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0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121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30篇
基础医学   424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586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84篇
综合类   160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17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460例胃癌胃粘膜活检资料,结果:男:女为2.36:1:51~6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岛(37.17%);发生部位以胃窦部最多见,占46.74%;组织学分类以低分化腺癌最多,占51 52%;在伴随病变中,畅化生的检出率为21.74%,胃腺囊为35%,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为32.61%。本组材料提示,不完全性大肠型肠化生、异型胃腺囊及胃粘膜中度以上异型增生与胃癌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CDX-2)在肠上皮细胞正常发育分化和癌组织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CDX-2突变体及其异位表达可诱导胃黏膜肠化生和胃癌的发生。对于进展期胃癌患者,CDX-2与其他相关因子的联合检测对于判断其预后有着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肝肠钙黏蛋白(LI-cadherin)可能在CDX-2调节肠细胞分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3.
姚钢  余宪民 《现代医学》2004,32(2):99-102
目的 研究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胃上皮化生和幽门螺杆菌的关系。方法 收集门诊行上消化道胃镜检查确诊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70例,另选胃和十二指肠黏膜正常患者55例为对照组。用快速尿素酶法和幽门活组织检查半定量法检测幽门螺杆菌(Hp),苏木素一伊红染色和Schiff过碘酸染色半定量法检测十二指肠球部胃上皮化生。结果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十二指肠球部胃上皮化生检出率高;十二指肠球部胃上皮化生检出率和评分与胃幽门部Hp的检出率和评分无相关关系。结论 Hp不是十二指肠黏膜胃上皮化生的决定因素,也不是十二指肠黏膜胃上皮化生范围得以扩展的因素。十二指肠溃疡病本身的一些特点是十二指肠黏膜胃上皮化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Cdx2和PTEN在胃粘膜肠上皮化生及肠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Cdx2及PTEN在胃粘膜病变中的表达。方法:以正常胃粘膜作为对照,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Cdx2和PTEN在胃粘膜肠上皮化生和肠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Cdx2在正常胃粘膜中没有表达,在肠上皮化生和肠型胃癌组织中明显增高,在肠型胃癌组织中Cdx2和PTEN水平显著低于肠上皮化生,两者表达模式相似。在不同类型肠化生中,小肠型肠化生Cdx2水平明显高于结肠型肠化生,而PTEN没有显著差异。结论:Cdx2为肠上皮化生的特异性标志物,并与PTEN在肠型胃癌的多步骤多阶段过程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而PTEN可能对Cdx2的表达起到正相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微卫星不稳定性 (MSI)在胃癌及肠化组织中的发生规律及其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对 30例胃癌、4 0例肠上皮化生的石蜡标本分别提取病变及相应正常组织的DNA ,应用银染PCR SSCP技术检测 5个微卫星位点的不稳定性。结果 :胃癌组织MSI的发生率为2 3 3% ,胃窦癌MSI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贲门癌 (P =0 0 4 4 )。肠化组织MSI发生率 2 0 % ,MSI全部出现在中度以上肠化组织中 (P =0 0 13) ,且更多见于女性 (P =0 0 4 4 )。结论 :MSI是胃癌多步骤发生过程中的早期分子事件 ,在胃癌的发生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应用自显像技术对内镜活检胃肠化生和异型增生上皮进行~3H-TdR 标志,观察标记率及增殖带的变化。异型增生标记率(18.50~19.21)及大肠化生标记率(18.57)较高,与胃癌(19.32)相似,并且其增殖带向粘膜表面及深部移动。这种细胞动力学的变化可能是胃癌癌前病变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应用AB(pH1.0)KOH/PAS粘液组织化学和ABC法凝集素标记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90例胃粘膜标本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结肠不完全型肠上皮化生多见于肠型癌及其癌旁组织。在形态学和功能上,显示出一定程度的分化不成熟。两型肠化在弥漫型癌中无显著差异。5种凝集素受体含量和分布的差异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有关,凝集素肠化分型和组织学类型的关系与粘液组化染色基本相符。我们认为不完全型肠化与肠型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而完全型肠化可能与弥漫型胃癌有关。应用AB/KOH/PAS染色进行肠化分型和凝集素标记,对于癌前病变的检测和癌的早期诊断都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 is the most common disease of th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tract.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proton pump inhibitors medical treatment of GERD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laparoscopic antireflux surgery resulted in an increasing interest of surgeons in this disease. An interactive meeting was organized in order to develop an agreement between gastoenterologists and surgeons regarding therapeutic decisions and this is the main topic of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9.
10.
This case report presents a very rare and long-standing causeof infertility, osseous metaplasia of the endometrium, and describesits successful management by hysteroscopy. A woman with a historyof induced abortion 12 years ago, failed to conceive from thattime on. The infertility work-up was unrevealing except forthe presence of intracavitary calcification on ultrasonography.After diagnostic hysteroscopy, solid bony spicules coveringthe posterior wall of the endometrial cavity were removed bywire loop resectoscope. Histology established the diagnosisof osseous metaplasia of the endometrium. The patient conceivedin her second spontaneous cycle and has an ongoing pregnancyat the time of writing. Hysteroscopy was an effective meansof extracting this heterotopic tissue, thereby re-establishingfertility even after a long period of inferti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