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李中娥 《中国药师》2012,15(6):788-791
目的:建立徵瘕消散丸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方中当归、川芎、丹参、延胡索、鸡血藤作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其中芍药苷和丹酚酸B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当归、川芎、丹参、延胡索、鸡血藤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芍药苷在5.98~59.84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8.43%,RSD为1.30%;丹酚酸B在12.16~121.6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8.28%,RSD为1.45%。结论:本法简便可行、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为控制徵瘕消散丸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和总结古代医著中妇科癥瘕方药的用药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华医典》收录的古代医著中治疗妇科癥瘕的方药信息,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采用软件集成的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处方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方剂108首,涉及中药188味;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有36味,频次均在8次以上;常用2味药组合47个,3味药组合14个;演化得到核心组合4个,新处方2个。结论:治疗妇科癥瘕的古代方剂中,以养血、活血、破血、温阳、理气、泻下药物频数较高,其核心处方为四物汤、桂枝茯苓丸加味。  相似文献   
3.
消癥瘕方治疗慢性盆腔炎18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消癥瘕方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18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甲硝唑片、青霉素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自拟消癥瘕方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56%,治疗组为95.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随访98例,复发率为37.76%,治疗组随访102例,复发率为13.7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消癥瘕方治疗慢性盆腔炎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无毒副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我院采用温肾健脾盆炎汤配合清开灵、丹参注射液行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阻塞致不孕病例68例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其治疗效果。方法对2007年9月-2008年10月在我院就诊,通过子宫输卵管造影证实为输卵管阻塞的患者,服用中药温肾健脾盆炎汤加减,配合以中药制剂清开灵、丹参注射液为介质行榆卵管通液术,连续治疗三个月经周期后结束。结果68例中有47倒治疗有效,再通率69%,术后随访并指导受孕,有38例怀孕,治疗后受孕率56%。结论温肾健脾盆炎汤配合中药制剂行榆卵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效果较好,在基层医院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5.
《诸病源候论》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论述病源证候学的专著,最早将癥瘕单独作为一类疾病设专候论述,系统全面论述了癥瘕的临床特征,并对癥与瘕进行了辨析。指出外邪侵袭、脏腑虚弱、饮食不节、经期产后调摄不慎为癥瘕形成的主要病因病机,倡导导引调摄之法以增强人体正气。癥瘕相当于现代胸腹部(如胃、肠、子宫)的良恶性肿瘤,巣元方重视脾胃的枢机功能,注意顾护正气,为现代肿瘤的中医诊治提供了宝贵经验,值得深入学习和探究。  相似文献   
6.
《诸病源候论》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论述病源证候学的专著,最早将癥瘕单独作为一类疾病设专候论述,系统全面论述了癥瘕的临床特征,并对癥与瘕进行了辨析。指出外邪侵袭、脏腑虚弱、饮食不节、经期产后调摄不慎为癥瘕形成的主要病因病机,倡导导引调摄之法以增强人体正气。癥瘕相当于现代胸腹部(如胃、肠、子宫)的良恶性肿瘤,巣元方重视脾胃的枢机功能,注意顾护正气,为现代肿瘤的中医诊治提供了宝贵经验,值得深入学习和探究。  相似文献   
7.
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子宫肌瘤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桂枝茯苓丸辨证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与血清性激素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及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性激素均明显降低,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较好,毒副作用小,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