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对急性心肌梗死 (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 ,AMI)大鼠缺血心肌VEGF表达的影响及其促血管再生的生物学效应。方法 制备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 ,存活大鼠随机分为单纯心肌梗死组 (MI组 ) ,低剂量生长激素处理组 (GH1 组 :术后 2 4h开始rh GH皮下注射 0 2mg·kg- 1 ·d- 1 ) ,高剂量生长激素处理组 (GH2 组 :术后 2 4h开始rh GH皮下注射 1 0mg·kg- 1 ·d- 1 ) ,另设假手术组 (SO组 )为对照组 ,注射 2 8d后处死动物 ,采用Ⅷ因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缺血心肌新生血管密度 ;RT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方法各组大鼠缺血心肌VEGFmRNA表达和蛋白合成的影响。结果 与MI组相比 ,GH1 、GH2 组VEGFmRNA的表达和蛋白合成增加 ;GH1 、GH2 组缺血心肌血管密度增加 ( 19.8±2 9)比 ( 16.4± 4.4) 高倍视野 ,P <0 0 5 ;( 2 8.5± 3 .6)比 ( 16.4± 4.4) 高倍视野 ,P <0 0 0 1,GH2 组又明显高于GH1 组 (P <0 0 0 1)。结论 重组人生长激素可以促进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缺血心肌血管再生 ,而增加缺血心肌VEGFmRNA的表达以及蛋白合成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2.
目的 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融合基因-4/7(BMP-4/7)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联合应用对体外培养兔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增殖和成骨活性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BMSCs,在第3代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BMP-4/7和bFGF,依据加入不同基因浓度组合的不同分为5个实验组(A组:80 ng/mL BMP-4/7,B组:80 ng/mL bFGF,C组:30 ng/mL BMP-4/7+30ng/mL bFGF,D组:50 ng/mL BMP-4/7+50 ng/mL bFGF,E组:80 ng/mL BMP-4/7+80 ng/mL bFGF)和对照组(不加任何因子),采用绘制生长曲线,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碱性磷酸酶(ALP)和降钙素(OC)活性检测法比较各组间差异,观察不同浓度的BMP-4/7和bFGF联合应用对兔BMSCs增殖和成骨活性的影响. 结果 传代后第5天对照组个别单核细胞贴壁,呈长梭形;A组细胞增殖,呈旋涡状排列;B组细胞较为密集,部分融合成片;C组细胞呈集落式生长,生长旺盛;D组细胞生长密集,可见明显的钙结节;E组细胞密集,可见细胞性钙结节形成.各组OD值、ALP含量、OC含量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各组不同培养时间的OD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C、D、E组均高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E组内随着作用浓度的增加,细胞增殖及成骨活性增强,呈浓度依赖关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合理的联合应用BMP-4/7和bFGF可促进BMSCs细胞增殖,促进成骨活性,两者对BMSCs有明显的协同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43.
经桡动脉途径外周血管造影的初步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索经桡动脉途径开展外周血管造影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180例(男性106例,女性74例)患者进行经桡动脉途径的外周血管造影,其中双侧颈动脉、双侧椎动脉、双侧锁骨下动脉采用5F共用型造影管,部分左侧血管采用猪尾造影管;双肾动脉采用6F猪尾造影管或J6FR4.0造影管.结果 用共用型造影管右侧锁骨下动脉、椎动脉、颈动脉造影成功率均为100%(180/180),左侧锁骨下动脉、椎动脉、颈动脉成功率均为93.3%(168/180),其中约6.7%(12/180)需用猪尾造影管造影,双侧肾动脉造影成功率为84.3%(70/83);造影不成功或显影不佳的主要原因为主动脉弓迂曲,占4.8%(4/83),或身高>178 cm,占10.8%(9/83);手术中发生桡动脉痉挛占3.9%(7/180),术后桡动脉闭塞占2.2%(4/180),穿刺部位皮下出血为8.3%(15/180),与术后手部活动少有关.术后无出血、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及皮肤破溃感染发生.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进行部分外周血管造影是一种安全、有效、易于接受的介入诊治方法 .  相似文献   
44.
盐酸氨溴索对颈椎前路手术呼吸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对颈椎前路手术呼吸功能早期影响。方法:颈前路病人术后常规应用抗炎脱水治疗。试验组应用盐酸氨溴索60mg,iv,tid,术后当日开始应用,连续6d,对于肺部合并原发损伤的患者行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对照组仅应用常规脱水抗炎药物治疗。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早期3d内试验组优秀率为93%,对照组为7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3d后试验组优秀率为97%,对照组为94%。结论:预防性应用盐酸氨溴索药物,可以预防颈前路手术呼吸功能并发症。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内皮功能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共9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抗心绞痛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曲美他嗪治疗。测定两组患者血浆内皮素-1及一氧化氮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血浆内皮素-1及一氧化氮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内皮素-1及一氧化氮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能够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内皮功能,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6.
抑郁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关于抑郁情绪的发生问题,Beck认为负性认知是抑郁情绪产生的基础[1].在对抑郁的认知研究中,一些学者发现抑郁和选择性注意有关.抑郁个体存在对负性刺激的注意偏向,这是抑郁症状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2].另外,Beck还认为抑郁者产生消极的自我认知评价可能与其设置了过高的目标有关.但并非所有研究都支持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构建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真核表达载体,鉴定并转染兔骨髓基质细胞,为转基因治疗骨缺失疾病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双酶切克隆载体将BMP-2目的基因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连接,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BMP-2基因骨髓基质细胞的表达效果。结果 成功构建BMP-2真核表达载体,转染骨髓基质细胞后,有BMP-2表达。结论 骨髓基质细胞经基因转染后可以表达BMP-2。为进一步实验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48.
1 病例 患者,男,21岁,体育专业学员。于7个月前在进行一次三级跳远运动后,自觉右小腿外侧及足背麻木,右踝关节背伸外翻不能,休息一日后不见好转,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右腓总神经损伤”,行腓骨颈部腓总神经探查松解术,术后自觉皮感觉麻木略轻,近半年来病情无明显恢复,右足下垂,不能背伸、外翻。于2002年11月入院,查体:右小腿近端腓肌骨颈部见一斜行陈旧刀口瘢痕,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方法椎管内减压治疗颈髓严重受压恢复神经功能的疗效。方法应用上述术式治疗颈髓受压患者9例,脊髓功能按Frankle分级进行评价。结果脊髓功能恢复至C级5例,恢复至D级3例,1例术后两日因呼吸衰竭死亡。结论显微外科硬膜内外双重减压治疗颈髓严重受压恢复脊髓神经功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方法椎管内减压治疗颈髓严重受压恢复神经功能的疗效。方法 应用上述术式治疗颈髓受压患者9例,脊髓功能按Frankle分级进行评价。结果 脊髓功能恢复至C级5例,恢复至D级3例,1例术后两日因呼吸衰竭死亡。结论 显微外科硬膜内外双重减压治疗颈髓严重受压恢复脊髓神经功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