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3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08篇
预防医学   124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45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3 毫秒
91.
  目的  探讨血糖控制与结核病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  方法  在中国东部地区对40 311名研究对象开展队列研究,通过10年的随访,探讨结核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排除了基线调查时发现的结核病患者,通过与南京市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匹配发现结核病患者。主要通过匹配身份证号码、姓名、年龄、出生日期和地址。并建立了Cox比例风险模型,调整了年龄、性别、吸烟状况等因素。  结果  经过10年(中位随访时间为8.4年)的随访,共发现204名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发病密度为59.0/10万人年(95% CI:51.3~67.5)。其中,糖尿病患者有25人,占12.3%,发病密度为71.3/10万人年(95% CI:47.2~103.8)。共发现7名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患者发病,发病密度为84.4/10万人年(95% CI:50.8~132.4)。当把人群按照FPG是否≥7.0 mmol/L分组时,研究发现,与FPG < 7.0 mmol/L相比,FPG≥7.0 mmol/L人群发生结核病的风险提高0.89倍[风险比(hazard ratio, HR)=1.89,95% CI: 1.13~3.13,P=0.014]。  结论  此次大规模的人群队列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增加了其发生结核病的风险。因此,加强对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患者的筛查可以及早发现结核病,有利于降低中国结核病的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92.
地龙蛋白多肽类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巧  毕启瑞  谭宁华 《中草药》2019,50(1):252-261
动物药地龙药用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为临床常用中药之一。现代研究表明蛋白多肽类为地龙主要成分,具有抗凝血、抗脑卒中、抗菌、抗纤维化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已被应用于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的治疗。对1983年至今发现的48种地龙蛋白多肽类成分的名称、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序列、等电点及其活性等进行总结,同时对地龙蛋白多肽类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较全面地综述,以期为地龙蛋白多肽类成分的深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
目的 观察高磷环境对巨噬细胞内胆固醇蓄积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将人单核细胞株(THP-1)源性巨噬细胞分为对照组(磷1.0 mmol/L)、高磷处理组(磷3.0 mmol/L)、磷甲酸钠(PFA)处理组(磷1.0 mmol/L加PFA 1.0 mmol/L)以及高磷联合PFA处理组(磷3.0 mmol/L加PFA 1.0mmol/L),按不同要求分别处理各组细胞.培养24 h后,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中性脂质的分布,酶催化比色法定量测定细胞内的胆固醇含量,qPCR检测细胞内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R)、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裂解激活蛋白(SCAP) mRNA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测定细胞内SCAP、LDLR、HMGCoAR及核内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N-SREBP2)的蛋白水平,激光共聚焦法检测SCAP从内质网向高尔基体的移位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磷处理组巨噬细胞内中性脂质明显聚集,细胞内总胆固醇与胆固醇酯的含量增加(P<0.05),LDLR、HMGCoAR mRNA与蛋白的表达增高(P<0.05,P<0.01),细胞核内N-SREBP2的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5),SCAP从内质网向高尔基体的移位增加;PFA处理(高磷联合PFA处理组)可阻断高磷引起的上述作用(P<0.05,P<0.01).高磷处理组巨噬细胞内SCAP的蛋白水平相比对照组增高(P<0.05),PFA处理能抑制高磷导致的SCAP蛋白水平增高,但SCAPmRNA的表达在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高磷环境下,钠磷转运体介导磷离子进入巨噬细胞内,通过基因转录后机制增加SCAP的蛋白水平,诱导其功能失调并促使其异常转运SREBP2至高尔基体裂解释放N-SREBP2,后者转位入核促进HMGCoAR和LDLR的表达,促使细胞内源性胆固醇合成和外源性LDL经LDLR摄入的增加,最终导致细胞内胆固醇异常蓄积.  相似文献   
94.
95.
信息服务技术是用来评估医院药学部门派生系统,如处方评价体系、信息管理和利用系统、医药智能提示系统、终端系统、住院病人药物治疗依从性系统在临床效果和实用的方法.医院药学服务的部门,利用信息技术来进一步加强药剂师处方评价患者样本标本,病人或医生也可以通过药物信息系统咨询药剂师,医疗服务质量和医院的管理,药品的使用和管理,处方,质量控制等有明显改善,这是医院药学的基础服务在医院医疗服务体系,以确保医院医疗质量,医院药学的发展也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96.
龚石  刘巧 《中国美容医学》2009,18(7):1032-1034
多种器官来源的胚胎干细胞在其所需生长微环境合适情况下,可产生一系列不同的细胞类型。清楚了解胚胎于细胞如何发挥自身多分化功能形成某一特殊类型细胞,在细胞水平治疗各种疾病显得愈来愈重要。研究表明黑素细胞和视网膜色素细胞是可以由未分化胚胎细胞形成的。其中,黑素母细胞诱导分化产生黑素细胞的深入研究不断推动我们认识这种诱导分化的精确分子机制以及来源于神经嵴细胞或视网膜色素细胞基因表达程序,同时也使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领域,即通过黑素母细胞一黑素细胞~缺陷性色素细胞之间的有机联系,建立有效的细胞水平色素相关性疾病治疗模式。哺乳动物色素细胞分为皮肤色素细胞和皮肤外色素细胞两种。滤泡和滤泡间黑素细胞属于皮肤色素细胞,视网膜和其他内脏器官的黑素细胞则属于皮肤外色素细胞。除视网膜色素细胞是起源于前脑神经外胚层外,其他均源自神经嵴。在目前的培养体系和相关技术发展水平上,各种类型细胞都可以通过人或鼠的胚胎干细胞进行诱导分化产生。在此,我们着重归纳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形成色素细胞的最新研究进展并讨论它们在细胞治疗学上潜在的巨大用途。  相似文献   
97.
目的:进行深低温贮存回植自体颅骨瓣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方法:将74例患者术后骨瓣深低温(零下80℃)贮存,2~12月后予以原位回植,术中取骨标本病检,随诊1~36月。结果:74例中72例伤口Ⅰ期愈合,颅骨复位良好。病检示回植骨有正常骨细胞,与新鲜颅骨对照无骨母细胞。2例患者回植骨吸收明显,失去支撑作用而再次行修补钛网,2例感染,余下70例患者2~4月后骨缝不同程度增宽1~2mm,6月后骨缝不再增宽,12~36月后骨缝部分变窄,达骨性愈合,而颅骨钻孔处及颞下骨缝较宽区未见骨性结构,为纤维疤痕愈合。结论:深低温贮存的自体颅骨部分骨细胞能长时间存活,回植后无免疫排异性。回植手术简便,患者容易接受,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多元文化视阈下中医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及对临床实践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2月—2022年12月期间在医院肾内科进行治疗的70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管理模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肾内科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肾内科管理的基础上,接受中医药管理模式,重视多元文化视阈下中医人才的培养,强中医药技术在临床管理中的运用;利用新型信息技术,通过推送、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向患者发布相关的健康宣传文章,让患者了解更多的健康知识。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管理效果与患者自我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症状改善程度、肾功能恢复、药物耐受性、血液生化指标、治疗效果持久性、预后有效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正性态度、准确识别症状、接受定期复查、遵守药物用法、日常行为修正、慢性病的心理调适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视多元文化视阈下中医人才的培养,加强中医药技术在临床管理中的运用,在临床管理与患者管理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9.
总结了乳腺纤维导管镜检查乳头溢液时的配合及护理,包括检查前准备,检查过程中的配合,检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检查结束后的护理指导和并发症的处理。认为恰当的配合与细致的护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nstruction of tuberculosis(TB)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in schools in Jiangsu Province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routine measures for TB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further improvement of strategy of school TB control and prevention. Methods With the method of typical sampling, 36 middle schools and 6 universities were selected from 3 cities of Jiangsu Province. A survey was carried out for TB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schools with the unified form. Results All schools had established school responsibility system for tuberculosi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ll schools equipped with health care workers. In 2015, 64.60%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54.15%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85.66% of college students were screened for tuberculosis. In 2020, the tuberculosis screening rate rised to 100.00%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98.67%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100.00% for university, which showing an increasing trend year by year,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8 993.22,9 594.33,10 431.92,P<0.001 ).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was carried out in only 2 boarding middle and high schools in 2015 to 2020, showing an increasing trend year by year,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34.55,27.67,P<0.001).From 2015 to 2020, 38 002, 33 507, 42 376, 50 418, 58 235 and 66 006 freshmen were screened for TB with 17 patients were found, and the number of diagnosed TB patients was 0, 1, 3, 6, 2 and 5, respectively in each year. Conclusions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TB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school was good in Jiangsu Province. The screening rate for TB among freshmen in 2020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2015. We should still strengthen the building of health professionals and impleme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to control the transmission of TB in schools. © 2022 Editorial Office of Chinese Journal of Schistosomiasis Control.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