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12篇
  免费   2707篇
  国内免费   1338篇
耳鼻咽喉   826篇
儿科学   995篇
妇产科学   487篇
基础医学   1826篇
口腔科学   463篇
临床医学   8909篇
内科学   4302篇
皮肤病学   768篇
神经病学   694篇
特种医学   2383篇
外国民族医学   80篇
外科学   3151篇
综合类   15829篇
预防医学   2724篇
眼科学   1864篇
药学   6337篇
  60篇
中国医学   4820篇
肿瘤学   5939篇
  2024年   306篇
  2023年   1250篇
  2022年   1085篇
  2021年   1310篇
  2020年   1261篇
  2019年   1220篇
  2018年   605篇
  2017年   1072篇
  2016年   1189篇
  2015年   1339篇
  2014年   2426篇
  2013年   2205篇
  2012年   3067篇
  2011年   3305篇
  2010年   3048篇
  2009年   3022篇
  2008年   4107篇
  2007年   3726篇
  2006年   3407篇
  2005年   3605篇
  2004年   2899篇
  2003年   2753篇
  2002年   2564篇
  2001年   2191篇
  2000年   1634篇
  1999年   1221篇
  1998年   1126篇
  1997年   1003篇
  1996年   988篇
  1995年   808篇
  1994年   585篇
  1993年   318篇
  1992年   419篇
  1991年   426篇
  1990年   296篇
  1989年   308篇
  1988年   114篇
  1987年   76篇
  1986年   62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皮肤是药物过敏反应时最常累及的器官,因临床表现多样,给诊断带来较大难度,及时正确的诊断对于治疗方法的选择以及预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常见药物过敏的皮肤表现做一简单总结。1常见药物过敏类型以及出疹时间常见的药物过敏类型以及出疹时间(表1)2临床特征2.1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和严重过敏反应荨麻疹呈风团样,累及真皮浅层,皮疹大小不一,全身均可出现,发作和缓解快,可伴或不伴血管性水肿。血管性水肿累及真皮深层,主要发生于面部(脸颊,眼睑,嘴唇或耳朵)、生殖器、颊黏膜、舌头、喉和咽部,可伴有疼痛和发热,可以没有瘙痒,一般需要几天才能缓解。  相似文献   
3.
肺肉瘤样癌(pulmonary sarcomatoid carcinoma,PSC)是一种罕见、低分化、进展迅速、具有高度侵袭性的、治疗手段有限、放化疗不敏感、恶性程度极高、预后极差的肿瘤。高表达PD-L1、高肿瘤突变负荷的患者可以从免疫治疗中获益。本文报道的PSC为高表达PD-L1、帕博丽珠单抗治疗后超进展性疾病(hyperprogressive disease,HPD)。  相似文献   
4.
夏璐  唐仕敏 《现代肿瘤医学》2019,(10):1750-1753
目的:比较康莱特注射液联合紫杉醇及紫杉醇单纯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胸腺瘤的不良反应和疗效。方法:2013年8月至2017年12月,经病理学和免疫组化确诊为恶性胸腺瘤并在我院肿瘤中心进行姑息性化疗的患者68例。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为观察组(37例);单纯化疗为对照组(31例)。28天为一周期,共化疗4周期。结果:两组患者均无人发生过敏反应。观察组可有效减轻患者化疗不良反应:恶性、呕吐、四肢麻木、关节肌肉酸痛和白细胞下降(P<0.05),可以有效减轻患者胸闷症状和全身疼痛(P<0.05),在肿瘤控制方面,康莱特联合化疗的疗效较单纯化疗稍好,但均未见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康莱特注射液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胸腺瘤,具有减轻患者疼痛、减轻化疗不良反应,从而提高患者化疗依从性的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8):65-67
目的 研究大剂量干扰素辅助治疗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效果,探讨治疗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80例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单纯手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大剂量干扰素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生存情况、疾病复发情况以及毒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生存期限及无复发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治疗组复发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毒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予以大剂量干扰素辅助疗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许澈  王剑锋  吴姜雪 《眼科》2020,(1):77-78
一例原发性脾恶性淋巴瘤患者术后突发视力障碍,眼底及OCT检查双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视盘水肿,腰椎穿刺显示颅内压增高,行脑室腹腔分流术颅高压解除后,CRVO及视盘水肿逐渐消失,但最终双眼视力丧失。双眼CRVO考虑与颅高压及淋巴瘤所致的血液流变学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577 nm激光光凝联合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81例81眼,根据患者最终选取的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43例43眼和对照组38例38眼,观察组给予577 nm激光光凝联合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对照组仅给予577 nm激光光凝,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和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fovea of macula thickness,CMT),分析观察组BCVA和CMT变化值与初始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随治疗时间延长,观察组和对照组BCVA、CMT相应改善(均为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BCVA分别为0.37±0.09、0.44±0.10和0.52±0.1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CMT分别为(351.03±41.43)μm、(270.32±40.03)μm和(220.01±32.91)μm,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BCVA变化值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病程、治疗前BCVA呈负相关(r=-0.422、-0.410,均为P<0.05);CMT变化值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病程、治疗前CMT呈负相关(r=-0.430、-0.415,均为P<0.05)。结论 577 nm激光光凝联合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效果较好,其效果与患者基线BCVA、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病程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利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深度增强(enhanced depth imaging spectral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EDI SD-OCT)观察糖尿病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患者脉络膜厚度(choroidal thickness,CT)的变化及结构特点,探讨DME病变程度与CT的关系。方法 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共123例204眼,其中69眼诊断为DME(DME组),135眼无黄斑水肿为对照组。DME眼依据OCT形态学特点进一步分为视网膜弥漫性增厚(diffuse retinal thickness,DRT)型(34眼)、黄斑囊样水肿(cystoid macular edema,CME)型(19眼)和浆液性视网膜脱离(serous retinal detachment,SRD)型(16眼),利用EDI-OCT分别测量黄斑中心凹下CT和以黄斑为中心上、下、鼻、颞500 μm、1000 μm、1500 μm、2000 μm处CT。结果 DME组黄斑中心凹下CT为(326.72±90.15)μm,对照组为(320.17±106.46)μm,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但黄斑中心凹下CT与视网膜厚度间具有明显正相关关系(r=0.270,P=0.025)。DME亚型CT分别为:DRT型(303.94±81.47)μm、CME型(304.42±73.98)μm和SRD型(401.63±88.80)μm,SRD型CT明显高于其他亚型(P<0.05),此外,SRD型的周边CT同样呈现均匀一致的增厚;鼻侧CT从500 μm至2000 μm呈距离敏感性降低(P<0.05),但SRD型鼻侧CT降低幅度明显变缓(P=0.195)。结论 SRD型黄斑水肿患者CT在中心凹下及周边部均显著增厚,CT与DME病变程度之间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青岛市2018年1例输入性恶性疟的死亡原因,为预防疟疾死亡病例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访谈接诊医生及患者家属,对患者病历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刘某,男,35岁,青岛市城阳区人,2018年3月19日到科特迪瓦务工,7月17日回国。25日患者到韩国办事,26日下午出现发冷、发热、出汗、头痛、浑身酸痛等症状,26—27日自服退烧药无好转,28日上午到韩国某医院就诊,未明确诊断,下午出现腹泻、呕吐症状,29日下午回国,14∶59到城阳区人民医院就诊,精神萎靡,经询问患者有非洲出国史可能患疟疾,16∶30将患者转诊至疟疾治疗定点医院,17∶50到达青岛市传染病医院时患者呈深昏迷状态,医生考虑患者病情危重且该院正在改建无ICU病房,建议转至有抢救条件的综合医院抢救。19:40患者转入海慈医疗集团ICU病房,21∶00被确诊为恶性疟,因病情危重,患者于30日14∶15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对于输入性疟疾,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尽早明确诊断,尽早使用抗疟药治疗,是避免出现死亡病例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