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毛细管区带电泳色谱法测定增效联磺片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和寻找精密而简便地测定增效联磺片中磺胺甲 唑、磺胺嘧啶及甲氧苄氨嘧啶3种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以0.05mol·L-1磷酸盐缓冲液(pH=6.0)作运行液,恒定电压20kV(运行电流95μA-105μA),并与药品标准规定的方法相比较。结果:3种成分在3min-8min之内完全达到基线分离,各组分溶液浓度在70μg·ml-1-750μg·ml-1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选用乙酰苯胺作内标物,可测定3种成分的含量,批内RSD均小于1%(n=9),3种成分的加样回收率不低于96.45%,RSD均小于3%(n=12)。结论:结果表明毛细管区带电泳(CZE)法准确可靠,方便易行,可进行增效联磺片中3种成分的含量测定,而药品标准中规定的方法只能测定两种磺胺药的总量和甲氧苄氨嘧啶的含量。  相似文献   
52.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磷酸奥司他韦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学军  何笑荣 《首都医药》2005,12(24):29-30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继金刚烷胺和流感疫苗后的一类全新作用机制的流感防治药物。磷酸奥司他韦是由罗氏有限公司与Gilead科学公司联合开发的。2001年正式上市。其通用名称:磷酸奥司他韦(Oseltam ivir Phosphate),商品名:达菲(Tam iflu),其化学名称:乙基-(3R,4R,5S)-4-乙酰氨基-3-(1-乙基丙氨基)-1-环已烯-1-羧酸磷酸盐(1:1)。分子式为:C16H28O4N2(自由基部分)。分子量为312.4(自由基部分)。磷酸盐分子量为410.4。药理作用磷酸奥司他韦是其活性代谢产物的药物前体,其活性代谢产物是强效的选择性的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其作用机制是…  相似文献   
53.
54.
固相萃取/GC/MS测定金银花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固相萃取/GC/MS测定金银花中14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方法。方法样品用冰浴超声提取,Florisil固相萃取小柱(500 mg)加0.2 g活性炭净化提取液。采用GC/MS全扫描(Full Scan)与标准谱库的谱图匹配比较定性,选择离子模式(SIM)定量。结果14种有机磷农药的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在0.980 2~1.000 0,最低检测限为0.017 9~0.092 5 ppm(S/N=3),加样品回收率在65.02%~107.04%,RSD为3.6%~8.0%。结论本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为其他中药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5.
 目的 建立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的手性拆分方法,对麻黄碱、伪麻黄碱、去甲麻黄碱进行了手性拆分的研究。方法 对影响这类药物手性分离的主要因素手性选择剂、样品溶解条件、胶束剂、背景电解质(BGE)及分离体系的pH值进行筛选,优化了拆分条件。结果 最佳拆分条件为pH 7.0的20 mmol·L-1磷酸盐缓冲液中,加入50 mmol·L-1胆酸钠及2%冠醚作为运行液,工作电压为16 kV(电流110~130 μA),80%甲醇液为溶剂溶解样品。结论 此法可将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及盐酸去甲麻黄碱的对映异构体完全拆分。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不同移植途径对梗死心肌心肌收缩力、血管新生及胶原更新的影响.方法 贵州香猪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冠状动脉移植组(A组)、局部注射组(T组)、局部注射+动脉移植组(A+T组).抽取骨髓3 ml,按照Wakitani方法 培养出MSCs,经5-氮胞苷诱导后,5-溴脱氧尿苷(BrdU)标记备用.开胸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后,自体MSCs分别经结扎前降支远端灌注、局部注射、局部注射+动脉灌注移植入自体急性心肌梗死区域,对照组以同样方法 注射不合细胞的等量培养液(DMEM).术后3、6周取标本,免疫组化检测组织血管新生、体外药物刺激离体肌条检测心肌收缩情况和血浆Ⅲ型胶原N端肽(PⅢNP)活性.结果 MSCs移植后3周A、T、A+T组心肌收缩恢复[(48.6±5.9)%,(42.1±6.2)%,(56.9±5.1)%]、血管新生(19.6±4.3,17.1±4.0,23.2±5.5)、血浆PⅢ NP活性[(4.6±0.5)μg/L,(5.9±0.7)μg/L,(3.9±0.3)μg/L]较C组[(37.9±5.4)%,13.2±3.8,(8.7±0.8)μg/L]明显改善(P均<0.01),且随时间推移恢复程度增加,以A+T组为最显著(P均<0.05).结论 局部注射+冠状动脉灌注是较为理想的MSCs移植方式.  相似文献   
57.
对术后存活的293例及未手术21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随诊0.77年~17.03年,平均7.31年。肺动脉高压临床Ⅰ、Ⅱ级手术效果优良;Ⅲ、Ⅳ级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2.9%、77.9%,症状缓解率分别为100%、80.6%、60.3%,在各时点上的生存率和总的生存期均显著低于同期未手术的同级患者。对肺动脉高压临床分级的科学性及可行性进行再讨论,并重申严格掌握“临界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肺动脉高压(PH)大鼠的右心室及肺动脉压力频谱特征。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3只,分为4组。其中正常对照组10只;其余分为3组,即单纯缺氧组、一氧化氮治疗组[每天12小时吸入空气中含有20ppm(1ppm=1/106)浓度的一氧化氮]和764-3治疗组(40mg/kg体重,每日1次,腹腔注射),每组各11只。观察3周后,经颈外静脉插管测量右心室及肺动脉压力并数字化输入微机,计算得其频谱特征。每只大鼠均行肺病理观察计数肌型、部分肌型和无肌型肺小动脉数目占全部观察肺小动脉数的百分比。比较压力在心率谐波上的频谱差异。结果:以肌型肺小动脉占病理观察肺小动脉总数的百分比为指标,单纯缺氧组的病理改变程度最重,其次为764-3治疗组和一氧化氮治疗组。右心室及肺动脉压力频谱特征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零频幅值和前2次谐波幅值间的不同,且右心室压频谱的改变较肺动脉压明显。结论:同时观察右心室和肺动脉压幅度谱可以估测肺动脉高压的可复性程度。作者并就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9.
目的:测定牛黄解毒片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采用Kromasil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0.1%甲酸-甲醇(20∶80),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254nm;柱温:室温。结果:大黄素在2~1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大黄酚进样量在8~4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0。大黄素的加样回收率平均为98.24%;大黄酚的加样回收率平均为97.93%。结论:HPLC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同时测定牛黄解毒片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适合作为控制牛黄解毒片药品质量方法。  相似文献   
60.
目的对于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率和并发症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接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全部接受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其中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大于7%,将其纳入研究组,剩余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小于7%,将其纳入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形式总结糖化血红蛋白和并发症之间的关系。结果研究组合并高血压以及脑血管疾病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周围神经病变以及脂肪肝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率和并发症出现情况具有直接联系,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中需要加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监测以及健康角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