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0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69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角结膜干燥症,又称干眼症,是眼科常见病.患者常有眼部干燥、异物感、畏光、视力下降等症状,进一步发展可致角膜表面磨损、角膜溃疡、浑浊以至视力丧失.传统的治疗方法以保守治疗为主,包括人工泪液、泪点封闭及睑粘连等减少泪液挥发的措施,对于轻症者有一定疗效,但对重症者基本无效.1986年,西班牙学者Murube-Del.Castillo…报告用自体颌下腺移植治疗重症角结膜干燥症获得成功.此后,Mac-Leod[2]、Sieg[3]、贾广学[4]等相继报道这一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1999年开始,我们课题组与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合作,在系列动物实验的基础上,对136例患者的146侧患眼进行手术治疗,这是国际上病例数最多的一组临床研究,获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侵犯颌骨的病例中,破骨细胞及与破骨细胞相关的两个重要[细胞因子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和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的表达情况.方法:选用12例口腔鳞状细胞癌侵犯颌骨病例的手术标本,将新鲜软组织标本制作成冰冻切片,含骨组织标本经固定脱钙后制成石蜡切片.分别对两种切片进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以及针对RANKL和OPG两种细胞因子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TRAP阳性的多核细胞出现在肿瘤与颌骨的交界面附近.其下方的骨组织成锯齿样,TRAP阳性细胞位于骨表面的陷窝内.RANKL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的部位主要有血管内皮和上皮基底膜,在与骨面相近的肿瘤组织中也可见位于血管周围的染色阳性细胞,而在靠近骨面的鳞状细胞癌周围的组织内未见OPG特异性染色阳性.结论: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引起颌骨侵犯的病例中,破骨细胞是受到鳞状细胞癌的影响而分化和活化,并最终引起骨组织的吸收破坏.肿瘤细胞是跟随在破骨细胞后面侵入骨组织,并不直接引起骨的变化.骨侵犯性鳞状细胞癌的细胞及周围的血管可以释放出较多的RANKL类细胞因子,促进破骨细胞的分化和活化,最终导致了破骨活动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3.
角结膜干燥症(干眼)是眼科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重症患者,传统治疗方法效果不佳。1999年以来,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与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合作,采用血管化自体颌下腺移植治疗重症角结膜干燥症105例(108侧)。其中95侧(88%)移植腺体成活,导管通畅,手术治疗成功。患者畏光怕风症状缓解,眼干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可停用人工泪液,泪膜破裂时间延长,角膜荧光着色减少,部分患者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血管化自体颌下腺移植已成为目前治疗重症角结膜干燥症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4.
[目的]了解谱蓝菌素对口腔鳞癌及口腔正常粘膜内源性脂肪酸合成活性的抑制特点。[方法]切除口腔鳞癌患者新鲜手术标本的癌组织及正常口腔粘膜组织块,将组织块剪成细块,分变蓝菌素处理组与对照组。用[U-^14C]乙酸钠示踪,液体闪烁计数^14C的参入量,以显示脂肪酸合成活性。[结果]口腔鳞癌组织块在变蓝菌素处理1h时脂肪酸合成活性约下降19%,2h下降约64%,4h下降约87%;对照组轻度上升。口腔粘膜在变蓝菌素处理后脂肪酸合成活性略下降,至4h时仅下降20%;对照组略微上升。[结论]变蓝菌素能明显抑制口腔鳞癌组织的内源性脂肪酸合成,但对口腔正常粘膜组织作用轻微,提示口腔鳞癌脂肪酸合成途径有可能成为研发抗肿瘤治疗药物的靶目标。  相似文献   
95.
以旋髂深动脉(Deepcircumflexl ilac artery,DCIA)和静脉(DCIV)为血管蒂的游离髂嵴瓣移植自1979年首次被介绍以来,一直是下颌骨缺损修复的主要方法之一,其能提供足够的骨量,髂嵴独特的外形与一侧下颌骨很相象,并且髂骨很适合植人骨结合式牙种植体但是,该组织瓣最大的缺点是其所携带的皮岛十分臃肿,与骨成分之间缺乏足够的移动性,并且皮岛血供不十分可靠,因此在头颈重建外科的应用受到了很大了限制。  相似文献   
96.
颌下腺造影在颌下腺功能评价中的作用和地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颌下造影在凳下腺功能评价中的作用和地位,作者对16例颌下腺结石的凳下腺造影按3期标准进行分析。通过与发射型计算机断层(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ECT)动态显像的腺体功能结果和腺体病理对照研究发现,颌下腺午宴一定程度上反映腺体的功能状态和腺体的炎症破坏程度,能够提示引起腺体功能降低的病因因素,造影在I期时,腺体炎症分期为I期和Ⅱ期,腺体功能正常;造影在II期时  相似文献   
97.
颌下腺结石134例临床病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对134例颌下腺结石患者的临床及X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颌下腺结石以20 ̄40岁为好发年龄,男女性别无差异。结石大小不一,与发生部位和时间有关,26.9%的病例伴有腺体感染,与结石部位和大小无关。颌下腺结石的发生可能与全身体质状态有关,涎液流动状态的改变也与结石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8.
化脓性肉芽肿 (pyogenicgranuloma,PG)是一种常发生于口腔粘膜瘤样增生性病变 ,一般认为它是由反复损伤刺激所致的毛细血管的非特异性反应性改变[1,2 ] ,也有学者认为它是一型毛细血管瘤[3 ] 。 1980年 ,Mills等[4 ] 在复习 73例发生于口腔和鼻腔粘膜PG的基础上 ,指出本病最具特征性的组织学表现为呈小叶状增生的毛细血管 ,主张采用小叶状毛细血管瘤 (lobularcapillaryhemangioma ,LCH)这一描述性名称。随后又有不少学者也认为这一命名更能反应PG的特点[5,6] 。本文通过复习我院…  相似文献   
99.
血管化自体下颌下腺移植术后腺体功能的变化及干预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总结血管化自体下颌下腺移植术后腺体功能的变化规律,分析各种干预方法的效果。方法 接受血管化自体下颌下腺移植治疗并获得手术成功的重症角结膜干燥症患者40例,手术后通过施墨试验监测移植后腺体的分泌功能。对其中部分患者在其休眠期内分别给予热敷加按摩、红外线理疗、辣椒刺激和使用博利康尼等干预措施,对比应用上述措施之后腺体分泌功能的变化。结果 血管化自体下颌下腺移植成功后,腺体功能的变化分为4个阶段,即:术后短暂失功能期、术后暂时性泪溢期、术后腺体休眠期以及术后功能恢复稳定期。在腺体休眠期内,采用局部热敷并按摩腺体、红外线理疗、辣椒刺激等方法可促进腺体分泌,但是使用博利康尼后对腺体分泌没有显著影响。结论 血管化自体下颌下腺移植成功后,腺体功能的变化有其规律性,其中在第3阶段即腺体休眠期内,应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促进腺体分泌,以避免导管堵塞。  相似文献   
100.
吸烟与腮腺沃辛瘤的发病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为研究吸烟与腮腺沃辛瘤(Warthin tumor)的关系,作者对128例腮腺沃辛瘤患者进行了吸烟史调查,并以200例健康中老年人及136例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作对照,分析吸烟与沃辛瘤发病的关系。结果表明,沃辛瘤患者中吸烟者比例(96.9%)明显高于健康中老年人(25.5%)及多形性腺瘤患者(24.3%),且其吸烟量大,吸烟史长。对男女患者分别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相同,表明吸烟与腮腺沃辛瘤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