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12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1.
患者 女.19岁:右季肋部疼痛2年余.偶尔有全身浮肿.无呕血史。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AFP)〈0.9μg/L:总胆红素36.6μmol/L,而氨酸转氨酶(ALT)49I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91IU/L.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81IU/L。总蛋白51.6g/L,白蛋白30g/L,尿酸412.7μmol/L,余无异常。  相似文献   
82.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主动脉离断和缩窄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对主动脉弓离断(IAA)和缩窄(CoA)的诊断价值,并与超声检查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术前临床疑诊IAA和CoA患者的MSCTA和超声检查结果,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11例中IAA3例,CoA7例,主动脉折曲1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5例,室间隔缺损(VSD)4例。结果:11例中MSCTA诊断IAA3例,疑诊1例;诊断CoA6例、假性主动脉缩窄1例。超声检出IAA2例,其中1例为疑诊,漏诊IAA1例;诊断CoA8例,其中1例为误诊。MSCTA检出VSD2例,PDA3例;超声检出VSD5例,PDA6例。MSCTA可较好显示主动脉离断和缩窄的部位、程度及其合并的心内外畸形和侧支循环的情况。结论:MSCTA是诊断主动脉离断和缩窄的重要方法,为临床提供直观参考,结合超声检查可提高对合并心内畸形的诊断。  相似文献   
83.
患者男,46岁.体检发现右下肺肿块,考虑良性肿瘤,追踪复查3年,病灶缓慢增大,遂人院手术治疗.3年前首次胸部CT检查示:右肺下叶内基底段见类圆形肿块影,大小3.2 cm×2.5cm×2.7 cm,边缘光整,上缘邻近斜裂胸膜,外后缘紧贴右下肺静脉内侧基底段分支,密度较均匀,无钙化和脂肪成分,无分叶和毛刺征(图1).患者每隔6个月复查t次,因肿块增大不明显未予特殊治疗.3年后胸片复查:肿块增大,呈类圆形,边缘清晰光整(图2).胸部CT复查:见右肺下叶肿块增大至4.0 cm×3.4 cm×3.0 cm,边界清晰,密度均匀,呈轻度均匀强化(图3、4).  相似文献   
84.
读片窗     
患者 男,74岁.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视物模糊,自觉眼胀.近1个月来发现右眼球突出,眼红,视物模糊逐渐加重,伴右侧听力下降,无眼球运动障碍,无复视.体检:右眼外侧触及1 cm×1 cm大小肿块,光滑质软,有压痛.右眼瞳孔直接对光放射及间接对光反射均消失,眼球运动可,右眼外斜15·,眼突度:左12 mm>-105 mm-<右17mm.左眼未见明显异常.余无特殊.  相似文献   
85.
Dae  Jung  Kim  Tae  Hoon  Kim  Sang  Jin  Kim  古今 《放射学实践》2008,23(7)
目的:前瞻性探讨加注生理盐水的注射流率对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主动脉和冠状动脉强化的影响。方法:本研究获得了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患者都签署了知情同意书。100个连续病例(男59例,女41例,平均年龄58±11  相似文献   
86.
Oncel  D  Oncel  G  Tastan  A  黄劲柏 《放射学实践》2008,23(4):377
目的:以常规冠状动脉造影为诊断标准,前瞻性地研究双源CT在诊断心房纤维颤动患者的冠状动脉显著性狭窄(狭窄程度>50%)方面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经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和患者知情同意,连续15例患者(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58.47岁)接受了检查。图像质量(好、中、差)和显著的血管  相似文献   
87.
1病历简介患者,男,22岁。头痛、头昏伴恶心、呕吐1周,既往无癫痫发作史。查体:右颈部偏后可触见一皮脂腺瘤,面部皮肤色泽及其它未见异常,神志清楚,智力水平一般,反应正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双侧视神经乳头水肿。CT表现:侧脑室Monro孔区可见一囊实性病灶,其右后缘  相似文献   
88.
患者 女,15岁.2003年1月因头痛行CT、MR扫描诊断为脑干小脑占位,并发阻塞性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2005年1月无明显诱因.头部出现持续性钝痛.用力时加重,伴呕吐,无抽搐、昏述、偏瘫,头部CT扫描示右顶部和小脑病变;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无异常发现。  相似文献   
89.
多平面重建在CT眼内金属异物测量和定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CT多平面重建(MPR)在眼内金属异物测量和定位中的应用。材料与方法 48枚眼内金属异物,在横断面上分别于软组织窗和骨窗下进行异物最大径的测量;异物在冠状面上的高度分别采用异物两端所在平面床的位置之差和在冠状面或矢状面重建图像上直接测量。将上述结果分别进行比较,并与手术所取出异物的测量值比较。将MPR和传统的坐标定位图2种定位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骨窗和软组织窗下异物大小的测量值有显著性差异,在冠状面或矢状面MPR图像上直接测量异物的高度和异物两端所在平面床的位置之差有显著性差异,骨窗下异物的测量值与标本测量值无显著性差异。MPR在观察异物的形态、测量其大小和定位方面较坐标图准确和直观。结论 对眼内金属异物大小的测量应以骨窗为准,并适时进行MPR定物的形态、测量其大小和定位方面较坐标图准确和直观。结论 对眼内金属异物大小的测量应以骨窗为准,并适时进行MPR定位。  相似文献   
90.
浅谈大型医疗检查设备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医疗检查设备亦不断更新、完善 ,高科技含量越来越高 ,从而推动了医疗诊断水平和诊断质量向更高的方向快速发展 ,并促进了现代医学向更新、更好、更精的方向前进。然而 ,医院大型医疗检查设备主要依赖于进口 ,因其凝聚了现代高科技技术 ,成本非常昂贵。如一台普通CT机 ,价格一般在 30 0万元人民币以上 ,而一台中档以上螺旋CT机 ,往往需要 6 0 0多万元人民币 ,超导型核磁共振仪则在 12 0 0万元以上。医院在购置这些大型医疗设备时 ,需要付出大量资金 ,并且常常需要银行贷款 ;在临床使用中 ,又有许多消耗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