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96篇
预防医学   32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83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探讨通过介入方法破坏主动脉瓣膜,建立一种慢性主动脉瓣膜关闭不全犬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体质量为(18.3±4.6) kg的健康犬10只。经皮送入加硬导丝,在超声引导下穿破主动脉瓣叶,同时进行球囊扩张瓣叶穿孔处。主动脉瓣上造影检查瓣膜破裂口有无明显的反流,心脏超声检查评估主动脉瓣膜的反流量以及左室射血分数。术后将实验犬饲养两个月,再次复查心脏超声评估主动脉瓣膜的反流量及左心室的功能。结果: 10只实验犬中,除两只在建立急性主动脉瓣膜破裂伤时,导丝穿入心肌导致心包填塞,而放弃继续操作外,其余8只犬手术成功,主动脉瓣膜的瞬时反流量达到(5.2±0.8) ml/s。术后第20天、35天,各有1只实验犬死于心力衰竭,其余6只犬存活到两个月。所有存活实验犬均出现活动耐量的减退。复查心脏超声提示,主动脉瓣瞬时反流量为(8.4±1.2) ml/s,比术后即刻有明显增加;左室射血分数为(42.5±1.1)%,比术后即刻明显降低;左心室容积为(69.5±6.8) ml,左心室壁厚度为(8.6±1.7) mm,比术后即刻有明显的增加,以上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经皮穿刺主动脉瓣叶加球囊扩张的方法,建立慢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犬模型可行,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62.
当今社会,伴随着大量医疗机构的产生,医疗废物、医院污水等污染问题也随之而来.这既是一个重大的环保问题,也是一个关涉人体健康的重大民生问题.目前,我国医院污水的管理还存在较多问题,缺乏法治化的管理和系统化的法律规制.2009年甲型H1N1流感的爆发更凸显了我国在医院污水法治化管理方面的缺憾,如法治理念滞后,上位立法欠缺,法律规定可操作性弱,污水处置责任不明,政府监管不力,法治意识薄弱等.而在当今,法律是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加强医院法制化建设是构建现代化医院的基本内涵[1-2].因此,医院污水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处置与管理应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保障环境安全和公众权益.  相似文献   
63.
目的 建立绵羊急性肺血栓栓塞(AFTE)模型.方法 实验用绵羊10只,采用Seldinger血管穿刺技术,建立股静脉和股动脉导管通路,在C型臂数字减影X线透视下.将导管插入肺动脉,将羊自体血栓注入选择的肺动脉分支,监测肺动脉造影,肺动脉压力、股动脉压力、心率、PaO2等指标评估肺栓塞模型的建立.结果 基础肺动脉压力(27.3±9.6)mmHg,股动脉收缩压(126.4±13.7)mmHg,心率(103±15)次/min,股动脉血PaO2(87.7 4-12.0)mmHg,n=10;注入血栓剂量(30±5)ml后60 min,肺动脉压力(52±49)mmHg;股动脉收缩压(100±21)mmHg;心率(150±26)次/min;股动脉血PaO2(62.4±11.1)mmHg,P均<0.01;肺动脉造影显示选择的肺动脉栓塞成功.结论 实验绵羊股静脉、腔静脉系统及右心系统解剖学特征适合于建立导管通路,建立选择性急性肺栓塞模型;建立选择性绵羊急性肺栓塞实验模型可行性、稳定性良好,具有栓塞部位、范围、严重程度的可控制性,影像学特征更适合于急性肺栓塞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AES)对开颅手术全麻中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择期开颅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采用以丙泊酚靶控输注为主的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加用TAES干预。穴位选择鱼腰、太阳、合谷及颧髎、风池,采用LH 402韩氏经皮穴位刺激仪行TAES诱导并维持到手术结束。两组均记录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术中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铵及血管活性药物用量。结果:术中丙泊酚平均所需量观察组较对照组减少21.1%,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术中尼卡地平平均所需量减少45.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较对照组减少(P<0.05)。两组患者围术期芬太尼及维库溴胺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ES与丙泊酚靶控输注全麻联合应用,可减少开颅手术中丙泊酚用量,且可缩短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65.
艾灸燃烧产物包括光热、烟气、灰烬三类,其中光热和烟气属于艾灸产生功效的物质基础,灰烬是灸后的剩余物质。现有的研究,由于实验条件和检测手段以及采用样本标准不同,研究结果多有所差异。因此通过整理搜集相关文献记载和研究资料,分析艾灸生成物组分和应用方面的研究现状,对艾灸作用机制的深度挖掘和艾叶的进一步研究与运用开发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6.
正孕妇37岁,单胎妊娠,孕37周,常规产检超声发现胎儿右心增大;既往孕1产0,无特殊病史,否认近期用药史,近5天日均进食葡萄约500g。胎儿超声:四腔心切面(图1A)见心胸比0.46,右心增大,右心室壁运动良好,有极少量心包积液;三尖瓣口见瓣叶活动,血流暗淡,流速46cm/s,关闭时大量反流,反流束约占右心房面积50%,反流速度2.9m/s;卵圆孔增大,直径8.4mm,并见右向左分流;三血管切面见动脉导管呈沙漏样,主动脉端纤细,直径仅1.2mm,CDFI未见血流信号通过(图1B),频谱未测及;肺动脉增宽,与主动脉比值约1.5,见窄带样低速高阻型频谱,流速29cm/s;静脉导管a波反向;超声心动图心衰评分8分。  相似文献   
67.
心脏介入手术是目前以及将来一段时间心脏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通过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右心导管、左室造影、心内电生理等检查方式对一些疑似冠心病的病人做出明确诊断或为心脏搭桥术以及瓣膜置换术提供冠状动脉等大血管的情况[1],现已成为目前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等疾病较先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甲亢合并肝损害患者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当甲状腺危象同时合并乙肝及肝衰竭时,药物有效性及安全性的临床实践依据。方法 报道1例甲亢合并未控制的慢乙肝肝衰竭患者,详细描述其治疗过程,包括保肝降酶、人工肝血液净化以及抗病毒治疗,以及在并发甲亢危象后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结果 患者入院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为534.6 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为597.3 U/L,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INR)为1.92,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 PTA)为30.7%。经过保肝降酶、人工肝血液净化治疗后,INR为1.94,PTA为30.1%。此时,患者并发甲亢危象,在抗病毒治疗的同时,使用了糖皮质激素联合甲巯咪唑进行治疗。治疗后,患者的ALT为73.3 U/L,AST为58.2 U/L,INR为1.26,PTA为70.9%。结论 对于甲亢导致的肝衰竭,应用甲巯咪唑不是禁忌证,治...  相似文献   
69.
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30~50岁患者的发病率约20%[1]。尽管良性子宫肌瘤恶变率仅为0.5%~1.0%,但因多数就诊患者有月经不调、阴道出血、腹痛等较重的临床症状,甚至导致不孕,因此,迫切得到积极治疗。既往,传统开腹手术和药物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方法,但开腹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无法保留部分患者生殖器官的完整性;药物治疗有不良反应,且复发率较高,因此,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亟待改进。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