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06篇
  免费   7879篇
  国内免费   866篇
耳鼻咽喉   158篇
儿科学   151篇
妇产科学   108篇
基础医学   1912篇
口腔科学   149篇
临床医学   2886篇
内科学   1937篇
皮肤病学   134篇
神经病学   578篇
特种医学   7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782篇
综合类   5170篇
预防医学   5263篇
眼科学   225篇
药学   2033篇
  20篇
中国医学   2117篇
肿瘤学   2984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995篇
  2022年   1537篇
  2021年   1352篇
  2020年   1642篇
  2019年   1564篇
  2018年   1308篇
  2017年   310篇
  2016年   1048篇
  2015年   1302篇
  2014年   878篇
  2013年   893篇
  2012年   1385篇
  2011年   1120篇
  2010年   956篇
  2009年   975篇
  2008年   1124篇
  2007年   1219篇
  2006年   962篇
  2005年   941篇
  2004年   893篇
  2003年   793篇
  2002年   652篇
  2001年   765篇
  2000年   808篇
  1999年   562篇
  1998年   386篇
  1997年   302篇
  1996年   260篇
  1995年   230篇
  1994年   238篇
  1993年   139篇
  1992年   114篇
  1991年   119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49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3篇
  196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评价螺旋CT透视(CTF)引导下经皮穿刺乙酸注射治疗(PAI)第二肝门区原发性肝癌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方法搜集我院2000年10月~2004年8月在实时螺旋CT透视导向下经皮穿刺乙酸注射治疗第二肝门区原发性肝癌23例,共30个病灶。病灶直径3~8cm。根据病灶大小每次注入50%~60%乙酸2~12ml不等.乙酸内加入1~2ml对比剂混匀。注射后1周影像检查,根据情况重复注射1~2次。结果在实时螺旋CT透视下均能准确穿刺到靶点,除15例轻中度疼痛外无其它并发症。全部病例均经B超或螺旋cT随访,3个月时,其中瘤灶缩小12个(40%),肿瘤大小无变化16个(53%)、肿瘤增大2个(7%)。23例随访3月.全部生存;17例随访1年,10例生存,7例失访;10例随访2年,7例生存,3例失访。结论CTF引导下经皮乙酸消融治疗第二肝门部原发性肝癌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2.
背景:造影剂肾病仍是放射影像学检查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在动物急性缺血性肾衰竭模型中,预先使用碳酸氢钠比氯化钠的肾脏保护作用更佳。缺血和造影剂引发的急性肾衰竭均被认为是自由基损伤所致。但是,在人或动物至今尚无评价碳酸氢钠预防造影剂肾病有效性的研究。 目的:在使用放射性造影剂前后用碳酸氢钠或氯化钠进行预防性水化,比较二者的有效性。 设计、地点和病人:一项于2002年9月16日至2003年6月17日进行的前瞻性、单中心、随机试验。119例血清肌酐稳定在≥1.1mg/dL(t≥97.2μmol/L)水平的病人,在应用碘帕醇(370mg碘/mL)造影前后,随机接受了氯化钠静脉滴注(n=59)或碳酸氢钠静脉滴注(n=60),剂量均为154mEq/L。在造影前及造影后第1、2天进行了血清肌酐检测。 干预:病人接受154mEq/L的氯化钠或碳酸氢钠,造影前以每小时3mL/kg的速度静脉滴注1小时,造影后以每小时1mL/kg的速度滴注上述药物6小时。 主要观察指标:造影剂肾病,其定义为在造影后2天内血清肌酐升高tμ25%。 结果: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糖尿病发生、种族以及造影剂用量方面无显著差异。碳酸氢钠治疗组病人基线血清肌酐水平稍高于氯化钠治疗组,但亦无显著差异(氯化钠组均值[sD]为1.71[0.42]mg/dL[151.2{37.1}μmol/L],碳酸氢钠组为1.89[0.69]mg/dL[167.1{61.0}μmol/L];P=0.09)。氯化钠组8例(13.6%),发生造影剂肾病一级终点,而碳酸氢钠组仅1例(1.7%)(均值差别,11.9%;95%可信区间[CI],2.6%~21.2%;P=0.02)。随后,又对191例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病人给予了碳酸氢钠治疗并进行随访登记,结果有3例出现了造影剂肾病(1.6%;95%CI,0%~3.4%)。 结论:对于造影剂引发的肾衰竭,在造影前采用碳酸氢钠进行水化治疗比采用氯化钠水化治疗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93.
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主要成份为蒽醌类衍生物。本文简单介绍大黄炮制方法的历史沿革以及大黄和其炮制品的应用,为中医临床应用大黄提供参考。 1 大黄炮制方法的历史沿革 早在汉代的《玉函》就载有去皮,酒洗、酒浸,《金匮》载有蒸。至梁代又有《集注》的“破如米豆,炒至黑。”这是大黄炒炭的方法。南北朝刘宋时代《雷公》用的七蒸七晒。唐代《食疗》的醋蒸,《颅囟》中的湿纸  相似文献   
94.
9例药源性恶性症状群临床分析王健,王希风,闫景新,朱爱兰本文对该院近六年来使用精神药物引起DMS(药源性恶性症状群),并符合Lazarus[1]等(1989)提出的DMS的诊断标准9例患者进行有关因素分析。临床资料男5例,女4例;年龄22~57岁,平...  相似文献   
95.
脑梗塞患者血浆t—PA和PAI活性变化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健  裴维君 《江苏医药》1994,20(11):625-625,635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typePlasmlnogenactlvator,t-PA)与血栓中的纤维蛋白结合,激活纤溶酶原转化成纤溶酶,水解血栓中的纤维蛋白使血栓溶解。但在正常人体内t-PA受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lasmino-g””“ctivatorinh比norPAI)的快速抑制。作者对不同病程脑梗塞患者血浆中t-PA和PAI的活性进行测定,以探讨对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诊断、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的价值,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对象正常对照组:29例,年龄46~76岁,平均年龄578岁。其中男18例,女11例,均属我所体检的健康人。脑梗塞组:35例,年龄47~78…  相似文献   
96.
三氯乙烯引起全身性皮疹和严重肝功能损害的调查   总被引:54,自引:7,他引:47  
三氯乙烯引起全身性皮疹和严重肝功能损害的调查李岳桓,卫建平,蔡向挺,杨爱初三氯乙烯(TCE)对神经系统、肝、肾、心脏和皮肤的毒性已见于许多文献。TCE致全身性皮疹或合并肝损害的病例罕见,但近年国外已有报道。国内某厂1988年发生了5例与国外相似的病例...  相似文献   
97.
98.
99.
目的:评价南山区首诊测血压工作的质量。方法:以调查2001年12月1日南山区各社区首诊测血压情况,并对在岗医师进行相关知识的测评。结果:全区已全面启动首诊测压工作,测压率为55.96%,社康中心各专业科工作开展不平衡,全科医生对首诊测压以及高血压诊断标准的认识远高于其他专业科的医生,病人对首诊测压缺乏了解,知晓率18.9%。结论:加大对首诊测压工作的宣传,管理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激励机制,扶持首诊测压工作的开展,加强对其他专业医生的高血压防治知识的培训力度。  相似文献   
100.
2002年4月以来,我们在耳内窥镜下对分泌性中耳炎30例、44耳施行了鼓膜切开置管术,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