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75篇
预防医学   174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对抗精神病药所致闭经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69例抗精神病药引起闭经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单用阿立哌唑治疗)34例和B组(用其他抗精神病药联合中药血府逐瘀汤治疗)35例,观察疗程3个月.于治疗前、治疗后1、2、3个月测定血清催乳素浓度,并评定闭经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催乳素浓...  相似文献   
73.
叶慧  李杨  莫逸 《肿瘤学杂志》2012,18(10):734-737
[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148F-FDG)PET/CT显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疑似胰腺癌患者的全身18F-FDG PET/CT及CT平扫加增强的影像学资料,比较两者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46例疑似胰腺癌患者中,44例经手术、腹腔镜取病理确诊,其中胰腺癌38例,慢性胰腺炎6例,另2例PET/CT发现多处肝转移或肺转移,因而放弃手术,经临床随访1年后确诊为胰腺癌.18F-FDG PET/CT检查阳性37例,灵敏度92.5%,特异性83.3%,准确率为91.3%;CT平扫加增强检查,灵敏度75.0%,特异性66.7%,准确率为73.9%.PET/CT对胰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均明显高于CT,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8F-FDG PET/CT对胰腺癌的诊断与分期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4.
目的:提高和完善小儿外用健脾散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丁香、肉桂、山柰进行定性鉴别;采用中国药典附录方法对浸出物进行测定;采用HPLC法测定肉桂中桂皮醛的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C_(18)柱(150mm×4.6mm,3.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5∶75),柱温为35℃,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290nm。结果:薄层鉴别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较好。HPLC显示桂皮醛在20.32~254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1.0),平均回收率为101.5%,RSD为1.3%(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小儿外用健脾散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5.
目的:建立中药材连翘子、四叶参及生地黄中Cr、Mn、Ni、Cu、As、Se、Mo、Cd、Sn、Sb、Ba、Pb 12种重金属元素的检测方法。方法:以HNO3作为硝解酸体系,采用微波消解法前处理药品后,以In、Ge、Bi作为内标,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同时测定三种中药材中的12种重金属含量。结果:各元素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 1,方法检出限为0.007 1~0.478 8mg/kg,回收率为89.45%~115.60%,相对标准偏差为1.3%~9.1%。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灵敏,可为中药材连翘子、四叶参及生地黄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测定与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6.
目的:评价菲立磁在MR检查中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对17例肝、脾、淋巴结病变患者进行常规MR检查和菲立磁增强扫描,观察、分析、增强前后T1WI、T2WI图像上肝、脾、淋巴结的信号变化及病灶数目,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菲立磁明显降低,肝、脾组织和含吞噬细胞的良性病变的信号强度,不影响未含吞噬细胞病灶的信号强度,同时具有早期缩短T1弛豫时间,不良反应少。结论:菲立磁在检测肝、脾局灶性病变中,敏感性高,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且安全。  相似文献   
77.
本文以儿童医院为例,选用软件FrontPage98,为大家介绍网页的制作过程。各医院可以通过网络介绍、宣传本院的特色服务、门诊服务、专家等,使病人就医有针对性,增加医学知识。还可使专业人士有一个良好的交流环境,共同促进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78.
奥沙利铂化疗患者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减轻奥沙利铂化疗所致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胃癌、结肠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3~6个疗程后比较两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消化道反应、外周神经毒性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减轻奥沙利铂所致的消化道不良反应和外周神经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79.
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对输尿管微小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输尿管重建中显示输尿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实验组:27个取自患者的泌尿系结石,分别经设置不同扫描参数的单层螺旋CT(SSCT)和MSCT扫描。比较在设置不同扫描参数下SSCT和MSCT的结石检出率,检验不同扫描层厚与检出结石数的关系。临床组:35例腹部平片(KUB)阴性但临床高度怀疑输尿管结石患者均行B超和MSCT扫描及输尿管重建。输尿管重建方法有:曲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和表面遮盖成像。结果 实验组MSCT 5mm和10mm层厚扫描,然后分别以0.62.5mm和1.25mm层厚重建所得的图像,其质量及其显示出的结石数与MSCT相应同等薄层扫描(0.625mm和1.25mm层厚扫描)所得的结果完全一致。临床组35例40个输尿管结石,B超发现23例25个,检出率为62.5%;MSCT薄层重建结合输尿管重建后结石检出率为100%。并能清楚显示结石位置、大小及输尿管梗阻扩张的程度及范围。结论 MSCT常规平扫结合薄层重建特别是CT尿路造影(CTU)可提高结石检出率及评价输尿管有元梗阻及其程度。必要时增强扫描可评价患侧肾功能。  相似文献   
80.
目的采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技术测定肾积水模型的各项灌注参数,探讨其对积水肾脏单肾功能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8周龄以上成年健康雄性实验大白兔20只,制作右侧输尿管部分梗阻模型.分别在梗阻前、梗阻后4周行MSCT灌注扫描、单光子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SPECT)检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CDFI)检测,取积水肾脏标本,光镜下观察病理学变化。结果梗阻后4周MSCT灌注成像可见肾盂扩张,肾皮质明显变薄,皮、髓质血流量(BF)、血容量(BV)较梗阻前有明显下降(P〈0.01),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变化无明显差异,肾皮质表面通透性(PS)有轻度下降趋势,但与梗阻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而肾髓质PS则较梗阻前有显著性降低(P〈0.01)。CDFI显示梗阻后肾动脉、肾内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PSV)均降低(P〈0.05),舒张末速度(EDV)显著低于梗阻前(P〈0.01),阻力指数(RI)显著高于梗阻前(P〈0.01)。SPECT测定结果显示梗阻后右肾肾小球滤过率(GFR)均显著低于梗阻前(P〈0.001),达峰时间(Tb)显著延长(P〈0.001),半排时间(T(1/2))显著延长,无测定意义。结论肾积水模型在梗阻前、后皮、髓质MSCT灌注参数的变化以BF、BV下降最明显。此结果与CDFI测定的PSV、EDV及RI所反映的肾血流动力学变化相一致。MSCT灌注技术的出现无疑为l临床评价单肾功能开拓了思路,随着MSCT灌注软件的不断发展,其在单肾功能评价方面一定会显示出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