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78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27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触摸穴位辅助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使用退黄、抗感染及护肝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触摸手部穴位辅助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后ALT、TBIL、白蛋白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触摸穴位与常规疗法结合能明显提高婴儿肝炎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改善患儿肝功能.  相似文献   
2.
彭久燕  苏军 《辽宁中医杂志》2003,30(11):942-942
痤疮 ,俗称粉刺 ,也叫青春痘 ,好发于青年男女的面部及胸背部 ,笔者治疗 6 0例本病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肺胃蕴热型 症见颜面部散在与毛囊一致的红色丘疹 ,红肿热痛 ,针头或芝麻大小 ,伴口渴、舌红、苔薄黄、脉数。治宜清泄肺胃蕴热。药用 :生栀子、菊花各 10g ,黄芩 15 g ,枇杷叶 10 g ,桑白皮 15 g ,甘草、车前子各 10g ,生石膏 (先煎 ) 2 0 g ,知母 15 g ,水煎服。肝经湿热型 症见颜面痤疮 ,大小不一 ,小如粟米 ,大如绿豆 ,以脓疱为主 ,红肿灼痛 ,伴急躁易怒 ,口苦胁痛 ,便秘、尿赤 ,恼怒时或女患经前期 ,诸证明显加重 ,舌红 ,苔黄…  相似文献   
3.
古方新用3则     
宋玉田 《陕西中医》2005,26(7):714-714
<正>1龙胆泻肝汤治疗足心夜热雷某,女,33岁。2000年4月18日初诊,患者近半年来每逢夜半双足心灼热难耐,即使寒冬之时也必欲伸出被外,床边墙上一青石,双足踏之则冰凉适意。白昼则安如常人。曾多处就医,均按阴虚火旺施治而无  相似文献   
4.
化脓性中耳炎中医称耳内流脓,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分急性和慢性两种,发病原因诸多,其中以肝经湿热引起者较为多见。急性者好发于麻疹、猩红热、感冒之后的幼儿,大人也可发生,慢性者往往由急性转变而来。急性中耳炎的症状为:耳内流脓,常伴有发热、怕冷、头痛、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幼儿因不会诉说,常哭闹,烦躁不安,常用手抓耳或摇头表示,检查耳内有脓液流出。  相似文献   
5.
汪胤 《江西中医药》2004,35(4):51-52
腰椎骨质增生是腰椎退行性变的一种病症,以反复腰痛为主症,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病症,本人从《内经》及《针灸甲乙经》中受到启示,从肝经取穴治疗腰椎骨质增生,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客观检测家兔“肝、胆经”体表经脉循行线。方法 :应用皮肤导电量测定及声测经络技术 ,将导电量较大、声波波幅值较高点相互印证 ,确定为经穴点及经脉线非穴点。结果 :家兔体表具有低电阻、高导声状态点的连线。结论 :家兔有类似人体“肝、胆经”体表经脉循行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清利湿热、解毒止痛中药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选择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9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1例,对照组45例。两组病人均服用阿昔洛韦片、甲钴胺片,外用酞丁安乳膏,治疗组加用清利湿热、解毒止痛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病例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清利湿热、解毒止痛中药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疗效肯定,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辨证分型分期内外联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对40例门诊辨证分型分期内外联合治疗。汤剂内服,水煎300m L,150m L/次,早晚饭后30min温服;肝经郁热:龙胆泻肝汤,龙胆草、柴胡各10g,泽泻12g,车前子、生地黄各9g,当归尾10g,栀子、黄芩各9g,甘草6g;脾虚蕴湿:除湿胃苓汤,陈皮15g,苍术、厚朴各8g,茯苓10g,桂枝3g,泽泻、猪苓各5g,白术10g,甘草6g;气滞血瘀:逍遥散合金铃子散,柴胡15g,当归10g,白芍、白术各8g,茯苓10g,川楝子、延胡索各6g,甘草5g;心火亢盛,舌尖红赤,大便数日不行,加黄连。发病初期,高热,伴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配用白虎汤;火毒较重发于头面耳目,加金银花、野菊花、薄荷;肿胀明显,配普济消毒饮;疱疹起于胁肋部,疼痛明显,加郁金、延胡索、佛手、乳香、没药、五灵脂、川楝子;气血运行不畅,瘀阻不通而痛配血府逐瘀汤;体质较弱,气血不足,四物汤加减;疱疹初发于腰部,病程日久,疹退而见腰部酸软无力,喜揉按,加桑寄生,杜仲;下肢发病,配牛膝;湿邪偏重,配伍三妙散加减;后期气血亏虚配黄芪、白术、熟地、白芍等。针刺:沿被侵犯神经走行围刺,30min/次,1次/d,肝经郁火热盛,大敦、行间、阳陵泉;脾胃湿热,加血海、隐白、内庭;起于头面,以头痛为主的实证,加百会、头维、风池;虚证配百会、风池、足三里;眼痛配丝竹空、阳白、外关;耳鸣配翳风、听会、侠溪、中渚、太冲、丘墟;下颌部痛加承浆、颊车、翳风、内庭;疱疹发于腰、肋部,引起腰痛、肋痛配委中、膈俞;上肢发病配曲池、合谷;下肢发病针刺三阴交,引火下行。正气不足,气血亏虚,年老体弱,存在慢性基础病,多配伍气海、关元、足三里等。刺络放血闪罐:疱疹前期,头颈部以大椎穴为主,胸胁及腰部以华佗夹脊穴为主,梅花针叩刺出血,再用闪火法将玻璃罐吸附于叩刺处10min。出血量以5m L为宜,隔日1次。艾灸,疱疹后期,15~20min/次,以皮肤潮红、有热感传导为宜,1次/d。止痛酊涂擦,选红花、桃仁、丹参、延胡索等,用75%酒精浸泡后制成酊剂,每隔3h涂擦疼痛部位及疱疹处。疱疹未溃雄冰散(雄黄、冰片、白矾磨粉)茶水调成糊状敷患处,3~5次/d;已溃凡士林为基质调制成软膏,早晚涂擦于患处。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疱疹、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14d),判定疗效。[结果]显效34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0%。[结论]辨证分型分期内外联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腰痛又称"腰脊痛",是以腰脊或脊柱两旁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西医学中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风湿病、腰肌劳损、腰椎退变、强直性脊柱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脊髓疾病等均可引起腰痛。中医学则认为系由肾阳不足,寒凝带脉,或肝经湿热侵及带脉,经行之际,阳虚气弱,以致带脉气结不通而出现疼痛;或冲任气血充盛,以致带脉壅滞,湿热滞留而疼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腰痛的发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疏肝清热调经法治疗女性痤疮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清痤汤(柴胡、香附、连翘、黄芩、夏枯草、花粉、生地、当归、白术、生薏米、赤芍、甘草)加味治疗肝经郁热型女性痤疮50例,并设有对照组常规治疗50例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4.88,P<0.05)。提示:疏肝清热调经法治疗女性痤疮具有治愈率高,副作用小等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