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4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4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探讨在PLGA-[ASP-PEG]表面进行多肽改性后,对骨髓基质细胞在其表面黏附力的影响。在骨支架材料PLGA-[ASP-PEG]表面固定多肽GRGDSPC,用微吸管吸吮法测定骨髓基质细胞不同的时间段在骨支架材料表面的黏附力,并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骨髓基质细胞接种在二种支架材料上4 h时,PLGA-[ASP-PEG]表面黏附力为172.78±15.23 N,多肽改性的PLGA-[SP-PEG]细胞黏附力209.47±92.59 N,二者无明显差异;在12h,多肽改性的PLGA-[ASP-PEG]黏附力576.23±165.74 N,PLGA-[ASP-PEG]黏附力为261.84±100.09 N,前者表面细胞黏附力明显强于后者(P<0.01);在24 h时,二种材料表面的细胞黏附力无明显差异(P>0.05)。扫描电镜观察结果为多肽改性支架材料上表面黏附的细胞数明显多于未改性材料表面黏附的细胞数。在生物材料表面结合多肽可以增强细胞在材料表面的黏附力,从而改善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82.
目的 观察应用可吸收医用膜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效果。方法 1午14例患者行椎板切除减压后,于硬膜外放置可吸收医用膜,并定期随访观察。结果 全部患者的切口均一期愈合,无不良反应,防粘连效果优良。结论 可吸收医用膜是一种良好的预防硬膜外粘连的材料。  相似文献   
83.
目的 观察运动前后及服药后消化道症状及胃肠电各参数变化情况,为寻找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健康志愿者22名(男21名,女1名),测试前3 d停服各种胃肠动力药.将烧心、反酸、反食及胸骨后疼痛等症状程度和频度的积分(Sc)作为症状指标,同时用WCDF-4b胃肠电分析记录仪,测定航行前、航行中及口服西沙比利2 h后的Sc积分(最高24分),以及主频率(Fp)、频率不稳定系数(FIC)、主功率不稳定系数(DPIC)、主频率不稳定系数(DFIC)、幅度不稳定系数(VIC)等的变化.结果 (1)航行前与航行中相比、航行中与服药后相比,S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7.8636、3.0849,均为P<0.05).(2)航行中,DPIC、DFIC、VIC均高于航行前(分别为t=3.2424、2.5325、2.4743,均为P<0.05),服药后DFIC则低于航行中(t=2.3930,P<0.05).结论 人体处于大风浪中航行时,消化道症状不仅明显多于航行前,而且其胃肠电分析中各不稳定系数明显升高,胃肠节律出现紊乱,胃食管运动功能发生障碍,出现较多的消化道症状,故有必要用药物加以干预.根据这些参数的变化有助于寻找到更加理想的抗运动病药物.  相似文献   
84.
急性脊髓损伤后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对脊髓运动神经元营养活性最强的神经营养因子。为进一步了解GDNF基因在急性脊髓损伤后的表达规律,笔者应用Allen坠击脊髓损伤模型,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原位杂交等技术,观察GDNF在损伤脊髓中的分布,并半定量分析急性损伤期脊髓组织中GDNF表达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85.
胡侦明  唐海  郝杰  陈浩  王成日  李永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7,17(4):304-304,309,F0003
恶性黑色素瘤多发于足底、外阴、腰、头颈等易摩擦部位、椎管内恶性黑色素细胞瘤较少见,原发于椎管内硬膜外的黑色素瘤近10年国内只报告过几例,而病变侵及椎体的恶性黑色素瘤更少见。我们收治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6.
神经干细胞移植促进大鼠损伤脊髓的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建立神经千细胞体外培养体系,经BrdU标记后植入大鼠纽约大学(NYL)脊髓损伤模型,通过BBB运动功能评分法:评价人鼠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并进行免疫组化鉴定,光学显做镜观察移植神经干细胞的存活、迂移及损伤部位脊髓的修复情况,探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7.
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尤其引起下腰痛时的临床疗效.方法 21例57椎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并伴下腰痛患者,经X线、CT及MRI排除有椎管内受压表现并排出引起下腰痛的其他原因,在X-ray "C"形臂透视监测下行经单侧或双侧椎弓根穿刺椎体成形术灌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PMMA);观察手术操作及术后疼痛缓解情况,并以JOA评分法对腰痛缓解程度进行评价,了解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21例患者手术时间75~250min,平均145min,出血微量,术中无患者死亡,有1例椎间隙渗漏,术后无特殊不适,21例患者术后4~21d出院,平均6.2d.结论 (1) PMMA与椎体内松质骨的结合牢固,能很好地增加骨折椎体强度和稳定性;(2) 借助球囊扩张的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可有效地强化骨折椎体、减轻疼痛,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8.
心肌肌钙蛋白测定作为目前心肌梗死检测方法中最为敏感且最具特异性的方法,已经受到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需要注意得是,心肌肌钙蛋白是心肌细胞所特有的收缩调节蛋白,在血清中的水平升高代表了心肌损伤,但并不一定都是急性心肌梗死所致.  相似文献   
89.
目的比较分析MINE与ICE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56例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分别采用MINE与ICE 2种不同的方案化疗,每组各28例。比较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状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MINE组和ICE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0.7%和6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NE组Karnofsky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IC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骨髓抑制与脱发无显著性差异,而MINE组的胃肠道反应较ICE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NE与ICE 2种化疗方案的近期疗效相当,但MINE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减轻消化道副反应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可作为一线方案耐药后的首选补救方案。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分体式聚髌器结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2011年间主要采用分体式聚髌器结合空心钉方法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35例,以及单独采用分体式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30例纳入本研究。共65例均为髌骨粉碎性骨折,手术时间均在伤后2周内,受伤后6h内送入院或者开放性骨折患者均行急诊手术处理。术后随访中根据临床疗效评价采用胥少汀式髌骨张力带术后评价标准,经X线及CT检查髌骨关节面光滑程度和膝关节功能恢复状况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3年发现,采用分体式聚髌器结合空心钉方法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35例中,优32例,良3例,中0例,差0例,优等率达91.4%;单独采用分体式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30例中,优22例,良6例,中2例,差0例,优等率达73.3%。术后均无感染、再移位、内固定松动移位、骨断端坏死、骨赘增生等并发症。在髌骨粉碎性骨折治疗优良率方面,分体式聚髌器结合空心钉内固定高于单独使用分体式聚髌器内固定。结论采用分体式聚髌器结合空心钉方法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较单独采用分体式聚髌器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