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50篇
中国医学   5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学教育探索》2002,(3):134-135
美国医生 Kline 等去年用薄荷油肠溶包衣胶囊(Colpermin~(TM),含薄荷油0.1 mL,约187 mg;瑞士 Tillotts Pharma 制造)对42名8~17岁的过敏性肠综合征(IBS)患儿进行了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疗程2周。体重45 kg 以上者每次2粒,每日3次;体重30~45 kg 者每次1粒,每日3次。治疗结果用胃肠道症状等级量表(GSRS,有15  相似文献   
2.
2004年下半年,薄荷油市场行情止跌回升,价格由(千克价,下同)70元逐渐上升到112元。很多人都认为有可能突破120元大关。但实际情况事如愿违,却在达到112元之后,发生逆转,出现回跌现象,最终在90元的价位上稳定下来。2005年6月,薄荷油临近产新行情又起,有90元起步升至116元,眼看要达到120元大关,但行情却再次逆转,回跌至106元之后转稳。2005年末,薄荷油行情再度涨起,在短短的1个月内由106元升至120元,人们普遍认为这次涨价其行情有可能突破120元,直达150元。但市场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刚突破120元不久,随着春节的到来而结束,行情又跌了下来。这不禁让人感叹:120元,成了薄荷油行情难过的一道坎1120元,成了囤积者预期的防线;120元,也将经营者心理的信心击破。  相似文献   
3.
薄荷油是从辣薄荷Mentha piperita L.叶中提取的挥发油。作者对薄荷油的体外抗HSV-1和HSV-2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慢性肥厚性鼻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 ,自 2 0 0 2年以来我们使用微波治疗仪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 6 0例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将治疗情况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6 0例中 ,男 30例 ,女 30例 ,年龄 15~ 6 5岁 ,平均年龄 35岁 ;病程 6个月~ 10年。全部患者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鼻塞、流鼻涕、头痛等症状。鼻腔内见粘脓性分泌物 ,用 1%麻黄素收敛后 ,肿胀的鼻甲无明显缩小。1.2 治疗方法 采用HBS -A型多功能微波手术治疗仪 (华贝电子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微波输出功率 4 0~ 4 5W ,时限 2~ 5s ,脚踏开关控制。患者取坐…  相似文献   
5.
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β-环糊精包合薄荷油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挥发油包合率为指标。结果:优选出最佳包合工艺为:薄荷油:β-环糊精=1:8,包合温度45℃,包合时间1.5h,薄荷油无需稀释,挥发油包合率为86.O%。结论:该法适合大生产。  相似文献   
6.
小儿鼻中隔黎氏区粘膜糜烂合并鼻出血是临床常见病。本病的治疗方法颇多,但操作中常不易被小儿接受。笔者1999年8月~2002年12月局部应用血竭粉配薄荷油纱条治疗小儿鼻中隔黎氏区粘膜糜烂合并鼻出血92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杨凯艳 《健康》2013,(5):41
咀嚼片是指在口腔中咀嚼或吮服使药片溶化后吞服的片剂,常加入蔗糖、薄荷油等甜味剂及食用香料调剂口味。吃咀嚼片的过程,就像在吃不同口味的糖果,吃起来有甘甜、凉爽的感觉。药片被嚼碎后表面积增大,可促进药物在体内的溶解和吸收。即使在缺水状态下也可以保证按时服药,尤其适合老人、小孩、脑卒中患者、吞服困难者及胃肠功能差的患者。咀嚼片经口腔黏膜吸收,可以减少药物给胃肠道造成的负担,服用方便。咀嚼片常见的有维生素类、解  相似文献   
8.
杨焱  陈燕  张红杰 《胃肠病学》2012,17(8):503-505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常见的肠道功能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由于常规医学疗法对IBS的疗效欠佳,补充和替代医学(CAM)在IBS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益生菌、薄荷油以及一些身心治疗如催眠疗法、认知行为治疗等对IBS的疗效已得到较普遍认可。本文就CAM在IBS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研究薄荷油致大鼠肝毒性的时效、量效关系。方法(1)将大鼠按不同时间点(0、24、48和72h)分组,口服给予薄荷油2.4ml/kg,给药后检查血清ALT、AST、TB和ALP等肝功能指标。(2)将大鼠按不同剂量分组,分别口服给予薄荷油1.4、2.4ml/kg;同时设2.0ml/kg四氯化碳对照组。给药后,检查血清ALT、AST、TB和ALP等肝功能指标,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形态及肝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1)与正常组相比,薄荷油组大鼠血清ALT等肝功能数值升高,于给药后24~48h达到高峰。(2)随着剂量增大,薄荷油组大鼠ALT等肝功能指标随之升高(P<0.01)。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薄荷油组肝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肝细胞水肿和脂肪变性,其中高剂量组甚至出现片状坏死、小叶结构不清;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肝细胞胞浆内可出现大量脂滴、线粒体肿胀、内质网扩张、核糖体脱失、甚至肝细胞核溶解等超微结构变化,与四氯化碳组肝病变相似。结论大鼠一次性口服大剂量薄荷油可造成急性肝脏毒性,并呈现毒性时效、量效关系;肝细胞损伤可出现脂肪变性、坏死等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