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15篇
预防医学   48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43篇
  2篇
中国医学   40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成仲夏  杨莉  何苗  王素卿 《四川医学》2004,25(4):469-469
羟基磷灰石(hydmxyapatite,HA)以其独特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眼球丧失的矫形中。1994年5月至2000年7月,对45例患者进行多层自体巩膜覆盖HA义眼座眶内植入,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2.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发病相关基因已经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MDS中最常见的基因突变有表观遗传调节子突变(TET2、ASXL1、DNMT3A)、RNA剪接子突变(SF3B1、SRSF2、U2AF1、ZRSR2)、信号转导调节因子突变(NRAS、JAK2)和转录因子突变(RUNX1、TP53)等.已证实基因突变在MDS发病分子机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且与某些临床表型、疗效及预后密切相关,深入研究MDS分子发病相关基因,对于明确MDS的发病机制,寻找治疗靶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3.
马鞭草提取物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及排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马鞭草提取物中马鞭草苷、戟叶马鞭草苷在大鼠11种主要组织器官及尿液中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析方法,研究其在体内组织分布的规律特点及原形药物体内排泄情况。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尾静脉注射给予8g生药/kg马鞭草提取物后,分别于5,15,30,60,120 min腹主动脉放血处死,时间点的选择包括药物的吸收相、分布相和消除相,迅速取出脑、心、肝、脾、肺、肾、胃、骨骼肌、小肠、生殖器(卵巢、子宫)、脂肪组织;另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尾静脉注射给予4g生药/kg马鞭草提取物后,收集给药前及给药后0~2 h、2~6 h、6~12 h、12~24h各尿液,RP-HPLC法测定各组织及尿液中马鞭草苷、戟叶马鞭草苷的浓度。结果:马鞭草苷和戟叶马鞭草苷在各组织的5个时间点上均有不同程度的药物浓度被检出,其中肾脏分布最高,其次为肺、生殖腺和肝脏。马鞭草苷和戟叶马鞭草苷以原形药物的形式经肾排泄,12 h马鞭草苷与戟叶马鞭草苷尿中原形药物累积排泄量分别占给药量的22.7%、32.6%。结论:马鞭草苷和戟叶马鞭草苷在大鼠体内分布快速而广泛,部分以原形药物的形式经尿排泄。  相似文献   
44.
先天性心脏病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准确掌握其解剖形态及血流动力学资料,对手术选择及评估预后至关重要.磁共振心血管成像可综合评估心血管解剖结构和功能,该文主要介绍磁共振心血管成像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5.
 摘要:目的 观察氯普鲁卡因(CP)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和CaSki的抑癌基因CDH1、APC及P16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和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终浓度的CP(0、1、1.5、2、3和4 mmol/L)处理癌细胞系HeLa和CaSki及正常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 (MSP) 和RT-PCR检测1.5 mmol/L CP处理后各细胞CDH1、APC及P16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1.5 mmol/L CP作用96 h后,HeLa和CaSki抑制率分别为 (66.17±5.82) % 和 (69.12±6.89) %,显著高于HUVEC的 (21.78±3.12) %, 1.5 mmol/L CP处理宫颈癌细胞96 h后,CDH1、APC及P16基因启动子均有不同程度去甲基化,3种基因mRNA均增强或者恢复了表达。结论 CP可以抑制人宫颈癌细胞HeLa和CaSki增殖,诱导HeLa和CaSki的CDH1、APC及P16基因启动子去甲基化,并可增加或者恢复相应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46.
目的 研究DNA甲基化转移酶2(DNMT2)在胃癌的表达,并分析靶向抑制DNMT2对胃癌的影响.方法 免疫组化法对60例胃癌与癌旁组织,免疫荧光法对胃癌细胞SGC-7901行DNMT2表达研究.构建3个靶向抑制DNMT2的siRNA(DNMT2-siRNA-1,DNMT2-siRNA-2,DNMT2-siRNA-3).转染DNMT2-siRNA入SGC-7901,RT-PCR 及Western免疫印迹法验证DNMT2的抑制效果.噻唑蓝比色法检测SGC-7901增殖率.结果 胃癌组织DNMT2表达率43.3%,显著低于癌旁组织的93.3%(P<0.05);晚期及低分化胃癌组织的DNMT2表达率更低(P<0.05).DNMT2在胃癌细胞核表达显著.DNMT2-siRNA可成功转染SGC-7901,并成功筛选靶向抑制DNMT2的siRNA(DNMT2-siRNA-3).发现转染DNMT2-siRNA-3后96 h与120 h,SGC-7901增值率1.138±0.110与1.078±0.060较对照增殖率1增加(P<0.05).结论 DNMT2在胃癌表达降低,抑制DNMT2可能利于胃癌增殖.  相似文献   
47.
目的:评价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对诊断结核性腹膜炎(tuberculous peritonitis,TBP)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疑诊结核性腹膜炎患者50例,进行外周血T-SPOT.TB、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protein derivatives of tuberculin,PPD)皮试、血清结核抗体、腹水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检测,并比较4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根据诊断及分组标准,最终诊断TBP 24例,非结核性腹膜炎17例,无法确定者9例,外周血T-SPOT.TB、PPD皮试、血清结核抗体、腹水ADA诊断TBP的灵敏度分别是91.7%(22/24),37.5%(9/24),16.7%(4/24),36.4%(8/22);特异度分别是76.5%(13/17),70.0%(7/10),78.6%(11/14),100%(14/14);阳性预测值分别是84.6%(22/26),75.0%(9/12),57.1%(4/7),100.0%(8/8);阴性预测值分别是86.7%(13/15),31.8%(7/22),35.5%(11/31),50.0%(14/28)。T-SPOT.TB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与后3种方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与后3种方法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外周血T-SPOT.TB对诊断TBP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对疑诊结核性腹膜炎的患者进行快速而准确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8.
输液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针头穿破血管壁或是针头斜面一半在血管外,以致液体外漏于皮下,引起局部肿痛,可以使局部皮肤红、肿、热、痛,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组织溃烂坏死.为解除病人的疾苦,促进局部肿痛的消退,我科用芦荟外敷治疗脉输液引起液体外漏至皮下的肿痛5例,疗效显著.现将典型3例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9.
何苗 《中外医疗》2011,30(8):184-184
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AgP)是一类有家族聚集性、进展迅速、不同于慢性牙周炎的牙周组织破坏性疾病,发病率较高,是造成年轻健康人失牙的主要因素之一.关于AgP的病因,目前尚无明确的结论,但是大多数学者倾向于认为是由微生物学因素、宿主免疫因素及遗传因素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本...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在中国分布的人细小病毒B19的系统发育。方法对B19病毒阳性的23份来自中国献血者和5份B19/HIV共感染者标本,采用病毒基因组NS1-VP1-u区测序后,与Genbank下载的参考序列比对,用软件MRBAYES 3.1.2作贝叶斯推断,用在线软件RaxML作最大似然法运算,绘制进化树并分析。结果 28份来自中国的标本均属于B19-1A亚型,且呈现复系,其中来自新疆乌鲁木齐来自四川的各1例标本与非中国序列聚在一起,其他中国26份标本与来自美国的病毒株Au聚在一枝并有着很好的支持率,来自西安的2条参考序列出现在B19-1A亚型的基部。结论中国的B19病毒是多起源的,其在中国中西部地区进化速率较慢;应该积极开展不同地区B19病毒多样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