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28篇
临床医学   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1篇
药学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目的观测子宫的横断面形态及其与周围器官的相互关系.为妇科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及临床诊断、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应用首例中国女性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选择从子宫底层面至子宫颈末端连续断层图像,测量子宫的上下径,子宫体左右径及前后径,子宫颈的长度,膀胱、直肠与子宫、阴道的间隔距离等数据.结果薄层断面图像上可清晰显示出子宫及其附件的解剖结构形态以及与膀胱、直肠等相邻器官的相互毗邻关系.结论薄层断面提供了子宫在盆腔中位置的完整、精确的数据,对妇产科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临床诊断、手术治疗及妇科肿瘤的放射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2.
目的 应用数字化人体的有关腹膜后脏器的形态学数据,为肾脏和肾上腺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提供薄层解剖学的对照依据.方法 应用中国第5例可视化人体数据集,提供出腹部肾上腺、肾脏的横断面图像,与相对应的MRI轴位图像进行对照研究观察.结果 在人体断面解剖图像与相应的MRI水平位图像上,清楚地显示出了肾脏、肾上腺的形态以及与周围结构的相互毗邻关系.结论 采用数字化人体技术形成了高清晰度、真彩色的断面解剖图像,为临床影像学MRI提供了良好的对照图像,有利于临床医生更深入地了解MRI图像中肾脏、肾上腺在正常或病态情况下的形态、解剖位置和与周围脏器的相互毗邻关系.  相似文献   
63.
经中国科协立项批准,由中国解剖学会和中国数字人研究联络组主办,第三军医大学、重庆市解剖学会承办的全国首届数字医学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在第三军医大学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钟世镇教授,中国解剖学会副理事长、第三军医大学副校长张绍祥教授担任大会执行主席.  相似文献   
64.
腕关节冠状位断层影像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腕关节各结构在不同功能位的断面形态变化规律,为临床MRI诊断腕关节韧带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获取腕关节0.2 mm厚的薄层冠状断层标本,并将冠状断层标本与该区的MRI图像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在腕关节的冠状断面,可清楚显示桡尺远侧关节、桡腕关节、腕中关节、腕骨间关节及各关节中韧带的形态特征,并提出腕骨间韧带、三角纤维软骨及桡尺远侧关节韧带在MRI冠状位的最佳显示平面.结论:腕关节的冠状断层解剖研究为腕部MRI影像学诊断提供了形态学依据,对影像学诊断及骨科治疗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5.
66.
颈深筋膜间隙的薄层断面解剖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为颈深筋膜间隙的影像和临床疾病的诊治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应用低温冰冻技术,制作15套颈部连续薄层横断面标本,在断面上对颈深筋膜各间隙进行观测研究。结果:明确了各间隙的位置、毗邻及出现范围;证实了危险间隙的存在;得出胸骨上间隙应是由颈深筋膜浅层和舌骨下肌筋膜围成;发现颈动脉间隙不是一密闭的间隙,其后外侧与颈后间隙相通。结论:用横断层解剖方法能清楚显示各颈深筋膜间隙的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67.
目的:建立颅颈交界区解剖结构的三维可视化模型。方法:选取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中颞骨内耳门平面至枢椎下缘的连续薄层断面图像。运用3D-DOCTOR软件,在P4微机上分割重建颅颈交界区的解剖结构并立体显示。结果:成功重建并立体显示枕骨、颞骨、寰椎、枢椎、小脑、脑干及颈髓上段、椎动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部分硬脑膜窦等解剖结构的位置关系,建立了颅颈交界区的三维可视化模型。结论:颅颈交界区的薄层断面图像可为该区疾病的CT、MRI诊断提供参考。建立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可为颅颈交界区手术的术前训练和模拟提供形念学依据。  相似文献   
68.
69.
人体大脑数字化解剖模型的构建及可视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构建人体大脑数字化解剖模型,为实现大脑的计算机精确模拟提供可操作的基础平台,为人体大脑功能研究提供解剖学框架。方法采用低温冷冻铣切技术采集人体大脑的横断面图像,用课题组自行开发的软件,将分割提取后的脑断面图像进行重建,建立大脑三维模型。用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开发的可视化软件,在三维空间上对人体大脑结构进行可视化研究。结果建立了以前后连合间线中点为原点的大脑三维模型,且模型上每一像素都有相应的解剖标识,其任意一点的坐标均能显示;大脑的三维模型可以任意切割显示大脑内部结构:重构后的大脑结构还可进行三维测量。结论大脑数字化模型建立在临床常用的三维空间坐标系中且模型上每一像素都有相应的解剖标识,为模型驱动分割算法的研究提供了模板,同时也为神经解剖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直观的手段。具有明确解剖标识和量化空间信息的数字化人大脑模型,与坐标系统联系起来,还为人大脑各类图像配准提供了公共参考系统。  相似文献   
70.
数字化可视人体连续断层标本的参数测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连续薄层断层标本的计算机测量方法。方法:利用冰冻连续铣切方法铣切一已知形态参数的工件,根据数学计算方法在图像处理软件中测量已知形态参数的模件,计算其误差值,并讨论图像处理软件中的计算方法。结果:断层图像上能清晰显示被测结构的断面图像,用计算机计算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差不显著。结论:利用连续断层可快速、精确测量人体各结构的空间形态参数,连续断层标本的空间参数测量精度和误差取决于被测结构在图像上的有效分辨率和连续断层的间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