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43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4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据Medscape.com 8月16日报道(原载Arthritis Rheum2006:54:2368-2376),对患有严重类风湿病病人的一项研究分析表明,抗肿瘤坏死因子(抗-TNF)治疗所导致的严重感染总体上不高于疾病调整性抗风湿药。(DMARDs)的应用所导致的感染。但抗-TNF制剂确实增加了严重皮肤感染和软组织感染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2.
Bhatia  G.  S.  Sosin  M.  D.  Patel  J.  V.  孙凯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06,2(8):58-59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在临床类风湿病(RD)患者中是否较正常人群中更常见,并评价脑利钠肽(BNP)的诊断价值。背景:RD患者罹患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增加,而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估RD患者心功能不全的大型研究却少见。假定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在RD患者中较正常人群中更为  相似文献   
3.
除痹方治疗中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运用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 ,在总结多年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针对中、晚期类风湿病的阳虚寒凝、痰瘀互结和阴虚热郁、痰瘀互结两个不同的基本证型 ,自拟除痹温经汤和除痹清络汤。临床治疗中、晚期类风湿病 74例 ,治疗组 44例 ,治愈 5例 ,显效 19例 ,有效 16例 ,无效 4例 ,愈显率为 5 4.5 4% ,总有效率为 90 .91% ;对照组 30例 ,治愈 2例 ,显效 7例 ,有效 13例 ,无效 8例 ,愈显率 30 .0 % ,总有效率 73.33%。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 .0 1)  相似文献   
4.
<正>7次全国交流会,连续办学19年;安全第一效果好,适宜基层开展特色治疗,辨病加减;不懂中医,也能学会。以中医带徒方式,口传手授,临床为主,保证让每个学员胜任临床诊断治疗工作,每天有病人见习。同时讲授开设专科的运营策略,以及怎样运用法律法规保护自己的特色药物及规范经营。学员有病免费治疗,验证疗效。刘吉领院长创立了国内唯一一家以研究会为依托,以培训学校为主体,以专科医院为基地的专业医  相似文献   
5.
《家庭健康》2011,(11):64-64
著名脊柱炎、类风湿病专家济南军区司令部机关医院张秀骊教授著名脊柱炎、类风湿病专家,解放军脊柱病学会秘书长,济南军区司令部机关医院脊柱炎、类风湿病专科张秀骊教授,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  相似文献   
6.
901048 96例幼年型类风湿病临床分型与免疫学分析/潘春莹…∥临床儿科杂志.-1990,8(1)。-33~34 96例中男女之比为1.08:1,全身型32例,关节炎型64例,81例幼年型类风湿病的免疫学测定结果,其中1g】2g/dl有26例(32%),均属活动期病例。44例活动期病例测定T细胞功能低下占61.4%,功能基本正常占38.6%,其中全身型T细胞功能缺陷16/29例(55.2%)。CIC升高7/15例(46.6%)。28例活动期病例中ANA15例阳性(53.6%)。  相似文献   
7.
8.
类风湿患病后表现不尽相同,发病有急有缓,病情有轻有重,但无论怎样,积极地治疗都是不容忽视的,尽管无特效药物能彻底治愈类风湿,但许多药物对改善症状,缓解病情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少年型类风湿病献报道较少,容易漏诊和误诊,直接影响治疗和预后。现将5a来曾在别处误诊,来我处确诊为少年型类风湿病8例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长寿》2009,(6)
众所周知,类风湿病是举世公认的疑难病,由于诊断和治疗上容易走入误区,常给患者造成严重后果,针对目前类风湿病医治状况,笔者有幸采访了全国著名风湿病专家、现任国家卫生部直属机关中国民族卫生协会风湿疑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保健协会副会长、全国免疫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风湿病科研中心主任、全国“三八”红旗手吴英萍主任医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