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8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21.
目的 探讨儿童及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评价131I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接受甲状腺全切或次全切手术和131I治疗的儿童及青少年DT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年龄14岁为切点值将患者分为儿童组(<14岁)(17例)和青少年组(14~18岁)(13例)。对30例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131I治疗次数和剂量进行分析,并进行疗效和短期副作用评价及随访。结果 30例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为86.7%,肺转移的发生率为36.67%。患者平均接受131I治疗2.43次,平均累积剂量为8.71 GBq。其中儿童组患者平均治疗2.29次,平均累积剂量5.89 GBq,青少年组患者分别为2.61次和12.41 GBq。无肺转移组患者平均治疗1.73次,平均累积剂量为5.85 GBq,肺转移组患者分别为3.63次和14.30 GBq。30例患者肿瘤完全缓解率(CR)为56.7%,部分缓解率(PR)为23.3%,稳定率(SD)为20.0%。无肺转移组的CR率为73.7%,PR率为10.5%,SD率为15.8%;肺转移组的CR率为27.3%,PR率为45.5%,SD率为27.3%。131I治疗后3天内颈部肿胀疼痛发生率为16.7%,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33.3%。结论 儿童及青少年DTC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和肺转移发生率较高,131I治疗儿童及青少年DTC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2.
产时宫颈水肿的封闭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报道用普鲁卡因加阿托品封闭治疗分娩过程中宫颈水肿70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如下。材科本文对1985年1月至6月及1987年月6至10月分娩的产妇产程中有宫颈水肿进行封闭治疗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适应证为:凡产道无其它异常,具备阴道分娩条件的产妇,在产程中发现宫颈扩张缓慢,有宫颈水肿、充血变厚且无普鲁卡因过敏史者均可应用。方法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用窥阴器轻轻暴露水肿之宫颈,用碘酒、酒精消毒局部,戴无菌手套,用10ml 注射器抽取1%普鲁卡因10ml 加阿托品0.5mg(或654—Ⅱ10mg),用7号长针头直接在水肿明显部位点状注射。要求注射在环状肌层,注射速度缓慢便于药液渗透吸收。结果本文分析70例病人,56例经阴道分娩,14例剖宫产。56例阴道分娩中活跃期(以宫口开大3cm 计)注药前、后宫颈扩张1cm 所需时间见表1、表2。  相似文献   
23.
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步骤的复杂过程,涉及细胞内多分子异常、肿瘤细胞及肿瘤微环境的相互作用等多方面因素.尽管外科手术、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已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在阻断肿瘤进程上并未有实质性突破.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决定肿瘤患者死亡的关键因素.目前研究表明,Annexin A2广泛参与肿瘤细胞的黏附、增殖、侵袭、转移和新生血管的生成.因此临床上研究Annexin A2与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关系能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依据和参考.本文就Annexin A2的特性、Annexin A2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尤其对Annexin A2与各类型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关系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24.
目的 调查131I全身显像异常摄取的发生情况及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核工业医院自2018年1月1日起至2023年6月30日共2 426例患者的131I全身显像,总结异常摄取的发生概率及各个部位发生假阳性图像的类型。结果 发现异常摄取总共405例,其中生理性摄取共258例,放射性滞留共95例,非肿瘤性病理学摄取共4例,放射性污染48例。发生在头部72例,在胸部143例,在腹盆部143例,在四肢32例。结论 异常摄取在131I全身显像中的发生率很高,可以出现在身体的各个部位,了解131I全身显像异常摄取的部位及原因,在出现异常摄取时,应结合临床病史及实验室指标综合判断,避免错误解读,可以有效指导患者以后的诊疗。同时,也可能意外发现一些未知情况而进行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索姜黄素(CUR)联合声光动力疗法(SPDT)对人肝癌Hep G2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CUR联合声光动力治疗肝癌提供依据。方法:实验对象人肝癌Hep G2细胞,分为PDT组、SDT组和SPDT组三组,采用CCK-8检测细胞生存率;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胞内DCFH-DA的荧光强度反应各组细胞活性氧产生情况、胞内JC-1荧光探针的红、绿荧光强度反应各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3、Bcl-2、Bcl-x L、Bax在各组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应用CCK-8实验发现当CUR浓度为80μmol/L时,肝癌Hep G2细胞生存率显著下降;但40μmol/L的CUR作用的Hep G2细胞生存率90%。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发现40μmol/L的CUR孵育Hep G2细胞3 h,细胞摄取CUR的量达到峰值。当光照波长445 nm,能量密度5 J/cm2时,光动力(PDT)组细胞生存率下降至(71.9±7.2)%。声动力(SDT)超声作用时间为10 min时,细胞的生存率下降至(70.6±6.8)%。SPDT组先超声作用10 min,然后激光照射(能量密度5 J/cm2),20 h后细胞生存率下降至(54.6±3.8)%。流式细胞术显示细胞凋亡率分别为PDT组(12.2±1.8)%,SDT组(11.9±1.3)%,SPDT组(19.3±1.6)%。透射电镜发现SPDT组有大量凋亡细胞。与PDT和SDT组相比,SPDT组细胞活性氧产量明显增高,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明显,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3、Bax的表达增加,Bcl-2、Bcl-x L的表达减少。结论:CUR联合SPDT较单独治疗取得了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达到了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预期疗效。作用机制可能是CUR联合SPDT后产生较多的活性氧,损伤线粒体膜,导致线粒体膜电位及结构发生改变,膜通透性增大,通过细胞色素C的入胞诱发凋亡相关通路。  相似文献   
26.
丹参酮治疗痛经122例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丹参酮治疗痛经122例观察李隆敏,王道英丹参酮是中药丹参根的乙醇提取物,其中含有多种丹参成分,总称丹参酮。我们根据丹参酮具有雌激素样生物活性且较雌二醇温和、能使血中PGF2α含量降低的特点,用丹参酮或(和)艾附暖宫丸治疗痛经,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临床...  相似文献   
27.
正常妊娠与妊高征孕妇钙代谢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相似文献   
28.
李隆敏  许桐瑛  朱文婷 《中国肿瘤》2016,25(12):988-993
传统抗肿瘤血管疗法是通过破坏肿瘤血管阻断其营养供应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然而长期抗血管药物的运用会使肿瘤血管出现严重的退化而阻碍药物和氧的传输,导致肿瘤细胞对化疗的耐药及对放疗的敏感性降低.“血管正常化”理论则认为通过合理使用抗血管生成药物,能使肿瘤血管在消退之前出现短暂的趋于正常的时间窗,在此时间窗内联合放化疗治疗,可以更有效地发挥其抗肿瘤的效应.全文就血管正常化理论的提出,血管正常化的机制,尤其对血管正常化理论在临床消化系统肿瘤的运用及面临的问题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29.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