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8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黄煌 《江苏中医药》2005,26(11):53-55
王孟英(1808~1890),名士雄,别字潜斋,梦影,又号半痴山人,浙江海宁人,居于杭州,世为医。孟英少孤贫,年十四,立志继承先人遗志,苦学十年,颇多心得。咸丰中,太平军攻杭州,王转徙上海,时疫疠大作,孟英疗治,全活甚众。所订《随息居霍乱论》,医者奉为圭臬。孟英在温病学说上贡献尤大  相似文献   
3.
温病名家王孟英对痰之为患见识颇深,认为病症之进退转归、按病之顺转逆变与此关系密切;论治主张贵在调理气机、疏理肺胃之气,且注重辨其虚实挟杂、标本缓急,权衡而治。  相似文献   
4.
温热性疾病阴液耗伤程度与病情轻重和预后良恶密切相关,故养阴法是温病治疗中的重要大法之一。温病四大家叶、薛、吴、王可谓运用护阴之法的典范,纵观四大家医案,养阴法的运用已经不仅局限在外感温病的治疗,在妇产科领域,也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叶天士、薛生白治疗妇产科疾病多以奇经理论为基础,以调补肝肾为法,重视养阴;吴鞠通提出知柏地黄丸之类,不可久服,防止苦寒伤胃,对现在的时医仍然有指导和启迪作用;而王孟英食疗养阴的方法,对现代妇科肿瘤放化疗后产生的不良反应有明显的效果,能够很好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正>明清时期,热病夹痰的病例屡见不鲜,温病学家也因此总结出了以清化热痰为主要治疗原则的痰饮病证治方法。而王孟英对温胆汤的变化运用,正是温病学家以清化热痰治疗痰饮病的具体例证,既秉承了清化热痰的原则,亦有所创新。现简要分析王氏运用温胆汤治疗痰饮证的特色,以期有益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湖南中医杂志》2021,(3):13-13
青龙白虎汤出自清代温病大家王孟英的《王氏医案》,由橄榄与莱菔(萝卜)组成,煮水代茶饮。橄榄色青,萝卜色白,故称为青龙白虎。王氏言其主要功效为"消经络留滞之痰,解膏粱鱼面之毒,杜春季喉恙",现常用于治疗咽喉炎,尤其是春季的扁桃体发炎、咽喉干痛、咳嗽不止、嗓干咽痒。  相似文献   
7.
去年春节,我在岳父魏治平处发现了魏长春公一份未发表手稿,如获至宝.看到那俊秀飘逸的行楷手书,仿佛又回到了27年前,看到了他老人家白须髯髯的慈祥面容,聆听那地道宁波腔的循循教诲.此手稿完成于上世纪50年代末,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物质资源非常匮乏,其中包括中药药材.长春公根据当时的医药现状,为求用药精当,不使浪费,或以价廉易得却有效之品而代贵重难得之药,遂引用温病大师王孟英先生的临床用药及诊断经验来告诫后人,至今读来,仍具现实意义,令人感慨.他认为:"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  相似文献   
8.
张志斌 《浙江中医杂志》2006,41(11):664-666
薛雪(生白)《湿热论》是清代温病学说的名著,也是薛雪存世不多的医学代表作。《清史稿》记载“世传《湿温篇》,为学者所宗”,但同时又留下了一个问题:“或曰非雪作”。该书是否为薛雪所作,现代学者亦见仁见智。一般认为“或曰”是指王盂英《温热经纬。薛生白湿热病篇》所言。王氏所疑是否确实?事涉温病学术来源的准确性,亟有必要追究其源。1王孟英关于《湿热病篇》的记载关于薛雪所撰《湿热论》,旧时最具有影响的记  相似文献   
9.
选择《王孟英医案》中对误用小柴胡汤,生化汤,白虎汤,四神丸四方的匡廖验案,进行评点,以启后学。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王孟英痰证论治的经验作了初步探析 ,从“痰”的成因与病机、痰证的治疗两大方面进行论述 ,指出他广泛应用涤痰法治疗各种疾病 ,具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