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建立加味玉屏风浓煎剂4种活性成分HPLC检测方法,对加味玉屏风浓煎剂进行工艺优化。方法:采用正交试验L9(34)法,优化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选用加味玉屏风浓煎剂浸出物含量及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和肉桂酸4种成分含量为指标对制作工艺进行考察。结果:加味玉屏风浓煎剂最佳工艺为浸泡60 min,煎煮210 min,加入10倍量水。结论:通过对加味玉屏风浓煎剂的工艺研究,得到了优化的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2.
胸腰椎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脊髓损伤。其治疗方式主要包括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为了减少长期卧床带来的并发症,防止迟发型神经功能恶化,纠正脊柱畸形,手术治疗是较好的选择。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具有撑开复位、间接减压、维持三柱稳定的作用,是目前最常用的术式。该文就胸腰椎骨折后路手术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与分析创伤性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与凝血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6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78例创伤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生术后深静脉血栓分为血栓组(n=19例)及无血栓组(n=59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利用单因素分析以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探讨凝血功能指标与创伤性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结果血栓组与无血栓组相比FIB、D-D、TAT的水平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D及TAT这两个凝血功能指标与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2007年2月~2011年9月,我院手术治疗25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25例,男19例,女6例,年龄22~58岁。左侧10例,右侧15例。开放损伤1例(为GustiloⅠ型),闭合损伤24例。骨折按照AO/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与白细胞介素-23(IL-23)水平的变化,探讨IL-17和IL-23与HIE之间的关系.方法 ELISA法测定新生儿血清IL-17与IL-23的水平,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HIE组患儿60例为实验组,同期住院的足月健康新生儿48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新生儿不同时间的血清IL-17与IL-23的水平进行比较性分析,同时分析他们与NSE的相关性.结果 HIE组治疗前血清中IL-17与IL-23水平明显高于HIE组治疗后及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IL-17、IL-23与NSE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IL-17和IL-23在HIE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检测血清中IL-17与IL-23水平变化对判断HIE病情进展、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四肢外伤合并血管损伤患者日趋增多,病程短急,发展快。轻可致残,重则危及生命。能否早期诊断,及时有效处理,直接关系到预后。特别是四肢闭合性血管损伤,临床上常因经验不足或其他原因延误诊断和治疗,造成严重后果。我院1985~1997年共收治该类病人28例计46条血管损伤,现将其诊断和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28例,男21例,女71例,年龄8~74岁,平均2538岁,以青壮年最多。车祸撞击伤22例,高处坠落4例,挤压伤2例,伤后就诊时间1~74h不等,平均83h。损伤血管:肱动脉6例(4例伴静脉损伤)。股动脉5例(3例合并股静损伤)。月国动脉9例(5例合并…  相似文献   
7.
关于肥达氏反应对伤寒是否具有诊断意义目前仍有争议。为此,我院1983~1988年将收治的385例伤寒中伤寒杆菌培养阳性的77例检测了伤寒患者病程中和非伤寒疾病50例患者的肥达氏反应,对肥达氏反应的应用价值及应用中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甲醛固定的生物组织中利多卡因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甲醛防腐处理后脏器组织匀将去蛋白,有机溶剂分离提取,固相萃取净化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并与新鲜组织中含量行对照研究。结果采用所建方法从实验动物新鲜组织和甲醛固定后组织及甲醛固定的目标人体脏器中全部检出利多卡因;按利多卡因100 mg.kg-1经腹腔注射给豚鼠,其检出量为x—±sD:心血-19.09±3.95μg.ml-1,新鲜脏器组织-2.20±0.58-3.82±0.80μg.g-1,甲醛固定3周脏器组织-1.91±0.60-3.30±0.77μg.g-1甲醛固定5周脏器组织-1.80±0.57-3.22±0.84μg.g-1;甲醛固定3-5 w,使其利多卡因检出量下降13.2%-22.9%。结论甲醛固定生物组织可以进行利多卡因含量测定,其检出量与给药量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的量变关系,能够作为相关案例的鉴定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比较2例不同平面异体双手移植术后疗效.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2例于前臂不同平面双手创伤性缺失的患者行异体双手移植,术前、术中及术后一体化康复治疗,随访17~36个月.结果:两例患者术后疗效均达优良;然而从功能、感觉、外形等方面综合评价,前臂近1/3平面移植双手优于前臂远1/4平面移植双手.结论:医生经验积累和患者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将有助于移植手良好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背景:应用干细胞移植及组织工程的方法修复骨缺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目的:观察应用自体骨髓基质细胞的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的效果。设计:左右侧对照实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实验中心。材料:10-个月新西兰大白兔12只,雌雄不限,体质量2~2.5k。方法:实验于2002-06/2003-06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实验中心完成。将兔自体骨髓基质细胞经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培养、传代扩增。取兔12只行桡骨中段截取1.5cm骨质,造成完全骨缺损。于左侧缺损处植入载有骨髓基质细胞的胶原海绵,右侧植入单纯胶原海绵对照。12周后麻醉状态处死动物,比较基质细胞和胶原海绵复合物移植与单纯胶原移植治疗骨缺损的疗效。x射线片评价标准按骨缺损修复分期方法(分为0-5级,5级为骨缺损全部被新骨替代,0级为无新骨修复)。主要观察指标:兔桡骨缺损处大体观察,X射线观察,组织化学观察及电镜观察结果。结果:纳入12只兔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两侧兔桡骨缺损处大体观察:第12周实验组骨缺损处骨痂坚实突出于骨缺损处,与断端连续性好。对照侧无连续骨痂通过骨缺损处,断端间有纤维组织连接。②两侧兔桡骨缺损处X射线观察:在第12周实验侧有连续骨痂通过骨缺损处,髓腔通畅,塑形不完全。对照侧无连续骨痂通过断端。③两侧兔桡骨缺损处组织学观察:第12周实验侧骨缺损处可见大量成骨细胞及新生基质。对照侧仅在断端间见少量骨细胞,断端处为纤维组织充填。④兔桡骨缺损电镜观察:实验侧成骨细胞接近正常骨细胞可见大量丰富扩张内质网,蛋白合成旺盛,细胞器含量丰富。结论:骨髓基质细胞作为一种骨源干细胞,具有良好的成骨作用,经过扩增可以用作种子细胞,通过组织工程的方法可以修复骨缺损性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