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4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8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82篇
内科学   59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41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218篇
  2篇
中国医学   354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艾灸对30例健康人甲皱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瑞林  赵宁侠  任秦有  张周良  李斌 《医学争鸣》2002,23(12):1112-1114
目的:探讨艾灸对健康人甲皱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学员及武警战士各30例,年龄20-22岁,应用江苏协达公司生产的XDM-1型微循环电脑检测仪及北京世帝科学仪器公司生产的LG-R-80血液粘度计,LG-B-190型红细胞变形/聚集测试仪。固定专人操作,分别于艾灸前及艾灸后,测试甲皱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艾灸八邪及三阴交穴后,甲皱微循环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变化,经统计学处理,红细胞聚集程度、血流速度、流态积分、管周积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各项指标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亦有明显变化,经统计学处理,全血低切相对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及血浆纤维蛋白原都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全血高切相对粘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各项指标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八邪及三阴交穴后可明显改善红细胞聚集程度,降低血液粘度,加快血流速度,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相似文献   
2.
①目的 观察盐酸丁咯地尔对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治疗作用。②方法 将 82例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4 2例 ,给予盐酸丁咯地尔 2 5 0mL静滴 ,每日 1次 ;对照组 4 0例 ,给予维脑路通0 .5g、胞二磷胆碱 0 .5 g静滴 ,每日 1次 ,均治疗 7d。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 ③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全血高切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 (VA)明显快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t=3.96 0 ,P <0 .0 1 ;t=2 .0 92 ,P <0 .0 5 )。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高切、低切和血浆黏度明显低于治疗前 ,差异有显著性 (t=2 .74 6~ 2 .95 1 ,P <0 .0 1 ) ;VA、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 (BA)和外周血管阻力指数 (PI)高于治疗前 ,差异有显著性 (t=2 .732~ 5 .1 0 4 ,P <0 .0 1 )。对照组治疗后血浆黏度、PI明显低于治疗前 ,VA高于治疗前 ,差异均有显著性 (t=2 .1 6 8~ 2 .732 ,P <0 .0 5 ) ;全血高切、低切黏度、BA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 (t=0 .346~ 2 .0 0 8,P >0 .0 5 )。④结论 盐酸丁咯地尔对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其疗效明显优于维脑路通加胞二磷胆碱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红背叶根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流变和微循环变化的影响,从"络病学说"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中医病机。方法制备猪血清致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红背叶根对该模型动物的全血黏度150/s切变率、30/s切变率、5/s切变率、1/s切变率、红细胞压积、舌下及耳廓的脉络变化的影响。结果红背叶根能显著降低肝纤维化大鼠的全血黏度150/s切变率、30/s切变率、5/s切变率、1/s切变率、红细胞压积、透明质酸酶(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IV)、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指数,改善纤维化大鼠舌下和耳廓脉络的循环状态。结论红背叶根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流变和微循环变化的改善,提示"活血通络"可能是其抗肝纤维的主要病机之一。  相似文献   
4.
降纤酶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预防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目的探讨降纤酶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作用.方法将起病在72 h内的203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降纤酶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降纤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降纤酶,治疗前后检测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同时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结果降纤酶组10例发生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常规治疗组24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降纤酶组发生的进展性脑卒中的进展的严重程度比常规治疗组轻(P<0.01);近期预后较常规治疗组好(P<0.05);降纤酶治疗能明显降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论降纤酶治疗能降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有利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采用自血光量子疗法治疗高粘滞血症30例,男21例,女9例。其中伴发冠心病者7例,高血压病6例,肺心病6例,脑血栓5例,糖尿病4例,脑出血,多发性肺囊肿、药物性皮疹、肺炎各1例,单纯高粘滞血症8例。另设健康对照组30例。经一疗程治疗,比较患病组治疗前后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红细胞压积均明显降低。本文结果表明自血光量子疗法对高粘滞血症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6.
蝎毒多肽提取物对肺癌荷瘤裸鼠血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蝎毒多肽提取物(PESV)对肺癌荷瘤裸鼠血流变学的影响。方法移植肺癌荷瘤裸鼠随机分为PESV组(皮下注射PESV)与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采用FASCO-300型全自动表观黏度快测仪对两组的全血黏度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ESV组血流变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尤其是全血低切表观黏度、全血高切表观黏度、Casson黏度、Casson屈服应力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PESV可降低荷瘤裸鼠血液黏度,对肺癌荷瘤裸鼠肿瘤转移能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低氧运动对血液流变性和红细胞形态的影响以及补充电解质饮料的干预效果。方法:受试者为8名健康成年男性,均进行两次实验。第1次为急性低氧运动加补充电解质饮料(运动前和运动中)实验,第2次为急性低氧运动不补充任何液体实验,两次实验间隔1周。受试者以70%最大摄氧量(VO2max)强度在低氧环境(O2浓度为15.5%,环境温度为20℃,湿度为55%)下进行1小时的功率自行车运动。分别测定受试者运动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观察其红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不补液情况下,受试者运动后的血液粘度、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刚性指数显著增加(P<0.01)。红细胞形态由双凹圆盘形变为一面凸、一面凹的草帽形。运动前和运动中补充电解质饮料,受试者运动后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运动前相比变化均不显著(P>0.05),且运动后红细胞形态未见明显变化。结论:运动前和运动中补充电解质饮料可缓解急性低氧运动对机体血液流变性产生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麻醉开胸纯氧呼吸状态下的犬急性心肌梗塞(AMI)模型上,观察以右旋糖酐40在不同时间(AMI前1h、24h和AMI后30min)行等容血液稀释对犬AMI6h内左室功能(±dp/dtmax、LVSP)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AMI后30min行血液稀释可使+dp/dt-max明显升高(P<0.05);而AMI前1h、24h行血液稀释不仅使AMI后+dp/dt-max明显升高,LVSP与-dp/dtmax也明显升高(P<0.05)。提示:①不同时间行等容血液稀释对犬AMI后左室收缩功能均有改善作用;②提前稀释血液不仅改善左室收缩功能,也能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从血液流变学角度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围术期的管理。方法 择期行TURP手术32例,于术前、术中、术毕和术后4h,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 低切粘度、血浆粘度、低切还原粘度、中切还原粘度在术毕和术后4h时比术前显著升高;术中、术毕、术后4h与术前比较,红细胞刚性指数增高,变形指数下降。结论 TURP围术期应注意降低血液粘度、保护红细胞。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胆囊切除高龄患者血液流变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高龄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进一步认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特点。方法 :对 4 0名腹腔胆囊切除术高龄患者气腹前、气腹中、气腹后和术后第一天的全血粘度 (ηb)、血浆粘度 (ηP)、红细胞聚集指数 (EAI)、血沉方程K值 (ESRK)、血球压积 (HCT)和纤维蛋白原 (Fib)进行了检测比较和分析。结果 :高龄患者气腹后患者血液流变性和检测指标有明显的变化 ,气腹消除后未明显缓解 (P <0 .0 5 )。术后第一天 ,变化的指标恢复到气腹前水平 (P >0 .0 5 )。结论 :在一定控制范围内的气腹对腹腔镜胆囊切除高龄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方面虽未引起明显的变化 ,但对血液流变性产生了影响 ,这种影响在气腹消除后仍可持续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