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1篇
  免费   344篇
  国内免费   193篇
耳鼻咽喉   23篇
儿科学   91篇
妇产科学   38篇
基础医学   209篇
口腔科学   27篇
临床医学   831篇
内科学   368篇
皮肤病学   37篇
神经病学   85篇
特种医学   127篇
外科学   164篇
综合类   1227篇
预防医学   502篇
眼科学   67篇
药学   579篇
  9篇
中国医学   632篇
肿瘤学   82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21篇
  2022年   190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188篇
  2018年   177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64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313篇
  2013年   277篇
  2012年   349篇
  2011年   342篇
  2010年   266篇
  2009年   228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233篇
  2005年   190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苦瓜多糖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效果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徐斌  董英  张慧慧  崔恒林  陆琪 《营养学报》2006,28(5):401-403,408
目的:研究苦瓜水提多糖(watersolublepolysaccharidesofMomordicacharantiaL.MCW)和苦瓜碱提多糖(alkalinesolublepolysaccharidesofMomordicacharantiaL.MCB)对STZ诱导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昆明种小鼠120只,随机抽取12只作空白对照,余下108只,禁食后于次日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200mg/kgbw。取血糖值在11.1mmol/L以上者随机分组,共4组:模型组、MCW组(300mg/kgbw)、MCB组(300mg/kgbw)和优降糖组(15mg/kgbw)。连续灌胃10d后,禁食,次日晨眼眶取血,测定血糖及血清胰岛素含量。解剖取胰腺,观察小鼠胰岛组织形态。结果:MCW和MCB都可以降低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MCB组分的降血糖效果最佳,不但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值,而且可以提高糖尿病小鼠血清胰岛素水平。结论:苦瓜多糖能帮助恢复受损胰岛组织,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从而降低血糖。  相似文献   
72.
目的:研究御脂冲剂的降血脂的作用.方法:将5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7组,1组作为空白对照组,另外6组喂高脂御脂冲剂100mg/kg、高脂饲料加御脂冲剂100mg/kg、高脂饲料加御脂冲剂200mg/kg、高脂饲料、基础饲料喂养.7W后采尾血测TC、TG、HDL-C,10W后测TC、TG、HDL-C及各脏体比值.结果:各组大鼠在实验结束时各脏器各指标皆未见显著性差异.在第4周造模后备组与空白对照相比TC、TG的值明显升高,各实验组之间无明显的差异,到第7W高脂模型对照组与其它各组出现显著差异,到第10W实验结果所有效量组的TC、TG水平都显著低于高脂对照组.结论:提示御脂冲剂对高血脂大鼠具有降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73.
建立了检测血清中异丙酚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血清样品经含内标百里酚的丙酮溶液直接沉淀后,采用KR100-5 C18柱,甲醇-0.1%三氟醋酸溶液(80:20)为流动相,荧光激发波长为276nm,发射波长为307nm.异丙酚在0.05~12.8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比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为150pg,异丙酚和百里酚的提取回收率均大于90%,批内、批间精密度为1.11%~6.88%.  相似文献   
74.
针刺信号的立毛线传递及其交感轴突反射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皮肤交感物质分布线和立毛肌交感神经优势支配的基础上,为探索针刺信号的传递机制,将大鼠环形剪毛后针刺或皮肤注射药物,观察立毛运动现象以及皮肤切断、去中枢神经支配等因素对立毛运动的影响.结果显示针刺后出现与皮肤交感物质分布线走行一致的立毛线,皮内注射苯肾上腺素或垂体后叶素刺激局部立毛肌的收缩后出现相似的立毛线.完全切断皮肤时立毛线被阻断,切断部分真皮没有阻断立毛线,若在切断部分真皮的切口内微量注射普鲁卡因,立毛线同样被阻断;在去中枢神经支配的皮条上也观察到立毛线的产生.这些表明针刺信号沿交感物质分布线上的毛囊立毛肌间以机械牵拉-交感神经轴突反射机制传递.  相似文献   
75.
对十年来针灸治疗抽动障碍的文献进行了综述的分析,旨在研究抽动障碍的概念诊断和疗效评估及其病因病机对指导针灸临床的意义,并分类总结了针灸治疗抽动障碍的临床疗效并对针灸治疗的障碍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受体共同γ链(IL2RG)基因突变所致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的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类型。方法回顾分析1例IL2RG基因突变所致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男,48天,生后早期多重感染,白细胞减少,抗生素治疗效果差。患儿IgG 2.93 g/L,IgA0.07 g/L,lgM 0.16 g/L,C3 0.67 g/L,C4 0.13 g/L;CD 3+CD 4+T淋巴细胞0. 03%、CD 3+CD 8+T淋巴细胞0. 1%、CD 3-/CD 16+CD 56+NK细胞2. 6%;CD 3-CD 19+B淋巴细胞96.76%。二代基因测序显示患儿IL2RG基因(HG19位置chrX:70328484)存在半合变异c.816_819delGATT(p.L273fs*20),为罕见移码突变。软件预测该突变导致蛋白质合成提前出现终止密码,为1类致病突变。患儿母亲为杂合状态,患儿父亲无此突变,患儿姨妈也有该杂合突变。结论发现1例由IL2RG基因[c.816-819delGATT (p.L273fs*20)]突变所致的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患儿。基因测序分析结合性别鉴定可在先证者家系中筛查携带者及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77.
78.
目的:观察外周及延脑内侧网状结构注射大黄素、胃电起搏对新西兰白兔胃电的影响,探讨大黄素对胃肠运动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外周注射及延脑内侧网状结构(P7、P8.5、P9.5、P11)脑立体定位微量注射大黄素、电刺激胃起步点,胃浆膜双极四导联同步记录的方法,分析胃体及胃窦部胃电的平均频率、相位差、负相位比率、波形对应率、幅度等指标.结果:外周注射大黄素胃体1(P=0.031)、胃体2(P=0.047)频率减慢,胃体4(P=0.035)波形对应率降低.胃起搏可有效驱动胃电频率:胃体1(P=0.001)、胃体2(P=0.021)频率明显加快,胃体3相位差减小(P=0.037),胃体2负相位比率升高(P=0.007),胃体3(P=0.001)、胃窦(P=0.046)波形对应率降低.大黄素对于胃起搏引起的效应并无作用,但胃起搏可部分抑制大黄素引起的频率减慢.中枢不同部位微量注射大黄素的作用:P7:胃体2(P=0.026)频率明显减慢;P8.5:胃体1(P=0.045)频率明显减慢,阿托品可"翻转"大黄素引起的频率变慢效应;P9.5:胃窦(P=0.029)频率减慢;而P11:胃体1(P=0.011)频率明显加快.对照组中枢注射生理盐水,P7:胃体2的频率加快(pH8.5),其余部位胃电没有变化.结论:胃起步点起搏对胃电的驱动效应明显.外周注射大黄素对兔胃电主要起抑制作用,而中枢注射大黄素在不同的部位表现出不同的效应.  相似文献   
79.
本文介绍了《中国药典》2020年版(三部)人胰岛素及其类似物国家标准增修订概况。包括标准起草过程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考量,并就关键项目在中国药典、欧洲药典和美国药典的协调性方面进行了分析,旨在为本领域内相关研发和质控人员更好地理解和使用人胰岛素及其类似物药典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
目的:本研究旨在考察膀胱原位癌(CIS)癌症演进的远期风险,和膀胱内灌注卡介苗(BCG)是否可以降低CIS的癌症演进. 材料与方法:本文为前瞻性队列研究,收集了自1994~2008年间在Denmark Arhus大学附属医院Skejby收治的163例原位癌患者,这些患者入选的前提是至少1年前无侵袭性膀胱癌(T1~ T4期)病史. 结果:观察癌症演进的中位随访时间是51(0 ~253)个月.初始治疗方案包括经尿道切除术(TUR))(109例患者)或TUR联合BCG(54例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