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4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社区进行脑卒中中医药综合防治模式干预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1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了解其生存状况、治疗模式、中医药治疗的现状等;采用二手资料分析法及文献综述回顾进行综合防治模式的建立。结果:脑卒中患者对于中医药治疗手段有较大的需求,综合防治模式的建立及评价具有实践的基础。结论:研究建立的社区脑卒中中医药综合防治模式融合了健康教育、预防、临床医疗、康复等手段,具有一定可行性。  相似文献   
32.
为了解忠县近年城乡儿童龋病发病情况,作者于2003年4~6月对城区151名、农村197名儿童进行了龋病患病情况和口腔卫生的现场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3.
加速肌松药起效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麻诱导期间病人容易发生缺氧、误吸等并发症,诱导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肌松药的起效时间。现就近年来有关加速肌松药起效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4.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发绀型先心病患儿围体外循环期的凝血功能。方法择期在CPB下行心脏直视手术的发绀型先心病患儿60例,心功能Ⅰ级或Ⅱ级,按年龄分为3组:A组(年龄≤12月,n=25)、B组(12月〈年龄≤24月,n=17)和C组(24月〈年龄〈4岁,n=18)。分别于麻醉诱导后即刻(T1)和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10min(T2)时抽取中心静脉血,采用Sonoclot凝血与血小板功能分析仪检测激活凝血时间(SonACT)、凝集速率和血小板功能(PF)。结果与,T1时相比,T2时各组SonACT延长,A组和B组凝集速率,A组PF降低(P〈0.05);与A组相比,T1时B组和C组SonACT缩短,T1时C组PF降低(P〈0.05);与B组相比,T1时C组凝集速率降低(P〈0.05)。结论不同年龄发绀型先心病患儿围体外循环期的凝血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差别。  相似文献   
35.
血友病乙是Ⅸ因子缺乏导致凝血功能障碍的一种遗传性出血性疾病.血友病乙患儿又需行先心病手术则十分罕见.现将我院1例血友病乙行先心病手术的麻醉经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利多卡因预处理对于先天性心脏病小儿芬太尼麻醉诱发呛咳的预防作用及安全性。方法540例先天性心脏病择期手术患儿,ASAⅡ~Ⅲ级,年龄1月~14岁,体质量4~65 kg。患儿随机分成9组(n=60),分别按照正交实验设计表(L934)接受利多卡因预处理,安排四因素各三水平分别给药。结果经利多卡因1.5 mg/kg预处理后,芬太尼麻醉诱发的呛咳发生率最低,为56.1%。首剂芬太尼以5、7.5和10μg/kg诱导,呛咳发生率分别为55.0%、66.1%和72.2%;以10、20、30 s推注芬太尼,呛咳发生率分别为75.0%、68.9%、49.4%。结论利多卡因1.5 mg/kg预处理,在30 s内缓慢静注首剂芬太尼5μg/kg,是先心病小儿芬太尼麻醉诱导时减轻呛咳反应较好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芬太尼麻醉诱发呛咳反应的预防作用和安全性。方法40例先天性心脏病择期手术患儿,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Ⅲ级,年龄5d~6岁,体重2.6~20.0 kg,随机均分为2组。处理组静脉注射1%利多卡因1.5 mg/kg,对照组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0.15 mL/kg,60 s后静脉注射芬太尼10μg/kg,观察并记录呛咳发生的时间和次数,记录生命体征及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处理组的呛咳发生率(55%)明显低于对照组(90%,P<0.05)。两组间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静脉注射利多卡因能有效预防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麻醉诱导期大剂量芬太尼诱发的呛咳反应。  相似文献   
38.
Because of its unmatched rapid onset and shortof action, succinylcholine ( SUC ) is widely used forendotracheal intubation. It is common practice tosubsequently administer a nondepolarizing neuromus-cular blocking agent to maintain paralysis for longerprocedures. Previous studies of the effects of SUC onthe neuromuscular effects of subsequently adminis-tered nondepolarizing neuromuscular agents, inclu-ding rocuronium ( ROC ) , have produced conflictingresults[ 1 ~ 5 ]. However, detailed ef…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麻醉期间吸入氧化亚氮(N2O)对双腔喉罩套囊内压的影响。方法择期手术患者30例,麻醉诱导后置入双腔喉罩,喉罩套囊内预充空气使压力至20mmHg(1mmHg=0.133kPa),随机均分为两组,N2O组术中吸入50%N2O,对照组吸入氧气。异氟醚复合丙泊酚维持麻醉。术中持续监测喉罩套囊内压。结果N2O组喉罩套囊内压持续上升,在(46.3±23.6)min时达到40mmHg以上,最高1例达到66mmHg,而对照组套囊内压保持平稳,麻醉20min后N2O组的喉罩套囊内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术后拔管N2O组套囊内气体量明显增加,为(15.7±5.2)mL,而对照组气体量则无明显变化,为(9.1±2.5)mL,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N2O组2例发生咽痛,2例出现舌尖麻痹;对照组1例发生咽痛。结论麻醉期间吸入N2O使双腔喉罩套囊内压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闭孔疝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闭孔疝的是,闭孔疝常见于年老体弱经产妇女,主要症状是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停止排气、排便、大腿内侧及膝关节麻木、刺痛,当髋关节伸直或转动时疼痛加剧,易误诊为粘连性肠梗阻、消化道肿瘤、股疝或腹股沟斜嵌嵌顿或关节炎等,常因肠梗阻手术而获在角诊。全组病例均行手术治疗,疝内翻缝合6例,单纯修补24例,以腹外斜肌腱膜修补较大缺损2例;因肠坏死行肠切除25例。术后1例死于中毒性休克,31例中23例获0.5-17年随访,无复发。结论 提高对本病的集训,结合临床征象及X线检查是术前诊断闭孔疝的关键,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