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67篇
内科学   37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61篇
预防医学   82篇
眼科学   30篇
药学   77篇
  1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目的探讨上睑提肌缩短术对于不同年龄、不同肌力的重症上睑下垂的远期治疗效果。方法观察2008年1月至2009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重症上睑下垂32例(40眼)术后1年的效果,所有患者均采用上睑提肌缩短术治疗,手术效果分为良好、尚好、差及过矫4级。所有患者按年龄分为两组(0—5岁组及6—25岁组),并且按上睑提肌肌力又分为两组(〈2mm,32mm)。结果不同年龄组之间比较:达I级疗效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肌力组之间进行比较:达I级疗效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只要不影响视功能,可等待至6岁以后采用上睑提肌缩短术治疗,对肌力≥2mm者的疗效优于肌力〈2mm者。上睑提肌缩短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上睑下垂术中发生睑球分离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通过提上睑肌缩短术和额肌瓣悬吊术治疗268例(339只眼)上睑下垂,术中发生15例(17只眼)脸球分离分析原凶后,行额肌瓣隧道式穿过眶隔、调整肌瓣-睑板吻合点的位置、内外眦韧带固定、外眦部睑板楔形切除、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等方法处理.结果 所有病例睑球分离均获得矫正,随访1~2年,睑球分离无复发.矫正效果满意.结论 对于上睑下垂术中发生睑球分离,通过术中矫正可以改变眼睑的位置,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3.
目的  建立地鼠多瘤病毒(hamster polyomavirus, HaPyV)PCR检测方法,并应用于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生产过程中地鼠肾细胞的感染检测。方法  设计针对HaPyV衣壳蛋白VP1基因片段的特异引物,以含HaPyV VP1片段的质粒PMD19T-HaPyV688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并测序确认扩增产物。以多种病毒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斑点杂交鉴定以验证PCR方法的特异性。将定量的质粒PMD19T-HaPyV688 10倍系列稀释后进行PCR敏感性检测。以小鼠多瘤病毒(murine polyomavirus, MuPyV)检验PCR法对质粒DNA和病毒DNA检测的一致性。应用建立的方法对生产用地鼠肾细胞悬液进行HaPyV DNA检测。结果  仅含有质粒PMD19T-HaPyV688和MuPyV DNA的样品能够扩增出600 bp的片段,经斑点杂交及测序证明其分别为HaPyV和MuPyV的VP1特异基因片段。PCR所能检出的PMD19T-HaPyV688和MuPyV 的最少DNA拷贝数分别为5300和590。7个亚批生产用地鼠肾细胞悬液的HaPyV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建立的PCR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生产用地鼠肾细胞HaPyV感染的检测。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微信小程序在儿童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combined allergic rhinitis and asthma syndrome,CARAS)免疫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舌下免疫治疗的101例CARA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成立免疫治...  相似文献   
95.
叶琳  张敬先  邓宏伟 《国际眼科杂志》2011,11(10):1844-1846
目的:观察泪小管切开联合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泪小管炎的疗效。方法:对2009-01/2010-12来我院泪道专科门诊就诊的泪小管炎患者40例,采取泪小管切开联合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术后随访3mo。结果:所有患者中28例治愈,12例好转,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采用泪小管切开联合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泪小管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6.
目的:研究分析妇科护理的家庭式沟通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2例妇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治疗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为96.77%,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为87.10%,治疗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式沟通在妇科疾病中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改善围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在2011年6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90例围绝经期妇女使用护理干预的临床资料.结果:90例围绝经期妇女在干预前后生理机能、心理、社会关系、环境及独立性等生活质量评分上存在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围绝经期妇女中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8.
目的:了解我院2015年1-12月临床分离的菌株对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采用Compact自动化仪器或纸片法对临床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按照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2014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2015年1-12月我院共收集患者分离菌株6773株。碳青霉烯除对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天然耐药外,对革兰氏阴性杆菌均有较好的抗菌活;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对革兰氏阳性球菌均有较好的抗菌活。结论定期进行细菌耐药监测有助于了解细菌的耐药性以及耐药菌的变迁,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99.
患者陆×,男性,7岁,学生,住院号A12751,于1987年10月8日在学校接种卡介苗,当时并无不良反应,一周后局部出现红肿,后为脓疱结痂,于26日晚突然感到腹痛,当时未引起重视,到28日晚腹痛仍未缓解并加重,而去某医院医治,拟诊为阑尾炎,给于观察,29日晨患儿头额部出现红色风团样疹,来本院急诊室,查血:白血  相似文献   
100.
黄秋兰  叶琳  周吉 《中国肿瘤》2022,31(3):187-196
摘 要:[目的] 分析2017年南宁市肿瘤登记地区主要恶性肿瘤流行特征。[方法] 收集汇总2017年南宁市7个肿瘤登记处的发病和死亡数据,计算发病和死亡粗率、标化率、0~74岁累积率、主要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顺位及构成、年龄别发病和死亡率等,描述主要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城乡分布情况。[结果] 2017年南宁市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粗发病率为239.74/10万,中标率为193.74/10万,世标率为188.09/10万,0~74岁累积率为21.38%;男性中标率和世标率均高于女性,农村地区均高于城市地区。恶性肿瘤发病在25岁以后逐渐上升,在80~84岁年龄组达到高峰。合计发病前5位恶性肿瘤依次为肝癌、女性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胃癌。粗死亡率为139.06/10万,中标率为108.36/10万,世标率为107.12/10万,0~74岁累积率为12.26%;男性中标率和世标率均高于女性,农村地区高于城市地区。恶性肿瘤死亡在30岁以后逐渐上升,在85+岁年龄组达到高峰。合计恶性肿瘤死亡前5位依次为肝癌、肺癌、结直肠癌、女性乳腺癌、胃癌。[结论] 肝癌、女性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胃癌和鼻咽癌是导致南宁市居民发病和死亡的主要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