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柴胡皂甙d(SSd)抑制视网膜母细胞瘤(Rb)细胞生长并诱导其凋亡的作用及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应用~3H-胸腺嘧啶掺入分析法观察SSd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仪分析SSd对Y79细胞周期的影响,以DNA片段凝胶电泳分析细胞凋亡,用Westem blot分析p38的磷酸化。结果SSd可明显地抑制Y79细胞的生长,10μg/ml SSd处理9h时,~3H-胸腺嘧啶掺入率下降达55.15%,此条件下,SSd可诱导Y79细胞凋亡。在此过程中,p38被激活,即磷酸化。结论SSd可抑制Y79细胞生长并诱导其凋亡,其过程是由磷酸化的p38介导。  相似文献   
2.
柴苓汤及其有效成分对大鼠实验性肾炎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筛选柴苓汤治疗大鼠肾小球肾炎模型的有效成分。方法:采用注射单克隆抗体1-22-3造成大鼠肾小球肾炎模型,进行5次连续的实验筛选柴苓汤中的有效成分。每次实验选用28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7只。第1组用PBS作对照,第2、3、4组分别给予柴苓汤及其不同的成分,于造模前5天及造模后持续8天腹腔注射给药,共给药13天。造模后第8天处死全部大鼠,观察不同药物对大鼠蛋白尿、肾脏形态学改变以及血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柴苓汤组、小柴胡汤组、中药柴胡的不同组合及其成分——柴胡皂甙-d,可以抑制蛋白尿和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生以及细胞外基质的扩张。结论:柴苓汤和其有效成分对单克隆抗体1-22-3引起的大鼠肾小球肾炎模型有抑制作用,其有效单体成分为柴胡皂甙-d。  相似文献   
3.
<正>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 and chronic liver disease are both very harmful to human health almost all over the world,which lead to the fibrosis of the two organs ultimately.Currently,there are few satisfactory therapeutic methods in treating the two diseases.Some research works from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were done in the area recentl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kidney and liver fibrosis shared similar biological signals and events such as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 and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he same herbal medicine exhibited significantly improving effects on both liver fibrosis and kidney fibrosis by involving similar mechanism.This coincides with the theory of homogeny of Liver(Gan) and Kidney(Shen) of Chinese medicine.It would provides new clues in exploring the treatment of liver fibrosis and kidney fibrosis.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柴胡皂苷d对激素抵抗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调控作用。方法:将4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按激素治疗的反应性,分为激素敏感组22例和激素抵抗组18例,另选20例健康者作为正常组,分别收集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其中激素抵抗组部分细胞经柴胡皂苷d处理,比较各组PBMC细胞中GRβmRNA水平,转录因子AP-1、NF-κB活性和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含量。结果:激素抵抗组GRβmRNA表达亢进,AP1、NF-κB、IL-2升高,IL-10下降,与激素敏感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而柴胡皂苷d作用后,GRβmRNA表达下调,AP-1、NF-κB、IL-2下降,IL-10升高,与激素抵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素抵抗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存在GRβmRNA表达的亢进,且与转录因子AP-1、NF-κB和细胞因子IL-2水平正相关,与IL-10水平负相关。应用柴胡皂苷d可以调控激素抵抗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GRβmRNA的表达,并使异常的转录因子AP-1、NF-κB和细胞因子IL-2、IL-10水平恢复正常,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柴胡皂苷d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内的雌激素受体转录激活的调节作用,探讨柴胡皂苷d的药理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系HSC-T6,将雌激素受体的特异性报告基因ERE-tk-Luc用人工细胞膜介导细胞瞬时转染法转入HSC-T6细胞中,在不同药物浓度、不同时间作用点及加用雌激素受体抑制剂ICI182.780等条件下,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观察柴胡皂苷d及雌二醇对转染细胞荧光素酶(Luc)表达的影响。【结果】柴胡皂苷d浓度为0.01~5μmol/L、雌二醇浓度为0.01~1μmol/L时,荧光素酶活性呈剂量依赖性递增;柴胡皂苷d为5μmol/L,而雌二醇为1μmol/L时,荧光素酶活性最高;当雌二醇浓度到达5μmol/L时,效应减弱。且以5μmol/L柴胡皂苷D、1μmol/L雌二醇分别诱导细胞24 h时,荧光素酶表达活性最高。ICI182.780可明显抑制柴胡皂苷d、雌二醇对荧光素酶活性的诱导作用。【结论】柴胡皂苷d可促进HSC-T6细胞内雌激素受体转录激活。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柴胡皂甙-d(saikosaponin d, SSd)对鸡胚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乳痛宁巴布剂,考察药物体外释放和透皮行为。方法:以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为主要基质,以光泽性、持粘力、基质残留和反复揭贴性等为指标,考察其对巴布剂物理性状的影响;采用立式Franz扩散池进行体外释放及透皮研究,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柴胡皂苷d的含量。结果:巴布剂基质最佳处方为卡波姆∶聚丙烯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醇∶明胶∶甘油∶丙二醇=0.4∶0.6∶0.6∶1.0∶1.8∶30∶30;中药:基质=1∶4;柴胡皂苷d的累积透皮率为20%,体外释放率为49%。结论:乳痛宁巴布剂的持粘力、光泽性、赋型性均较好,制备工艺良好。药物透皮行为符合零级动力学过程,体外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柴胡皂苷-d(saikosaponin—d,SSd)对脂多糖(1ipopolysaccharides,LPS)作用后肾小球系膜细胞(mesangialcell,MC)增殖及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异常增生的影响,为肾小球硬化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培养、鉴定大鼠肾小球MC。利用MTT、LDH释放实验、流式细胞技术观察SSd对LPS刺激后MC增殖的作用,ELISA法检测细胞外基质Ⅳ型胶原(type1Vcollagen,ColⅣ)、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及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细胞素依赖性蛋白激酶4(cyclin—dependentkinase4,CDK4)、c—Jun、c—Fos。结果SSd对MC增殖有抑制作用,可使Go/G1期细胞增多,并诱导细胞凋亡;SSd可抑制MC分泌ColⅣ、FN、TGF-β1,并抑制了CDK4、c-Jun、C—Fos的表达。结论SSd对肾小球硬化(glomerulosclerosis,GS)的抑制作用是通过抑制CDK4、c—Jun、c-Fos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小鼠模型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芯片筛查,并观察柴胡皂苷D(SS-d)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AIH的发病机制及SS-d对该病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雌性SPF级C57BL/6小鼠40只[体质量(20±2)g],分为基因芯片组(n=8)和SS-d治疗组(n=32)。基因芯片组小鼠又分为正常对照组(n=4)和模型组(n=4),正常对照组常规饲养,模型组小鼠按15 mg/kg剂量给予尾静脉注射刀豆蛋白A(Con A),12 h后处死并提取肝组织,按Agilent芯片说明书进行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SS-d治疗组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常规饲养)、模型组(按15 mg/kg剂量给予尾静脉注射Con A)、SS-d低剂量组和SS-d高剂量组(分别按2.5 mg/kg和5.0 mg/kg剂量给予腹腔注射SS-d预处理,8 h后按15 mg/kg剂量给予尾静脉注射Con A)(每组8只)。12 h后收集各组小鼠静脉血,ELISA法检测血清ALT、AST。无菌条件下提取小鼠肝组织,部分多聚甲醛固定后切片,并进行HE染色;部分肝组织用于提取RNA,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部分差异表达基因(IFNγ、IL-4、IL-5、IL-13和IL-17)的mRNA水平变化。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法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基因芯片组小鼠共筛查差异表达基因11512个,其中上调5189个,下调6323个,显著富集于138条信号通路;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IFNγmRNA和IL-17 mRNA的表达升高(P值均<0.01),而IL-4 mRNA、IL-5 mRNA和IL-13 mRNA的表达下调(P值均<0.01),与芯片筛查结果一致。在SS-d治疗组中,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ALT、AST水平均升高(P值均<0.01);肝组织内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IFNγmRNA和IL-17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值均<0.05),而IL-4 mRNA、IL-5 mRNA和IL-13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值均<0.05)。与模型组比较,SS-d低剂量组和SS-d高剂量组小鼠血清ALT、AST水平均降低(P值均<0.05),肝组织内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减轻;IFNγmRNA和IL-17 mRNA的表达水平均降低(P值均<0.05),IL-4 mRNA、IL-5 mRNA和IL-13 mRNA的表达水平均升高(P值均<0.05),上述基因的含量变化差异在SS-d高剂量组与SS-d低剂量组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H的发生发展系大量基因异常表达的共同作用结果。其中IFNγ、IL-4、IL-5、IL-13、IL-17与AIH的发病密切相关,同时也是SS-d发挥免疫调节及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生物学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柴胡皂苷d在小鼠体内是否具有类雌激素样作用。方法:40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雌二醇组和大剂量(50mg/kg)、小剂量(5mg/kg)柴胡皂苷d组,每组8只。除假手术组外,各组小鼠行双侧卵巢切除术造模。卵巢切除术后第10天,予相应药物腹腔注射治疗2周,观察小鼠阴道涂片细胞角化情况和体质量变化;末次给药12h后眼眶取血,放射免疫法检测小鼠血清雌二醇水平;剥离子宫、肾上腺,称取质量,计算子宫和肾上腺指数。结果:大、小剂量柴胡皂苷d组上皮细胞角化率高于模型组(P〈0.05),低于雌二醇组(P〈0.05);大、小剂量柴胡皂苷d组血清雌二醇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小剂量柴胡皂苷d组低于雌二醇组(P〈0.05);大、小剂量柴胡皂苷d组子宫指数和肾上腺指数高于模型组(P〈0.05),低于雌二醇组(P〈0.05);大剂量柴胡皂苷d组和雌二醇组体质量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柴胡皂苷d在体内具有弱雌激素样作用,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植物雌激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