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进一步确认海洋假单胞菌碱性蛋白酶(MPAP)的纤溶性质,并观察其抗栓作用。方法:通过体外试凝块实验,观察MPAP对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的降解作用;建立家兔肺动脉血栓模型,观察MPAP的溶栓作用以及对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荆抑制剂(PAI)纤溶功能的影响。结果:MPAP有直接降解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的作用,而无纤溶激酶活性;MPAP能明显溶解肺动脉血栓,MPAP用药后t—PA/PAl明显升高。结论:MPAP具有明显的溶栓和提高纤溶系统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溶栓药物进展及溶栓治疗的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化  盛瑞兰 《江苏医药》1999,25(10):767-768
溶栓药是在纤维蛋白支架上通过蛋白水解作用溶解已形成的血栓,用于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如急性心肌梗塞、深静脉血栓、脑血栓形成、闭塞性脉管炎等。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第一、第二代溶栓剂疗效是肯定的,但也有许多副反应有待改进。近年来高敏、特异、安全的第三代溶栓剂制,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用于临床的溶栓剂主要有链激酶(SK)、卧基纤溶酶原SK活化剂复合物(AP-SAC)、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t-PA)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活化剂(U-*A),后者又分为前尿激酶(pro-UK)或单链u-PA和尿激酶(UK)或双链11-PA,…  相似文献   

3.
t-PA即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tisueplasminogenactivatort-PA)是一种新型溶栓酶,可高效特异地激活血栓中的纤溶酶原转变成纤溶酶,后者使血栓纤维蛋白水解,血栓消除,而使血管再通。近5年来我科也将此药用于部分眼内手术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并研究纤溶系统与一氧化氮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发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冠心病组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和29例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体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以及纤维蛋白原和一氧化氮水平进行检测,并与对照组20例健康人的上述指标进行对照。结果冠心病组UA患者体内PAI-1、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冠心病组SA患者和对照组,有心绞痛事件发生组上述指标也明显高于无心绞痛事件发生组(P〈0.05或P〈0.01);冠心病组UA患者体内t—PA及一氧化氮水平明显低于冠心病组SA患者和对照组,有心绞痛事件发生组也明显低于无心绞痛事件发生组(P〈0.05或P〈0.01);纤溶酶原值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心绞痛事件发生可能与纤溶系统功能异常和一氧化氮水平降低相关,并且UA患者纤溶系统功能异常和一氧化氮水平降低程度较SA患者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5.
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由于肺循环阻力增加和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容易伴发血栓,据报导肺心病合并肺动脉血栓形成者可达30%—50%,近年还发现肺心病患者纤溶功能下降。本文测定血液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并测定了血气分析,探讨肺心病纤溶酶原激活剂下降的机制。材料和方法1 病例选择 32例肺心病患者均符合1977年第2次全国肺心病专业会议修定诊断标准,并排除冠心病及其它血栓栓塞性疾病。男18例,女14例;年龄57~84岁,平均63.4岁。正常对照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平均58.2岁。1.2 方法 本试剂盒是由北京医科大学细胞生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血浆凝血和纤溶系统分子标志物指标的变化及意义,为临床诊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检测非妊娠妇女(50例)、正常妊娠(50例)和HDCP妇女(95例)血浆内皮素-1(ET-1)、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11-去氧血栓烷B2(11-DH-TXB2)、纤维蛋白原(FIB)、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含量,并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 正常晚孕组血浆ET-1水平高于正常非孕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GMP-140、11-DH—TXB2、FIB、t-PA及PAI-1水平均高于正常非孕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DCP患者血浆ET-1、GMP-140、11-DH-TXB2、FIB、t—PA及PAI-1水平均高于正常非孕组/正常晚孕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DCP患者体内存在明显的内皮功能损伤、血小板的活化、高纤维蛋白血症和浆纤溶功能的低下。降压治疗时,应予以保护血管内皮、抗血小板活化、降低纤维蛋白原及提高纤溶活性。  相似文献   

7.
苏勇  张俊  聂青松 《淮海医药》2008,26(4):308-309
目的探讨脂蛋白(a)(Lp(a))、纤维蛋白原(Fg)、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方法检测75例As患者血清(Lp(a)和血浆Fg、t—PA、PAI的浓度。另外选择健康人群65例作为对照组(CG)。结果(1)AS患者Lp(a)、Fg、PAI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CG)(P〈0.01);(2)AS患者t-PA浓度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CG)(P〈0.05)。结论测定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及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有助于了解AS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8.
蚓激酶肠溶胶囊治疗脑梗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蚓激酶是从特种蚯蚓中经过生物工程技术提取的一组蛋白水解酶,含有纤维蛋白溶酶和纤溶酶原激活剂。通过直接降解纤维蛋白原和激活纤溶酶双重作用机制,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增强纤溶系统活性。我院观察25例脑梗塞患者在使用蚓激酶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尤其对纤维蛋白原等实验指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当今美国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T)常用的溶栓药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血循环半减期短,对血浆纤维蛋白作用微弱,治疗后易发生冠脉再次阻塞:初24~48小时再次阻塞率约15%。一些试验证明,t-PA后继用肝素能明显降低早期再次阻塞率Z为取得良好的治疗效益,必须作体循环抗凝。276例AMI,溶栓治疗配合肝素静脉注射5000U、继以滴注肝素(起始量每小时1000U),维持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为正常对照值2~3倍。分别根据医师经验(组L16}例)或肝素列线图出eP3rlttnomog”·am)(组2,112例)调整肝素剂量。分别于6、12、2…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塞(AMI)或脑梗塞,并非直接由动脉血管壁粥样硬化所触发,而是血栓或血凝块阻塞动脉使重要脏器血流丧失的结果。心血管病的溶栓疗法静脉滴注纤溶酶原激活剂,能将体内天然纤溶系统中纤溶酶原激活成纤溶酶,后者则能将纤维蛋白消化为可溶性降解产物。  相似文献   

11.
采用Ca(2 )处理大肠杆菌RR1进行转化实验,使含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cDNA的重组质粒转化入细菌进行克隆获得成功,经氨苄青霉素(AP)培养基筛选及限制性内切酶鉴定,证明转化子为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和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62例UA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1例)和红花黄色素组(31例)。疗程2周。治疗前后测定血浆中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其抑制物(PA1-1)水平。结果两组UA患者治疗后GMP-140含量、PA1-1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t—PA活性显著升高(P〈0.05)。红花黄色素注射液组降低GMP-140和升高t—PA的幅度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有效抑制血小板活化、改善纤溶活性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蕲蛇酶对血管内皮细胞纤维蛋白溶解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蕲蛇酶对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纤溶活性的影响 ,探讨其抗栓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人脐带来源的脐静脉内皮细胞进行原代及传代培养 ,以光镜、电镜、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等方法鉴定内皮细胞 ,采用发色底物法 (S2 2 51 )测定内皮细胞培养液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 PA)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 (PAI)的活性 ,ELISA法测定培养液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含量。结果 所培养的细胞具有特征性Weibel palade小体 ,第Ⅷ因子特异性抗原阳性。蕲蛇酶使细胞培养液中t PA活性升高 ,t PA/PAI比值升高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明显增加。结论 蕲蛇酶具有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释放t PA ,提高其纤溶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不同溶栓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观察比较尿激酶(UK)、链激酶(SK)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静脉溶栓的治疗结果,以探讨不同溶栓剂对AMI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据日本的一项研究结果报道,突变组织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lanoteplase较阿替普酶能更快地使急性心肌梗死(MI)病人梗塞的动脉再贯通。在这一研究中,急性MI不到6小时的病人静脉滴注阿替普酶附.4mg60分钟以上(13例)或静脉推注本品11.ling(8例)。病人在血栓溶解前和血栓溶解后15分钟间期进行冠脉血管造形术。血栓溶解开始6O分钟内TIMI流级为2或3级的病人进入本研究。与阿替普酶组相比,本品组病人再贯通的时间明显缩短(分别为39.6和16.1分钟)。与阿替普酶组相比,血栓溶解后4小时时本品组病人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PA…  相似文献   

16.
粥样硬化斑破裂,随后血小板粘连、聚集和血栓形成,是心肌梗塞的主要原因。使用溶栓药时血栓释出凝血酶(以及其他机理),也激活血小板。激活的血小板与整合素(integrin)受体糖蛋白Ⅱb/Ⅲa一起结合于纤维蛋白原或vonWillebrand因子。人工合成的环七肽(cycliheptapeptide)integrilin,竞争性抑制蛋白与此受体结合。本文研究急性心肌梗塞(AMI)时,联合使用本品、肝素、阿司匹林、阿替普酶(alteplase,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t-PA)加速法,探讨强效抑制血小板对再灌注、出血和临床结果的影响。180例AMI病人使用阿替普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在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患者中.对于鉴别合并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的意义。方法:分别测定DVT患者(66例)和DVT合并PTE患者(44例)血浆中的t—PA含量。结果:DVT合并PTE组的血浆t—PA含量明显高于DVT组(中位数分别为33.88μg/L和13.80μg/L,P〈0.01)。ROC曲线确定t—PA的诊断截断值为7.42μg/L,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约登指数分别为90.9%、39.5%、46.51%、88.24%、0.514。结论:DVT患者血浆t—PA含量对于鉴别是否合并PTE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活血化瘀中药的纤溶和纤溶抑制作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分别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激活纤溶酶原的纤溶试验,观察了20余种常用活血化瘀药对纤溶的影响,结果表明,11味中药的水浸液在含纤溶酶原和不含纤溶酶原的纤维蛋白板上都出现同样程度的纤溶活性,按由强到弱的排列是益母草,三棱,水蛭,五灵脂,炮山甲、姜黄、川芎、红花、土鳖虫,桃仁,元胡,但未发现对t-PA,u-PA激活纤溶的增强作用。部分药物不同程度抑制t-PA,u-PA激活纤溶。其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葡萄糖甘油二脂(Glucosyldiacylglycerol,GDG自马尾藻分离提取)促进大白鼠肺血栓溶解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荧光异硫氰酸异构体Ⅰ(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 isomerⅠ,略写为FITC)标记纤维蛋白以建立肺血栓动物模型,GDG尾静脉注射,观察其肺血栓溶解的药理作用。通过建立的体外纤溶反应体系,研究GDG对纤溶酶原和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体活性的影响,并且用圆二色谱进一步研究GDG对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构象的影响。结果GDG具有促进肺血栓溶解的作用;建立体外纤溶反应体系,发现GDG不能促使纤溶酶原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分别直接转化为纤溶酶和尿激酶;用圆二色谱研究发现,GDG使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在208nm处的负峰向长波方向移动,并且α-螺旋结构减少β-折叠结构增加。结论GDG提高了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的内因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活化因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马翀 《中国实用医药》2014,(20):174-174
目的:探讨注射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在临床救治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6例脑梗死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7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49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静脉滴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1.84%,对照组仅为75.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用于临床救治脑梗死患者有较为显著的应用效果,能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