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37篇
  免费   438篇
  国内免费   216篇
耳鼻咽喉   208篇
儿科学   275篇
妇产科学   56篇
基础医学   177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2337篇
内科学   5294篇
皮肤病学   29篇
神经病学   138篇
特种医学   37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篇
外科学   280篇
综合类   4842篇
预防医学   753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2170篇
  17篇
中国医学   864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80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205篇
  2020年   208篇
  2019年   201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93篇
  2016年   226篇
  2015年   268篇
  2014年   650篇
  2013年   639篇
  2012年   908篇
  2011年   985篇
  2010年   834篇
  2009年   932篇
  2008年   1107篇
  2007年   1133篇
  2006年   1124篇
  2005年   1198篇
  2004年   852篇
  2003年   815篇
  2002年   679篇
  2001年   680篇
  2000年   482篇
  1999年   429篇
  1998年   370篇
  1997年   426篇
  1996年   393篇
  1995年   335篇
  1994年   306篇
  1993年   219篇
  1992年   163篇
  1991年   114篇
  1990年   99篇
  1989年   121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有房颤的张奶奶长期口服阿司匹林,可还是发生了两次脑梗死。她心中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服用了阿司匹林,还发生两次脑梗死?”其实,这个问题在后来患者就诊检查过程中得到了解答。在就诊检查中发现她是一个“阵发性房颤”患者。如果大家稍有常识都知道房颤,无论是阵发性房颤,还是持续性、永久性房颤,最大的危害就是发生脑卒中,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脑梗死。  相似文献   
2.
<正>心房纤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心房呈无序激动和无效收缩的房性节律,发病率高,目前我国已有房颤患者800~1 000万[1],心房纤颤可以引起严重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和动脉栓塞,导致患者残疾或病死率增加。目前心房纤颤的治疗包括药物复律、控制心室率及抗凝治疗。近年来,开展的射频消融治疗取得了一定进展,疗效逐渐提高,已成为房颤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冷冻球囊消融术成为治疗心房纤颤的新技术,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在临床上也得到了证实,成功率更高,是一种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窄QRS波心动过速的形成机制,以及体表心电图对形成机制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上海交通大学远程心电诊断中心所有数字化心电图数据入选统计。结果①窄QRS波心动过速,共计心电图记录1184人次,采自于941例病例,最终713例入选统计。②按有无窦性或其他室上性异位心律心电图对照,将病例分为"有对照组"(316例)和"无对照组"(397例)。有对照组,58.5%被判断有P波,无对照组,44.8%被判断疑似有P波,有对照组更易判断有无P波(P<0.001)。③有对照组和无对照组,在有P波者中,RP间期相似文献   
4.
5.
摘 要目的:分析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 方法:选取 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在石门县人民 医院进行心电图检查的 48 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回顾性分析其心电图检查结果,总结室性心动过速在心电图结果中的特点。 结果:对参与本研究的室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心电图检查常为束支传导阻滞图样, 且常以右束支样图形比较多见。 结论:右心室前壁、右心室流入道、右心室流出道室速等是导致室性心动过速的主要因素。 因此,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接受临床心电图检查,可以发现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中包括较多的类型,且患者存在的束支传 导阻滞检查图形也由于起源不同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7.
8.
党群  邹黎 《西南国防医药》2006,16(4):461-461
病例男性,80岁。因胸闷、气促3月,加重3 d就诊。自述有冠心病、高血压史30余年。查体:神志清,心浊音界无扩大,各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律不齐。R 24次/min,BP 178/88 mmHg,心脏彩超检查:室室顺应性降低,二尖瓣、主动脉瓣轻度返流,主动脉瓣退行性变。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72次/分,P-R间期0.16秒,窦性下传之QRS波群形态正常。多数导联可见提前出现的QRS波群,配对间歇恒定,其波群时而呈右束支型,时而呈左束支型,在V1、V5导联与窦性交替出现。V1导联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呈qR或Qr型,q或Q时限0.03~0.06秒,电压0.2~0.6 mv。心电图诊断…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45岁,因肺动脉瓣狭窄而行胸外科肺动脉瓣狭窄切开术,因反复发作室性心动过速行射频消融术,采用隐匿拖带起搏标测成功完成射频消融,术后随访无复发。  相似文献   
10.
例1患者女性,36岁。临床诊断:肾病综合症。心电图(图1)为Ⅰ、Ⅲ及V1导联非同步记录,窦性P波在V1导联较为清晰,频率70~100次/分,与QRS波完全无关。QRS波宽大畸形,R-R间距极不规则,变动在0.28~0.79s之间,长、短异位R-R之间无明确的倍数关系,提示异位搏动传出时伴有不规则的传出阻滞。Ⅲ导联R12为心室夺获。异位搏动的QRS波表现为左后分支伴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型,提示该种异位搏动起源于左前分支。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不齐;左前分支型室性心动过速(VT)伴不规则传出阻滞;不完全性房室脱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