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48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109篇
预防医学   4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2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老年高血压病的观察和护理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血压病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之一 ,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随病程进展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血管并发症。因此 ,高血压病已是导致老年人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 ,为使高血压患者将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必须加强对高血压病人的观察和护理。1 心理护理长  相似文献   
52.
颈髓损伤胫骨前肌形态与酶组织化学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颈椎骨折合并颈髓损伤胫骨前肌急性失神经支配时肌纤维形态与酶组织化学变化。方法 颈椎骨折合并颈髓损伤病人和对照组胫骨前肌标本做冰冻切片,HE、琥珀酸脱氢酶(SDH)、乳酸脱氢酶(LDH)和三磷酸腺苷(ATP)酶染色,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量肌纤维形态与酶染色光密度。结果 琥珀酸脱氢酶和乳酸脱氢酶将胫骨前肌分为三型,三磷酸腺苷酶将肌纤维分为两型;急性颈髓损伤早期肌纤维形态、琥珀酸脱氢酶和乳酸脱氢酶活性无变化,三磷酸腺苷酶活性增高。结论 骨骼肌纤维急性去神经支配时,三磷酸腺苷酶活性增高,检测该酶活性可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53.
免疫金银染色(IGSS)是一较新而灵敏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近来我们对多年累积的27例流行性出血热(下称流热)尸检的病变组织蜡块,重新进行常规切片厚4um,应用直接法与间接法免疫金银染色,(方法与观察结果见潍坊医学院学报1989年第2期)定位检测流热组织的抗原,结果认为是值得推广的一种免疫组化技术。现将此染色法的优点与注意事项分别介绍如下: 一、优点 1、IGSS法较为敏感与可靠本法做为细胞化学的标记物,在国内近几年才开始应用,而对流热抗原进行标记,国内还未有报告。由于尸检组织陈旧,又经石蜡制片过程,抗原破坏较多,在数种免疫组化的方  相似文献   
54.
白血病患者血清VB12及其结合力水平对临床诊断,分类及病情分析具有参考价值,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期(CML-CP)血清VB12显著增高,随病情缓解逐渐下降,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血清VB12呈中等度增高。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血清VB12水平无明显变化,血清未饱和VB12结合力(VBBC)在CML-CP显著增高,主要是快速蛋白(RP)增高和转钴胺素Ⅱ(TCⅡ)下降,随病情缓解V  相似文献   
55.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发生改变,人群疾病流行规律、疾病谱和死因谱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正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已成为社会越来越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病相似,近几十年来,中国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也在不断升高。20世纪80年代初期,调查显示[1],中国男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4%,女性为1.3%。2011年,有学者[2]对大  相似文献   
56.
用免疫组织化学中最敏感的免疫胶体金银染色,最早定位检测:国内最多的27例流行性出血热尸检组的组织中病毒抗原,阳性率为89.2%,其中以7~15病程日出现阳性者最多,以及心、肝、肾三脏器出现强阳性最多,故可造成临床上多器官性损害的表现。  相似文献   
57.
创伤性膈肌破裂与膈疝的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伤性膈肌破裂(traumatic diaphragnmtic rupture,TDR)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损伤,因其伤情的隐蔽性和复杂性,进展迅速,并发症较多,漏诊也时有发生,死亡率较高,均给临床救治带来一定的困难,早期的正确诊断和及时处理十分重要。我院自1988年4月至2005年12月收治创伤性膈肌破裂患者35例。现总结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肝脏双期扫描的最佳时机及螺旋扫描参数。方法 在正常组和肝硬化组以1.5、2.0、2.5、3.0毫升/秒注射速度注射100毫升造影剂,注射后的20秒、60秒分别开始扫描肝脏动脉期和门脉期,曩后潮定20、25、30、65、70、75秒时的腹主动脉、肝实质、门静脉和下腔静脉的CT值,并作t检验。结果与结论 (1)2.0ml/s的造影剂注射速度和注射后20秒开始扫描可以获得最佳的肝脏动脉期图像,对小肝癌的早期诊断有着重要的作用;(2)采用小的螺距,和较大的螺距值来扫描可以提高CT图像质量并减少病人所接受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59.
本文总结了1985年5月至1991年5月6年间在本院施行胆囊切除术的60岁以上老年病人185例.结合有关文献着重讨论高龄病人行胆囊切除术的时机选择.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T细胞免疫是否参与了肝胆管结石的病理过程。方法:利用识别T细胞亚群和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单克隆抗体借助间接免疫荧光法对11例肝胆管结石患者肝动脉血和外周静脉血的淋巴细胞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其肝动脉血中IL2R+细胞增多,CD4+细胞明显增加,CD4/CD8比值升高。而外周血中T细胞无明显变化。结论:活化的T细胞局部增殖并参与了肝胆管结石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