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04篇
  免费   2038篇
  国内免费   1192篇
耳鼻咽喉   288篇
儿科学   478篇
妇产科学   320篇
基础医学   1874篇
口腔科学   519篇
临床医学   6796篇
内科学   3239篇
皮肤病学   415篇
神经病学   765篇
特种医学   1761篇
外国民族医学   51篇
外科学   3624篇
综合类   13099篇
预防医学   4647篇
眼科学   430篇
药学   4678篇
  58篇
中国医学   4292篇
肿瘤学   1300篇
  2024年   192篇
  2023年   773篇
  2022年   684篇
  2021年   618篇
  2020年   811篇
  2019年   921篇
  2018年   882篇
  2017年   584篇
  2016年   740篇
  2015年   772篇
  2014年   2194篇
  2013年   1670篇
  2012年   1875篇
  2011年   2076篇
  2010年   2030篇
  2009年   2013篇
  2008年   1934篇
  2007年   2340篇
  2006年   2372篇
  2005年   2566篇
  2004年   2139篇
  2003年   1783篇
  2002年   1452篇
  2001年   1439篇
  2000年   1485篇
  1999年   1476篇
  1998年   1299篇
  1997年   1302篇
  1996年   1182篇
  1995年   1029篇
  1994年   992篇
  1993年   700篇
  1992年   631篇
  1991年   645篇
  1990年   567篇
  1989年   392篇
  1988年   269篇
  1987年   270篇
  1986年   232篇
  1985年   213篇
  1984年   192篇
  1983年   168篇
  1982年   153篇
  1981年   124篇
  1980年   92篇
  1979年   64篇
  1978年   56篇
  1977年   32篇
  1976年   27篇
  1959年   2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偏头痛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病,传统的中、西药治疗虽能取得一定疗效,但显效慢,服药时间长,且复发率高.我们对148例有典型血管神经性偏头痛症状者,采用2种复合液治疗,观察其疗效、疗程,旨在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2.
背景:硬斑病的特征为细胞因子包括转化生长因子(TGF)-β介导的纤维化。目的:应用5%咪喹莫特霜(A ldaraTM)———一种γ干扰素诱导剂,TG F-β抑制剂———治疗硬斑病。方法:应用咪喹莫特治疗硬斑病患者,并在6个月随访期内进行评估。结果:12例硬斑病患者的色素沉着异常、硬化及红  相似文献   
33.
目的:评估青少年及年轻成人,在儿童期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治愈后,如何整体看待自己以前所患的疾病以及可能与肿瘤相关的死亡情况。作者尤其关注诊断明确时的体会、住院治疗及转归对其社会、心理、躯体行为方面的影响。对象:41例ALL治愈患者纳入研究,并且接受与临床心理学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短期、规律的氧喷雾化吸入博利康尼(特布他林)和普米克令舒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3年12月~2004年10月120例以喘息为主要表现的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参照博利康尼说明书的推荐剂量及应用次数,利用雾化吸入器、以氧气为动力、每日4次吸入,并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给予抗感染等处理;治疗A组在对照组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初始治疗24h内的8∶00~22∶00吸入博利康尼的频率为每2小时1次,其余时段按需给药;治疗B组用药方案同治疗A组,用药持续时间为48h,观察治疗效果。所有患儿均联用普米克令舒。结果治疗后,三组患儿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睡眠状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肺部哮鸣音减少或消失。治疗B组治疗48h时的显效率(85.0%)高于对照组(27.5%)及治疗A组(45.0%),其住院天数亦明显短于其他两组。三组间患儿的依从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结论喘息性疾病急性发作时,短期、规律的氧喷雾化吸入博利康尼和普米克令舒能够快速缓解患儿的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是一种方便、有效、安全的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chronicconstrictioninjury,CCI)后不同时点大鼠脊髓磷酸化cAMP反应成分结合蛋白(p-CREB)含量的变化。方法32只160~180g雄性SD大鼠中,8只为正常对照,其余24只做成CCI模型。用VonFrey细丝测定大鼠后爪触诱发痛的变化,并于术后7、14和30d处死(n=8),取L4~L6脊髓用以免疫印迹(Westernblot)方法测定p-CREB的表达量。结果CCI大鼠结扎侧在术后7、14d出现明显的机械感觉异常(P<0·01),30d后基本消失。与正常大鼠相比,CCI大鼠p-CREB含量在术后7、14d均出现明显升高(P<0·01),术后30d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CCI大鼠疼痛模型中脊髓p-CREB含量明显增高,并且随疼痛症状消失恢复到正常水平。提示脊髓p-CREB在慢性神经性疼痛中发病机制中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6.
丙泊酚对大鼠海马脑片CA1区长时程增强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丙泊酚对离体大鼠海马脑片CA1区长时程增强(LTP)的影响。方法30张海马脑片分为五组,Ⅰ、Ⅱ和Ⅲ组分别应用浓度为30、10和3μmolo/L的丙泊酚,Ⅳ组用脂肪乳,Ⅴ组不用药物作为对照。利用细胞外记录方式,以海马脑片CA1区群峰电位(PS)为观察指标,首先观察丙泊酚对CA1区基础传递的影响,待基线稳定后,记录高频刺激(HFS)后海马脑片CA1区PS的变化情况。结果Ⅰ、Ⅱ、Ⅲ组应用丙泊酚后PS降低,在持续给药后30min恢复至基线。实施HFS后,Ⅲ、Ⅳ和Ⅴ组的PS较HFS前显著升高(P<0.05,P<0.01);而Ⅰ、Ⅱ组PS与HFS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HFS后,Ⅰ组PS显著低于Ⅱ、Ⅲ、Ⅳ和Ⅴ组(P<0.01),Ⅱ组PS也低于Ⅲ、Ⅳ和Ⅴ组(P<0.05)。结论丙泊酚可以抑制大鼠离体海马脑片CA1区LTP的形成。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一种改进的导管封管法在危重病人做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中的应用。方法 将留置股静脉导管病人随机分为传统的常规封管法(A组)和改进的抗生索封管法(B组),比较两者在导管并发症上有无差异。结果 改进的封管法(B组)感染明显少于传统常规封管法(A组),P〈0.001。但改进的封管法堵管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改进后封管法使用降低了感染的发生,易于掌握,应用方便,可广泛使用,尤其对ICU(重症监护室)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病人,使用颈内静脉导管做CRRT治疗不方便,股静脉导管相对方便,而留置股静脉导管又较留置颈内静脉导管感染率高,使用改进封管法可以消除这些缺点。  相似文献   
38.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曾名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EHF),是以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伤为主要病理基础,由汉坦病毒(hantaan virus, HV)引起的一组以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传染病.自1932年由前苏联最早描述后,该病的病因、机制、诊断及治疗均有显著进展,本文就治疗方面的一些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最佳静脉穿刺方法。方法随机选择400例60岁以上心血管疾病患者,分别采取正面和侧面穿刺方法,分析不同穿刺方法对穿刺成功率、耗时数、疼痛度的影响。结果正面穿刺比侧面穿刺成功率高(P<0.05);正面穿刺较侧面穿刺疼痛度低(P<0.05);正面穿刺耗时数与侧面穿刺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血管硬化、弹性下降,适合采用浅静脉正面穿刺。  相似文献   
40.
预防肝移植后乙型肝炎复发的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缺乏有效防止移植肝脏再感染HBV的方法,HBV相关的肝脏疾病一度被认为是肝移植(OLT)的手术禁忌症。上世纪90年代.随着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以及拉夫米啶(LAM)的广泛应用HBV相关肝脏疾病的患者接受OLT术后的效果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