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29篇
预防医学   45篇
药学   168篇
中国医学   27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越南薄荷通常种植于河内市Lang区以及郊区。水蒸汽蒸馏提取得到的精油,其主要成分为:香芹酮carvone 31.0%、柠檬烯limonene 29.5%、反式香芹醋酸盐trans-carvyl acetate 20.4%  相似文献   
2.
桑菊饮为吴瑭所创,首见于<温病条辨>,其组成为"桑叶二钱五分,菊花一钱,连翘一钱五分,薄荷八分,生甘草八分,苇根二钱,杏仁二钱,苦桔梗二钱,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注:1钱≈3g,1分≈0.3g),用其治疗风温轻证.风温致病多由口鼻而入,肺主皮毛,鼻通于肺,风温病多从肺卫起病.风热是风温病的致病因素,风热易化燥伤阴.吴瑭日:"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故治风温轻证当疏风透表,宣肺止咳.桑菊饮用轻量辛凉之品疏风透表,宣肺止咳,体现了"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3.
4.
周跃华 《医学教育探索》2007,(11):I0006-I0008
挥发油是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类具有挥发性、可随水蒸气蒸馏出来的油状液体的总称。挥发油在植物界分布很广,尤其在菊科、芸香科、伞形科、姜科等科属中较为常见。在常用的中药材中,解表药、行气活血药、芳香化湿药等大都含有挥发油。临床上除应用含挥发油的中药饮片入药外,还直接使用从药材中提取的挥发油,如薄荷素油用于驱风,丁香罗勒油用于龋齿、广藿香油用于发表解暑和开胃止呕、肉桂油用于驱风健胃、牡荆油用于慢性支气管炎等。一般情况下,挥发油所含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可由十几种到100多种成分组成。挥发油中的成分按结构可分为含氮含硫…  相似文献   
5.
β-环糊精(β-CD)能与药物形成稳定的包合物。通过对薄荷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发现,β-CD对薄荷具有一定的包合作用,且随温度的升高,包合物中薄荷的释放率增加。因此,在服用药品时,随口腔温湿度的变化而释放清凉的薄荷香味。实验表明,薄荷β-环糊精包合物具有一定的抗光解法、热稳定性和湿稳定性,其稳定性明显优于单纯薄荷。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利用 TL C和 HPL C对解热抗炎 号口服液中有效成分大黄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用 TL C法对成分大黄素和薄荷进行定性分析 ,以 HPL C法在 ODS- C1 8柱上以甲醇 - 0 .1%高氯酸 (2 0∶ 80 )为流动相测定其含量。结果 :大黄素回收率为 96 .89% (RSD =0 .96 % ) ,检测范围为 0 .0 5~ 0 .8μg/ m L ,r=0 .9995 ,可以作为该制剂的质控方法。结论 :所用定性、定量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重现行好。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草药及其制剂的广泛应用,其引起的不良反应报道逐渐增多,本文对具有潜在肝毒性的中草药产生肝损害的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清热化滞颗粒治疗小儿积滞兼风热证的疗效。方法 将患儿5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清热化滞颗粒,对照组口服健儿清解液。结果 两组均有满意疗效,末见明显不良反应;但疗效对比以治疗组为优,且治疗组能更有效地改善症状及体征。结论 清热化滞颗粒治疗小儿积滞兼风热证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0.
中药挥发性成分的透皮促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琰  徐惠南 《上海医药》2004,25(3):106-108
透皮治疗系统(transdermal therapeutic system,TTS)或称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drugdelivery system)是指在皮肤表面给药后药物以一定速率通过皮肤经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体循环而产生药效的一类制剂,具有可避免首过效应、减少给药次数和避免口服给药引起血药浓度“峰谷”现象等优点,因此已成为国内外药物制剂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