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中国古代载入史册的女医甚少,而明代儒医世家出生的女医谈允贤却脱颖而出,为当时江南社会广泛认可,在女性医学史上独占鳌头。她秉承家训,从小"昼夜不辍"攻读各种医学典籍。谈允贤行医之后,"乡党女流得疾者,以必延致为喜,晚恐其沦胥而泯",生平治人不可以数计。留下了《女医杂言》一书传于后世,其书是较早成书的医案专著之一,共收载了31例病案,就诊者均为女性。此书是一部女医生诊治女性病人内、外、妇、儿诸科病患的医案选集。我们可以在谈允贤的医案里,了解她的临证特色、诊疗的敬业精神,窥探到明代中期妇女生存和生活的一些现实。  相似文献   
2.
邵丹 《中国性科学》2017,(2):156-160
2015年中国女医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后,中医借此大善,于今岁再祭前明女医谈允贤氏。岁首电视剧《女医·明妃传》热映,故事情节虽跌宕,然非历史真实之谈允贤也。1999年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所郑金生撰文《明代女医谈允贤及其医案女医杂言》,第一次向世间介绍了这位著名的明朝女医生。此前该人医事且并不为人知,究为何?《女医杂言》在前明出版两次,今仅以后版(万历年版)存世,经初考似曾另著别"医案"(或医著)存世,而今仍无善本见存,内中缘由深矣。今经较详细考证有关史料,发现女医谈允贤或其家族成员,似于500年前曾卷进一桩被《明史》记为"壬寅宫变"的冤案当中。至于这宗晚明时期的杀医要案,久不查者甚矣,今当昭雪于世界,以彰显为医者之正气!  相似文献   
3.
《亚太传统医药》2006,(12):33-33
明代女医谈允贤,江苏无锡人,其祖父曾任南京刑部郎中,是当地的名医,祖母也对医药十分精通。谈允贤从小就受到家庭的良好教育,在祖父母的指导下学习医药知识。婚后不久,她得了气血失调之病,她不仅没有放弃学医,反而把自己的疾病作为研习对象,自己开方配药,终于治好了病。不久,她祖母卧床不起,临终前将全部秘方和制药工具传授给她。  相似文献   
4.
明代女医谈允贤上承丹溪东垣,仿效先贤从气血出发论治脾胃病。其临证常内外治疗相结合,先以灸法温脾开郁,配合用药以加强健运中焦、调理气机之功。谈允贤治疗其他内科杂病时善究疾病根源,认为杂病多由情志与脾胃虚弱所致,故治疗当以脾胃为根基,并时刻顾护脾胃。  相似文献   
5.
谈允贤为明代著名女医,擅长灸法,推崇朱丹溪,受“阳有余阴不足论”“相火论”“六郁致病论”等理论影响,重视调理气血、行气解郁、滋阴降火、健脾补肾等治法,且重视情志因素在女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对于脾肾皆虚、气血双亏、湿盛火衰之不孕,外用灸法,内服何首乌丸(朱丹溪方)补益肝肾,填精生血。对于劳怒伤情、情志过极、伤气耗血、精气不足、难以固养胎元所致不孕症合并复发性流产,先以四制香附丸开郁清热,散去郁结,气调则血调;再以调经益气汤加味补气养血,使经调而胎元易成;顺利受胎后予以清热健脾安胎的散剂防止胎热胎堕,不仅治疗不孕,还使患者顺利生产。  相似文献   
6.
谈允贤被尊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女名医之一,其代表作为《女医杂言》,其中她对于不寐病的治疗尤具特色,采用了独特的分时论治法,笔者通过阅读《女医杂言》中医案,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不寐"一案,分析其论治特色,学术观点以及当代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女医杂言》记载了明代著名女医谈允贤临证医案三十一则,患者均为女性。该书描述了明代女性的生产生活条件,更反映了一代女医谈允贤临证辨治特色和学术思想。谈氏仁心仁术,活人无数。其临证辨治注重追溯病人发病之缘由,重视脾胃,擅长多方联用,妙用灸法,遣方用药亦不拘一格,丸散膏丹兼施,内外妇儿兼治,临证屡获奇效。  相似文献   
8.
明代女医谈允贤及其医案《女医杂言》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我国明代女医家谈允贤秉承家学,从十来岁时即“昼夜不辍”地攻读各种医学典籍。谈氏行医之后,“相知女流眷属,不屑以男治者,络绎而来,往往获奇效。”生平治人不可以数计。谈氏作为历史上少有的女医家,留下了《女医杂言》一书传于世。其书是较早成书的医案专著之一,共收载了31例病案,其中涉及习惯性流产、经病、产后诸疾、腹中结块请证。并记载了谈氏对灸法十分娴熟的运用。是书虽载病例不多,但从临床治疗角度看,都是十分成功的案例,有许多的治疗经验值得后世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