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2篇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当细胞受到刺激时,内质网发生紊乱,且堆积着大量的错误/未折叠蛋白质,引发未折叠蛋白反应以保持内质网稳态。但持续性内质网应激可诱发炎症,严重时可致细胞凋亡。近期,越来越多的文献报道指出ERS相关信号通路与炎症、自噬或凋亡存在显著关联性,其参与多种疾病的病程进展。进一步深入了解并掌握其潜在机制,有望为疾病的诊疗和防控提供新思路。本文主要针对内质网应激与几种感染性疾病的相关研究进展作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鲍氏不动杆菌主动外排基因adeFGH的表达与其多药耐药的关系。方法对2012年1-2月临床分离的60株鲍氏不动杆菌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BD CRYSTAL细菌鉴定系统进行细菌检测,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药敏系统进行药物敏感试验,PCR检测外排泵基因adeFGH的分布和表达水平。结果痰液及伤口分泌物中分别检出鲍氏不动杆菌51及8株,分别占85.0%、13.3%;科室分布主要为ICU、神经外科、呼吸内科、烧伤科,分别占43.3%、28.3%、10.0%、10.0%;60株鲍氏不动杆菌按药敏结果分为A组全耐药共31株,B组为氨基糖苷类和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敏感、其他抗菌药物耐药共13株,C组为耐阿莫西林和一、二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其他抗菌药物敏感,共16株;A组均检出外排泵基因adeFGH,B组均检出外排泵基因adeFGH,C组检出外排泵基因adeG16株、adeH3株,未检出adeF。结论外排泵基因adeFGH与鲍氏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和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无关,外排泵基因adeG与鲍氏不动杆菌对青霉素类和一、二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耐药有关。  相似文献   
53.
目的表达、鉴定梅毒螺旋体(Tp)重组蛋白Tp0993(rTp0993),为进一步评价其在梅毒血清学诊断中的意义奠定基础。方法 PCR扩增去除信号肽核苷酸序列的Tp0993基因,构建原核重组体pET-28a/Tp0933并诱导表达蛋白;Ni-NTA法纯化重组蛋白,Western blot检测表达产物的抗原性。结果成功构建了原核重组体pET-28a/Tp0993,经诱导表达了一分子量大约为40 Ku的重组蛋白;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纯化蛋白能被梅毒患者血清特异性识别。结论 rTp0993有较好的抗原性,为进一步研究其在梅毒血清学诊断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4.
梅毒螺旋体Tp0319重组蛋白的表达及免疫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克隆和表达梅毒螺旋体Tp0319基因,并对其表达产物进行免疫活性分析。方法 挑选并克隆出Tp0319免疫优势区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表达并纯化重组蛋白,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Western印迹法鉴定;用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兔;间接ELIS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参考血清及临床标本。结果 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QE32/Tp0319;高效表达和纯化出一相对分子质量约30 000的重组蛋白。用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兔,能刺激其产生高水平抗体滴度。Western印迹证明其能与梅毒患者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阴性对照菌未见目的表达条带。间接ELISA法检测80份梅毒螺旋体参考血清(阴性、阳性各40份),阳性和阴性结果的符合率均为100%。检测200份临床梅毒血清标本及200份正常人血清,结果与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相比,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6%和100%,符合率为96%。结论 制备的Tp0319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为进一步研究其在梅毒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55.
目的为梅毒检测试剂提供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新型多表位重组抗原。方法PCR扩增Tp17和Tp0453基因的优势抗原表位,连接后插入pQE32质粒中构建多表位嵌合重组体pQE32/Tp0453-17,IPTG诱导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表达产物的免疫反应性。结果成功构建了多表位嵌合重组质粒pQE32/Tp0453-17,经酶切、测序分析表明,插入的基因片段为Tp0453和Tp17基因,片段长约1180 bp,其测序结果与GenBank上登录序列完全一致;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发现,融合基因表达的重组蛋白Mr约为52×103,表达产物占全菌总蛋白的19.3%,并且在细胞内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显示,该重组蛋白能与梅毒患者的阳性血清反应,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结论成功表达了具有良好免疫反应性的多表位嵌合重组抗原,为新型梅毒快速诊断试剂盒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6.
军队医疗保障制度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军队人员医疗待遇、医疗服务保障基本方式、医疗经费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制度体系。其核心是费用制度。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疗保障制度,在提高医疗经费标准、加强医疗费用管理、建立医疗特殊项目补助经费等改革的基础上,2004年5月我军实施了新的医疗保障制度,其主要内容是:①分类保障;②合理医疗;③统定管理;④持卡就医。⑤远离军队医疗机构人员门(急)诊实行社会化保障。目前,制度运行基本顺畅,正在寻求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化改革:更多地依托地方医疗机构为军队服务,完善军人退役医疗保险制度,加强军人大病费用管理,规范基层部队医疗服务管理。  相似文献   
57.
军队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军队医疗保障制度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军队人员医疗待遇、医疗服务保障基本方式、医疗经费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制度体系.其核心是费用制度.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疗保障制度,在提高医疗经费标准、加强医疗费用管理、建立医疗特殊项目补助经费等改革的基础上,2004年5月我军实施了新的医疗保障制度,其主要内容是:①分类保障;②合理医疗;③统定管理;④持卡就医.⑤远离军队医疗机构人员门(急)诊实行社会化保障.目前,制度运行基本顺畅,正在寻求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化改革:更多地依托地方医疗机构为军队服务,完善军人退役医疗保险制度,加强军人大病费用管理,规范基层部队医疗服务管理.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β-内酰胺酶基因与铜绿假单胞菌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关系,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分离的690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选取52株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铜绿假单胞菌,利用PCR法检测其中8种主要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的分布情况。结果 690株铜绿假单胞菌中,临床分布以痰标本为主,占56.52%(390/690),其次为伤口分泌物,占11.88%(82/690);病区分布以ICU检出率最高,占16.23%(112/690),其次为神经外科和呼吸内科,分别占13.91%(96/690)和10.58%(73/690);在检测的15种抗生素中,耐药率超过50%的达9种(60%),耐药率最高为氨苄西林/舒巴坦(98.00%),其次为复方新诺明(93.00%)和替卡西林(92.00%),耐药率最低为多粘菌素E(6.00%);β-内酰胺酶基因的PCR结果显示,IMP阳性25份,VIM阳性17份,IMP和VIM均阳性7份,OXA阳性3份,其它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SPM,TEM,PER,GES,SHV)均阴性。结论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自呼吸道标本,科室分布以ICU、神经外科和呼吸科为主,其耐药情况非常严重;本地区铜绿假单胞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可能主要与β-内酰胺酶基因IMP和VIM相关。  相似文献   
59.
[目的]了解本院近1年葡萄球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用API半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2005年分离出10种葡萄球菌,共163株,分离率居前5位的葡萄球菌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木糖葡萄球菌。葡萄球菌以血液中分离率最高,占73.6%。耐苯唑西啉的金黄色葡萄球菌(ORSA)及耐苯唑西啉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ORCNS)分离率分别为87.1%和88.1%。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呋喃妥因、米诺四环素、呋西地酸、替考拉宁及利福平敏感,而对青霉素耐药率高达90%以上。耐苯唑西啉的葡萄球菌(ORS)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均高于对苯唑西啉敏感的葡萄球菌(OSS)。[结论]该院应加强及时监测葡萄球菌变化及耐药趋势以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60.
目的原核表达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CT622蛋白,制备CT622多克隆抗体,初步探讨CT622蛋白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为进一步阐明CT622蛋白在沙眼衣原体致病中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Ct D型基因组为模板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载体pGEX-6p-1/CT622;重组载体经IPTG诱导表达,Glutathione Sepharose 4B beads纯化GST-CT622融合蛋白,PreScission Protease酶切除GST标签后获取纯化的CT622蛋白;将纯化的CT622蛋白去内毒素处理后,经皮下免疫新西兰兔获取抗CT622抗体,采用抗原亲和纯化层析柱进行抗体纯化,BCA测定抗体浓度,SDS-PAGE鉴定多克隆抗体纯度,ELISA检测抗体效价;用不同浓度的CT622蛋白处理HeLa细胞24 h,CCK-8细胞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成功表达并纯化了CT622蛋白,该蛋白最佳表达条件为IPTG终浓度0.8 mol/L,30℃、180 r/min条件下诱导4 h。制备兔源性抗CT622多克隆抗体,纯化后抗CT622抗体浓度为0.75 mg/ml,纯度>70%,ELISA检测免疫兔血清抗体效价为1∶512000左右;经1~15μg/ml浓度梯度的CT622蛋白处理HeLa细胞后,其细胞存活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成功表达、纯化了沙眼衣原体CT622蛋白,制备了高效价兔源性抗CT622抗体。在一定浓度范围内,CT622蛋白能促进HeLa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