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31.
目的探讨早期发现听力障碍儿童及时干预与康复的可能性。方法经听力筛查、确诊后配戴助听器的38例重度或极重度听力障碍儿童做信访和电话询问。结果38例筛查时年龄<1岁者为52.6%,筛查与确诊年龄间隔<6个月者73.7%,确诊与配戴助听器年龄间隔<3个月者达63.2%,2岁内配戴助听器者为78.9%,21例入语训机构训练儿童的66.70%<3岁。病因分析示先天性因素占52.6%,后天性因素占8.0%,先、后天混合因素占5.2%。结论在儿童保健工作中筛查听力,可以早期发现先天性重度听力障碍,及时干预与康复。  相似文献   
32.
19432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病率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了解0-2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病情况。方法 利用望诊、心脏听诊与超声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市51个社区点0-2岁儿童进行了先心病患病率调查。结果 0-2岁存活儿童先心病患病率为4.63‰,0岁组患病率明显高于1-2岁组(P<0.01)。男女童之间患病率没有差异,城市患病率明显高于农村(P<0.01)。先心病的类型以室间隔缺损比例最高,占51.11%。1岁以内先心病儿童的死亡占死亡总数的96.06%,新生儿期死亡占1岁以内死亡的57.14%,早期新生儿死亡占新生儿期死亡的64.28%。结论 先心病已成为影响婴幼儿生存和生命质量的一个重要疾病,应积极开展从孕期到婴幼儿期先心病监测和干预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定性检测斑块特征对预测负荷心肌灌注显像(SPECT-MPI)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了60例患者,在7天内分别做了CCTA及SPECT-MPI检查,所有研究对象CCTA检查结果均为阳性。收集患者临床特征资料(性别、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糖尿病),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轻度狭窄<50%、中度狭窄50%~<70%、重度狭窄≥70%)及高危斑块特征(低密度斑块、正性重构、点状钙化、餐巾环征)进行了定性评估;采用17节段心肌分类法对SPECT-MPI图像作定性分析。根据SPECT-MPI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心肌缺血阳性及心肌缺血阴性两组,使用独立样本卡方检验进行分类变量的组间比较,采用ROC曲线比较显著狭窄(≥70%)、高危斑块及二者联合对心肌缺血的诊断效能。结果:在患者临床特征中,女性、高血脂在心肌缺血与非心肌缺血组间比较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SPECT-MPI检查结果为参照,统计分析冠状动脉定性特征结果显示,中度及重度狭窄(≥50%)、正性重构、餐巾环征及具有任意3个及以上高危斑块特征在心肌缺血与非心肌缺血组间比较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著狭窄(≥70%)预测心肌缺血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75.4%、50.9%、59.5%,高危斑块预测心肌缺血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78.7%、34.8%、50.3%,二者联合预测心肌缺血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73.8%、75.0%、74.6%;以SPECT-MPI检查结果为参照,二者联合预测心肌缺血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8(95%CI:0.649~0.807)。结论:显著狭窄(≥70%)联合高危斑块预测心肌缺血准确率更高,二者联合对心肌缺血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34.
蠕虫感染的免疫效应,即嗜酸粒细胞增多、肥大细胞增多和IgE合成增加,系由CD4~+T细胞T_H2亚群细胞的细胞因子诱导产生的:IL-4刺激IgE产生,IL-5刺激嗜酸粒细胞增多,IL-3和IL-4刺激肥大细胞增多。蠕虫感染时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及IgE增加的功能尚不明。在某些蠕虫感染时,T_H2细胞的细胞因子可能有利于宿主的保护力,而在另一些蠕虫感染时,T_H2细胞的细胞因子可能助长寄生虫的生存。  相似文献   
35.
36.
1061例聋儿患者致聋因素与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了解近年来听力障碍儿童的致聋因素。方法对1061例2月-≤7岁听力障碍儿童病致聋因素,年龄特点分析。结果 后天因素致聋为主,其中药物中毒致聋居首位,占30.0%,以氨基甙类为多,腮腺类或腮腺炎脑炎引起听力障碍68.4%分布在3岁以上组,遗传性垢51.8%分布于3岁以下组。结论 药物中毒致聋应引同度重视,3岁以上儿童注意预防传染病,3岁以下注意早期发现遗传性聋。  相似文献   
37.
目的 研究5岁以下儿童因肺炎死亡的主要因素.方法 采用家长问卷的方式调查1994~1995年北京市5岁以下儿童因肺炎死亡的全部病例.结果221例肺炎死亡病例中,医疗因素占67%,社会因素占33%.新生儿死亡占全部死亡的63.8%,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占新生儿死亡的61.0%.结论 加强各级医院产、儿科新生儿窒息复苏和儿童肺炎的急救是目前降低儿童肺炎死亡的关键.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衡量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达到2000年将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1/3的目标,北京市自1992年起在全市范围内对5岁以下儿童开展生命监测.目前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已有所下降,但5岁以下儿童第一位死因仍是肺炎,尤其在农村地区,肺炎死亡构成接近1/5.为了减少儿童可避免性的死亡,进一步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我们对北京市0~4岁儿童肺炎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以期了解影响儿童肺炎死亡的因素,寻找降低儿童死亡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38.
目的 了解青岛市大龄女性性工作者(OFSW)的社会支持网络特征,分析其所获支持力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Ucinet 6软件分析2014年3-6月通过同伴推动抽样(RDS)方法获得的青岛市400名OFSW的个体中心社会支持网络特征,通过结构方程模型(SEM)对数据进行拟合和评估。结果 400名OFSW共提名1 617名社会支持网络成员,OFSW个体中心社会支持网络规模较小,平均为4.0±1.5,其中女性同行朋友613人,在各类社会关系中所占比重最大(37.91%),在异地户籍OFSW支持网中规模较小,非亲缘关系成员比重大的特征更加明显;OFSW所获情感支持力度(4.42±2.38)小于财力支持力度(5.73±1.69)(P<0.05);SEM拟合结果表明同质性、连带强度和网络结构均为社会支持力度的影响因素,标准化的总效应分别为0.110、0.925和-0.069,其中同质性还可通过间接作用来影响。结论 青岛市OFSW倾向于向女性同行朋友寻求社会支持,支持成员与核心个体间连带强度越强、一般人口学特征越相似,网络结构越紧凑,核心成员所获平均支持力度越大。  相似文献   
39.
目的:分析陕西省杨凌示范区医院小儿下呼吸道感染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6年1月陕西省杨凌示范区医院下呼吸道肺炎链球菌感染患儿300例,对肺炎链球菌感染的患儿年龄分布、耐药性及多重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下呼吸道肺炎链球菌感染患儿的年龄集中于20 d~1岁,构成比为52.0%。肺炎链球菌对克林霉素的耐药率高达97.0%,其次为阿奇霉素(93.0%)、红霉素(91.0%),对甲氧苄啶、四环素、奎奴普丁、头孢呋辛的耐药率均高于50.0%。肺炎链球菌对头孢曲松、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低于5.0%。300例下呼吸道肺炎链球菌中仅有21例对上述抗菌药物均敏感,对4种及以上抗菌药物耐药的占57.0%。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因中,预防性使用例数最少,占3.00%,针对性使用和经验性使用分别为173、118例,构成比分别为57.67%、39.33%。结论临床医生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抗菌药物的选择,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避免抗生素的过度使用。  相似文献   
40.
目的通过对北京市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5年检出率进行分析,了解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2005-2009年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患病情况。结果北京市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5年全市检出率呈上升趋势(χ2=61.840,P〈0.01);先天性心脏病在新生儿先天畸形中的构成比5年来居于首位,呈上升趋势(χ2=29.261,P〈0.01);北京市5年的新生儿先心病检出率显示城市及农村均呈上升趋势(城市χ2=20.685,P〈0.01,农村χ2=45.721,P〈0.01),且城市和农村检出率存在差异。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已成为影响婴幼儿生存和生命质量的一个重要疾病,加强先心病病因学研究和提高先心病筛查技术对先心病防治工作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