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38篇
  免费   769篇
  国内免费   803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538篇
妇产科学   70篇
基础医学   743篇
口腔科学   34篇
临床医学   4588篇
内科学   1370篇
皮肤病学   82篇
神经病学   169篇
特种医学   573篇
外国民族医学   44篇
外科学   613篇
综合类   3676篇
预防医学   889篇
眼科学   54篇
药学   1188篇
  12篇
中国医学   629篇
肿瘤学   1125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322篇
  2022年   255篇
  2021年   272篇
  2020年   184篇
  2019年   223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167篇
  2016年   222篇
  2015年   287篇
  2014年   503篇
  2013年   627篇
  2012年   733篇
  2011年   967篇
  2010年   899篇
  2009年   900篇
  2008年   1131篇
  2007年   1165篇
  2006年   1097篇
  2005年   1046篇
  2004年   833篇
  2003年   791篇
  2002年   639篇
  2001年   547篇
  2000年   438篇
  1999年   349篇
  1998年   275篇
  1997年   257篇
  1996年   250篇
  1995年   177篇
  1994年   142篇
  1993年   101篇
  1992年   103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郑州地区孕妇铁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2021年4—8月在郑州市某三家医院建立健康档案并进行孕期体检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及铁营养状况检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孕妇铁营养状态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孕妇铁缺乏状况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3 258例孕妇参与本次研究,其中妊娠早期989例,占30.36%,妊娠中期1 125例,占34.53%,妊娠晚期1 144例,占35.11%。在3 258名孕妇中,共有773例为铁缺乏,铁缺乏的检出率为23.7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OR=2.726)、处于妊娠的中期或晚期(OR=3.037,3.438)、月经初潮年龄<13岁(OR=2.432)、经产妇(OR=3.493)、流产次数≥3次(OR=2.648)、孕前月经量≥100 mL/次(OR=2.420)、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上(OR=0.517,0.459)、居住在农村(OR=3.684)、家庭月收入>3 000元及以上(OR=0.601,0.542)、居住房屋装修时间<1年(OR=6.449)、罹患消化系统疾病(OR=4.716)、有营养补齐剂摄入(OR=0.355)是孕妇铁缺乏的影响因素。结论 郑州市孕妇铁缺乏检出率较高,需要尽早给予针对性的干预。部分因素被确定为该地区孕妇人群发生铁元素缺乏的影响因素,可选择性的对其中危险因素给予干预。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T淋巴瘤患者在自体造血干细胞治疗中的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T淋巴瘤患者50例,患者临床治疗中给予针对性的隔离及干细胞移植护理措施。结果统计结果显示,患者在治疗后未出现严重污染,中粒细胞恢复正常值时间为(9.8±2.3)d,血小板恢复正常值时间为(11.2±1.6)d,无移植治疗及相关死亡病例。结论在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移植前的干预、移植后并发症的预防)可显著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减少临床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高CD34+采集的动员方案后序贯二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例经过多疗程一线、二线、新药、免疫等均难治的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予以IA+C方案化疗+G-CSF动员干细胞后采集出超高水平CD34+细胞,之后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后获得完全缓解,再予序贯第二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进行巩固治疗。结果:总计输注单个核细胞数13.67×108/kg,CD34+细胞48.68×106/kg,第一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第7天造血功能恢复,复查全身PET-CT提示获得完全缓解,第二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第8天造血功能恢复,两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并发症均在可控范围内。结论:超高CD34+细胞采集的IA+C方案化疗+G-CSF动员可以让患者有机会进行多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临床动员的创新方案。对于难治性霍奇金淋巴瘤,序贯二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达到更深层次缓解,且安全性较高,延长患者无疾病生存期及总生存期,为难治性霍奇金淋巴瘤治疗提供更多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新世界》2006,(5):33-33
别名:米苋、赤苋、彩苋、青香苋等。苋莱我国自古有之。按其颜色分红苋、绿苋和红绿杂色三种。苋莱富含多种营养素,富含易被人体吸收的钙质,对牙齿和骨骼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并能维持正常的心肌活动。它含有丰富的铁,可促进造血功能。苋莱还是减肥的主角,常食可以减肥轻身,促进排毒,防止便秘。绿苋莱所含铁质稍逊于菠菜,红苋莱含的铁质则超过菠菜1倍以上。一天吃100克苋莱,就可以满足人体对维生素A的需要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后造血干细胞动员的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对55例择期行OPCAB、近期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于术前30m in、术后6、12、24、48、72和120h采外周静脉血4m l,CD 34和CD 45双抗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造血干细胞计数,同时检测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T的变化。结果冠心病患者术前造血干细胞计数占外周血有核细胞数计数的0.13%±0.12%,OPCAB后明显升高,24h达到峰值(0.34%±0.20%),术后120h回到术前基线水平;吸烟、高血脂、糖尿病对造血干细胞动员无明显影响,但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明显低于无高血压病患者;术后24h造血干细胞动员与肌酸激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肌钙蛋白T呈正相关(r=0.692,P=0.000;r=0.558,P=0.000;r=0.447,P=0.000;r=0.401,P=0.004)。结论OPCAB术后造血干细胞快速、短暂动员,心肌损伤程度、冠心病危险因素参与了造血干细胞动员的调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小板第4因子(platelet factor 4,PF4)对5.0 Gy γ射线全身照射小鼠的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的保护作用,进一步探讨PF4对造血的辐射防护机制.方法3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①放射组,②PF4保护组,③对照组.小鼠照射前分别于26和20 h腹腔内注射PF4,每次剂量50 μg/kg.于照射后3 d取骨髓细胞体外培养,分别计数培养后3、7和14 d的骨髓基质细胞集落(CFU-F);在培养后10 d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3组中,照射组3 d的CFU-F数量与PF4保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和14 d的CFU-F数量PF4保护组较照射组明显增加.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3组中照射组G0+G1期细胞明显高于其余两组,S,G2+M期细胞明显低于其余两组.结论PF4对照射小鼠的骨髓基质细胞有保护作用,促进造血重建.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器官移植接受者外周造血干细胞数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SE-9000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分别检测了24例急性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接受者、39例器官移植非排斥反应接受者及40例正常人外周血中造血干细胞的数量.结果:急性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接受者外周血中造血干细胞的数量为(1.252±0.162)×109/L,检出率为100%;器官移植非排斥反应接受者为(0.012±0.011)×109/L,检出率为7.69%;正常人为未检出.与正常人及器官移植非排斥反应接受者相比较,急性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接受者外周血中造血干细胞的数量明显增高(P<0.01).结论:检测外周血中造血干细…  相似文献   
9.
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W H O分类是浓缩了当今许多前沿学科最新信息的分类方法。这一分类法的特点之一是与疾病的临床行为、细胞生物行为、分子病理、患者预后和治疗效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特点之二是既能为实验室医生所识别而作出较明确的诊断,又能为临床医生方便使用;特点之三是随着学科的新发现可以进行补充和延伸。1分类框架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WHO分类,由1995年美国血液病理学学会和欧洲血液病理学家协会的多学科专家共同参与,在原来修订的欧洲-美国淋巴组织肿瘤分类(R E A L)的基础上分别制定了髓系肿瘤、淋巴组织肿瘤、肥大细胞增生症…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与胆囊炎是人们熟悉的两个系统疾病,前者属于内分泌的病症,后者为消化道的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的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发生了改变,体力劳动强度下降、活动减少、多脂和高热量类食物的增多,不仅糖尿病和胆囊炎的发生率有所增加,而且,近年来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