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孕酮检测在诊断异位妊娠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孕酮在诊断异位妊娠中的价值.方法 经手术证实的异位妊娠病人70例(异位妊娠组);按孕周相同的原则分三组随机配伍,收集同期就诊的自然流产妇女(自然流产组)、正常宫内妊娠妇女(正常妊娠组)各70例,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孕酮并比较结果.结果 三组间孕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孕酮的诊断界值为166 ng/ml,诊断异位妊娠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6%和79.3%,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3%和76.2%.结论 孕酮是诊断异位妊娠一种重要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32.
The graft-versus-tumor (GVT) effect of T cells induced by tumor antigen-pulsed CD8α+dendritic cells (DCs) in vitro was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Immature CD8α+ DCs were prepared from C57BL/6 (H-2b) bo...  相似文献   
33.
卡铂与顺铂对宫颈癌移植瘤胸苷磷酸化酶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卡铂与顺铂对宫颈癌细胞株裸鼠移植瘤中胸苷磷酸化酶(thymi-dine phosphorylase,TP)的调节作用。方法:36只裸鼠均予皮下接种人宫颈鳞状细胞癌Siha细胞株,生成直径约为6~7mm的移植瘤。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分别予腹腔内注射等量的卡铂、顺铂和生理氯化钠,给药10d后处死裸鼠,测量移植瘤体积及重量,计算抑瘤率,并以ELISA法测定移植瘤组织中TP的含量。结果:给药后顺铂组和卡铂组人宫颈癌细胞株裸鼠移植瘤体积均比给药前缩小,且均小于对照组(均为P〈0.05),3组的移植瘤重量由低到高依次为顺铂组、卡铂组、对照组(均为P〈0.05)。卡铂组和顺铂组的抑瘤率分别为1.6%和5.5%,2组的抑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移植瘤组织中TP含量由低至高依次为对照组、卡铂组和顺铂组(P〈0.05-0.01)。结论:卡铂和顺铂对宫颈癌细胞株裸鼠移植瘤中TP的表达具有上调作用,其中以顺铂对TP的上调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34.
李小利  何善阳  刘萍  沈艳  刘岩丽 《新医学》2009,40(6):393-395
目的:了解广州番禺区外来女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病现状,探讨子宫颈液基细胞学(liquid—based cytologic test,LCT)结合阴道镜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00名在广州番禺区工厂务工的外来女工进行LCT筛查,对LCT阳性(细胞学TBS分类为不典型鳞状细胞以上)的女工进行阴道镜及镜下多点活组织检查(活检),分析LCT阳性者的阴道镜检查及活检结果,比较LCT阳性者中不同年龄段患者的活检结果。结果:3000名受检者中,LCT阳性537例(17.9%),其中经活检证实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190例(6.3%),宫颈浸润癌2例(0.07%)。537例LCT阳性者中,阴道镜检查正常264例(49.2%),其中活检结果为CIN34例,阴道镜的假阴性率为12.9%;异常273例(50.8%),其中活检结果为湿疣34例,CIN或浸润癌158例,阴道镜与活检的诊断符合率达70.3%(192/273)。LCT为轻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鳞状细胞癌的病例与活检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0.4%,88.3%和2/2,假阳性率则分别为49.6%、11%和0。537例LCT阳性者中,20~30岁组、31~40岁组、41~47岁组的CIN检出率分别为33.7%、42.5%、26.7%(P〈0.05)。结论:广州番禺区外来女工CIN的发生率高,是宫颈癌的高发人群。LCT结合阴道镜检查是较好的宫颈癌筛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黄埔院区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的82例(阴式组),按肌瘤大小、数目、部位相匹配的原则1∶1收集同期腹式子宫肌瘤剔除病例(对照组),分析2组不同术式的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患者年龄、肌瘤大小、数目、重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复发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式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镇痛药的使用率、住院费用、月经量恢复正常时间及盆腔疼痛缓解率等均较对照组短或轻(P<0.05),但阴式组术后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尤其是子宫≥12孕周、肌瘤直径>8 cm或>5 cm近宫底部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病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一定适应证下,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较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手术并发症少、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但术后病率高,仍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36.
目的:比较三维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3D-hUC-MSCs)或二维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2D-hUC-MSCs)联合水凝胶应用于宫腔粘连(IUA)大鼠的疗效差异。方法:将32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2D治疗组和3D治疗组各8只。将2D-hUC-MSCs贴附在微载体制备成3D-hUC-MSCs。采用机械刮宫+脂多糖感染双重损伤法构建IUA大鼠,对IUA大鼠进行2D-hUC-MSCs或3D-hUC-MSCs联合水凝胶治疗。用HE染色检测子宫内膜腺体数目,Masson染色检测子宫内膜纤维化面积比,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内膜整合素αVβ3表达,通过合笼实验评价妊娠结局。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2D治疗组和3D治疗组大鼠的子宫内膜腺体数明显增加、纤维化显著减少,且3D治疗组效果接近于正常对照组水平。在大鼠子宫内膜αVβ3表达和胎鼠数目方面,2D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3D治疗组较模型对照组明显改善,且接近于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3D-hUC-MSCs联合水凝胶可有效改善IUA大鼠子宫内膜纤维化、子宫内膜容受性及妊娠结局,并且相比于2D-hUC-MSCs联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