不规范的处方89张占不合格处方的62.24%,不适宜的处方为54张占不合格处方的37.76%;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653张占所有处方的65.30%;静脉给药后发热的患儿为547例占所有患儿的54.70%;患儿平均药品的使用种数为2.16种,基本药物使用平均数为1.67种。结论:医院儿科的门诊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但是抗菌药物的使用占比较高,医院行政部门应重视临床医师及药师的专业用药知识的学习,提高其合理用药的水平。  相似文献   
33.
蝮蛇抗栓酶的不良反应彭春梅,卢小菲,康桂英(内蒙古自治区医院,内蒙古邮电医院)自1982年蝮蛇抗栓酶在我国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以来,其对治疗脑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高凝血症、高脂血症以及心血管疾病等的良好疗效已得到公认。尤其与其它有相似作用的药物(如曲克芦...  相似文献   
34.
目的:分析自拟稳心汤加减对心房颤动(AF)患者心电图与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AF患者,常规治疗的46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自拟稳心汤加减治疗的46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F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中医主证、次证、舌脉积分以及心电图特征[P波最大时限(Pmax)、P波最小时限(Pmin)、P波离散度(Pd)、P波变异(Pv)、R波间期(R–R)]差异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均有不同程度减少,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有不同程度减少,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max、Pd、Pv均有不同程度降低,R–R升高;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max、Pd、Pv均低于对照组,R–R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未见影响治疗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自拟稳心汤加减能够进一步减少...  相似文献   
35.
36.
液相芯片技术在人乳头瘤病毒分型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构建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分型的液相芯片,针对中国常见的23种型别的HPV进行分型检测,并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采用HPV通用型引物MY09/11以及一条简并引物对临床样本进行PCR扩增;针对HPV不同型别设计分型探针,并偶联到Luminex微球上,通过LuminexTM平台对PCR产物进行分型检测。同时以测序法作为验证标准,对液相芯片法(Luminex法)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以测序法作为验证标准,Luminex法对314例HPV样本的分型检测结果为灵敏度98.10%,特异性98.08%,符合率98.09%。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为0.962。结论 Luminex法用于HPV感染样本中的分型检测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以用于临床HPV诊断。  相似文献   
37.
目的 观察扎冲十三味丸(Gi13)对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通过结扎大鼠左冠脉前降支,复制大鼠在体急性心肌缺血损伤模型,再灌注结束后采血,测定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测量心肌梗死面积.结果 Gi13中、高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浆中MDA含量和AST和LDH的活性(P<0.05或P<0.01),提高SOD活性(P<0.05或P<0.01),减少心肌梗死面积(P<0.05).结论 Gi13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强机体抗氧自由基的能力,减轻氧自由基对心肌的损害,从而发挥其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我国川东北地区男性原发性痛风患者因不同原因导致的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并分析相关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80例男性原发性痛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4 h尿尿酸≤3.57 mmol定义为血尿酸排泄障碍,>3.57 mmol定义为尿酸生成增多.比较两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差异性,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原因导致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404例患者为尿酸排泄障碍型(排泄障碍组),176例患者为尿酸生成增多型(生成增多组).排泄障碍组患者较生成增多组患者病程长、年龄大;排泄障碍组BM I指数、血浆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血红蛋白(HGB)指标明显低于生成增多组;排泄障碍组血肌酐(Crea)、血浆高密度脂蛋白(HDLC)、球蛋白(GLOB)指标明显高于生成增多组.24 h尿尿酸与ALT、ALB呈正相关,与GLOB、尿素氮(Urea)、Crea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BMI指数均与尿酸排泄障碍及生成增多相关.结论我国川东北地区男性原发性痛风患者血尿酸增高的原因以排泄障碍为主,年轻患者血尿酸增高的主要原因为尿酸生成增多.尿酸排泄障碍患者病程长、肾功能易受损.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相关,年龄、BM I指数、病程、痛风石形成、高血压可能是尿酸排泄障碍及尿酸生成增多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牙周刮取液中防御素2基因的表达水平以及其他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与慢性牙周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2012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130例,分为老年慢性牙周炎组及青年慢性牙周炎组,同时选取60名健康组作对照,通过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比较牙龈组织防御素2基因表达水平,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牙周刮取物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和IL-10的分泌水平。结果老年慢性牙周炎组及青年慢性牙周炎组防御素2的基因表达量(0.33±0.02)和(0.39±0.04)ng/m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0.58±0.21)和(0.55±0.20)ng/mL(P〈0.05);健康对照组的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低于牙周炎组(P〈0.05);青年牙周炎组的炎症因子表达与老年牙周炎组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牙周病患者牙龈防御素2的表达低于牙周健康人群,与年龄无相关性。提示防御素-2表达水平降低可能是牙周炎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究穴位按摩联合自拟下乳方对产后缺乳病治疗的临床效果并分析药学机理。方法:以2019年1~9月我院产后缺乳病患者3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7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通过穴位按摩和自拟下乳方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86%、82.86%,研究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χ2=12.73,P=0.0004);治疗前两组新生儿饥饿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有一定程度提高但研究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12.684,P=0.000)。结论:自拟下乳方具有益气补血和通经下乳的功效,配合穴位按摩可增强效果,两种方法联合治疗产后缺乳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