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微波处理肝癌切除断面对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和术后肿瘤复发和生存率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86例肝癌行肝切除肿瘤切缘<1 c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2例患者在肝切除创面常规处理后加用微波烧灼(微波组),另44例肝切除断面仅常规处理(常规组)。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两组术中术后各相关指标用( ±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采用四格表χ2检验;生存曲线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平均失血量,输红细胞的量,肿瘤是否有包膜,侵犯血管的情况,手术方式,术后肝功能恢复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微波组与常规组患者1、3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8.0%、61.4%、23.9%和86.1%、45.9%、19.2% (χ2=1.27, P=0.26);微波组与常规组患者1、3和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8.4%、35.6%、18.5%和50.4%、22.4%、7.6% (χ2=5.13, P=0.02);微波组与常规组术后6个月、1年和3年累积复发率分别为6.2%、28.1%、56.2和11.4%、34.6%、83.3% (χ2=4.14, P=0.04)。 结论肝癌术中应用微波处理<1 cm的肿瘤切缘不影响术后肝功能恢复,可以降低术后肿瘤复发率及提高患者无瘤生存率等方面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2.
利美达松封闭治疗腕管综合征3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43.
小儿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其主证,乃小儿常见病,尤以二岁以下的婴幼儿更常见。本病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为多。1992年9月至1994年10月,笔者自拟中药研末加灸法治小儿腹泻50余例,取得较好的疗效。对婴幼儿患者脐疗加炙法尤为适宜,此法可免吃药打针之苦,病儿及家长均乐于接受。 1 临床资料 共观察52例患儿,其中男29人,女23  相似文献   
44.
我院自1987年~1991年应用经皮肝穿胆道引流(PTCD)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12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43~66岁。诊断胰头癌6例,Vater 氏壶腹癌3例,胆囊癌2例,胆管癌1例。临床症状以腹痛,腹胀,黄疸,食欲不振为主要表现。12例中首选 B 超检查,7例辅以 CT 检查。血清胆红质200±35μmo/h,GPT200~μ±20~μ,WBC1.1~1.5×10~9/h。2 技术操作 12例全部行经皮肝穿导丝引导下置管外引流术。  相似文献   
45.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在临床上是极常见的,随着心脏电生理检查的不断进展,新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不断发现和新措施的应用,治愈率有了明显提高,本文整理PSVT22例,结合临床治疗体会分析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22例患者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平均43.3岁,6例有高血压病,5例有预激综合征(W—P—W),3例有冠心病,(CHD),余8例无器质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46.
随着医学诊疗技术的迅速发展,造影剂被越来越广泛使用,其副反应如过敏反应、肾功能损害及造影剂脑病(contrast-induced encephalopathy,CIE)等也随之增多。造影剂对神经系统的副反应的患病率约为1%~2%[1]。CIE是一种使用造影剂后出现短暂性、可逆性的神经功能障碍和CT扫描异常的罕见疾病,大部分预后良好,但仍有极少数患者出现严重神经功能障碍,甚至死亡。大部分致死性CIE病例均因为使用高渗性造影剂,对于非离子单体低渗造影剂诱发的致死性CIE报道极为少见。本文报道1例使用碘普罗胺造影剂的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发生致死性CIE的临床表现、病因、诊治经过,旨在提高对CIE的认识。  相似文献   
47.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锥颅引流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1991~1997年,我科收治50例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DH)患者,采用二点锥颅、灌洗、引流等治疗,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50例中男45例,女5例;年龄:20岁以下2例,30~49岁11例,50~85岁37例,平均58.8岁。均经颅脑CT扫描确诊。血肿范围:均分布在额、颞、顶部,右侧12例,左侧31例,双侧7例。血肿量:单侧50~150ml,平均70~80ml;双侧100~250ml,平均100~150ml。显示颅骨内板下呈半月形、新月形高密度影8例,混杂密度影14例,等密度影…  相似文献   
48.
李进  孙杰  赵楠  吴钧  刘俊  马钢 《临床荟萃》2016,31(5):528
目的 探讨不同分级的脑神经胶质瘤患者瘤组织中血管紧张素转移酶(ACE)表达及其对预后评估的 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蛋白印迹(Westernblot)法检测48例脑神经胶质瘤组织 和22例正常脑组织ACEmRNA和ACE蛋白表达水平。神经胶质瘤分级:Ⅰ级8例;Ⅱ级18例;Ⅲ级16例;Ⅳ级6 例。结果 脑神经胶质瘤组织中ACE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P <0.05)。在Ⅲ~Ⅳ级患者 的脑神经胶质瘤组织中ACE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Ⅰ~Ⅱ级患者(P <0.05)。结论 ACE在脑神经胶质瘤 患者的瘤组织中呈高表达,与临床病理分级密切相关,提示其对脑神经胶质瘤患者的预后评估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9.
据日本新医疗杂志介绍,日本研制成功车载永磁式 MRI 并已投入使用。它是由一辆大型拖车组成。拖车前部是机械室,装有带消音设备的12KW 发电机;中部是检查室装有 MRI 框架和床,检查室有抗外界电磁干扰的屏蔽,车侧面的泄漏磁场强在3高斯以下。后部是中心操作台,多幅格式相象机。拖车  相似文献   
50.
我院自1987年~1991年应用经皮肝穿胆道引流(PTCD)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12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43~66岁。诊断胰头癌6例,Vater 氏壶腹癌3例,胆囊癌2例,胆管癌1例。临床症状以腹痛,腹胀,黄疸,食欲不振为主要表现。12例中首选 B 超检查,7例辅以 CT 检查。血清胆红质200±35μmo/h,GPT200~μ±20~μ,WBC1.1~1.5×10~9/h。2 技术操作 12例全部行经皮肝穿导丝引导下置管外引流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