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8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祝谌予(1914~),北京市人。早年侍诊于名医施今墨门下学习中医,业成后,东渡日本,在金泽医科大学医学专门部学习西医,毕业后回国。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和教学工作50余年。医学造诣精湛,临床经验丰富,擅长妇科、内科脾胃病,研究中医治疗糖尿病颇有建树,开创"活血化瘀"治疗糖尿病之新路。历任北京中医学院第一任教务长,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主任、教授,中西医结合学会副理事长,全国政协委员等职。本文拟从力倡中西医结合、强调辨证论治、重视脾肾固本、推崇活血化瘀4个方面,对祝谌予的学术思想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2.
傅遂山 《河南中医》2003,23(8):13-14
我国著名老中医祝谌予教授 ,擅长治疗糖尿病 ,首创糖尿病多虚、多瘀的学术思想。近年来 ,我科运用祝谌予老师治疗糖尿病的基本药物 ,组成协定处方 ,结合临床证型和并发症 ,随证加减 ,观察治疗 6 3例病人 ,疗效显著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 6 3例 ,其中男 37例 ,女 2 6例 ;年龄最大者 75岁 ,最小者 4 2岁 ,平均 5 5岁 ;病程最长者 2 7a,最短者 1a ,平均 18a;肺热津伤型 2 3例 ,胃热炽盛型 15例 ,肾阴亏虚型 16例 ,阴阳两虚型 9例。合并肝炎、冠心病者各 2例 ,合并脂肪肝、脉管炎者各 1例 ,合并视网膜病变、皮肤感染者各 5例 ,合并…  相似文献   
3.
王世民 《山西中医》2004,20(4):46-47
祝谌予老师是我在北京中医学院(今北京中医药大学)读书时的教务长。北京中医学院创建于1 95 6年,当时是借住于北京市中医进修学校,条件很差,师资也缺乏,就在似乎已到了山穷水   作者与祝谌予老师(左)合影  尽拟议搬迁南京的时候,祝老出任了学院的教务长。他一方面主持教务  相似文献   
4.
5.
本文通过研读近代名医岳美中、蒲辅周、祝谌予的3则不孕症医案,从原案领会其诊疗经过和用药特色,同时说明同病异治及辨病论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性眼底出血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兰  闫景亮 《辽宁中医杂志》1997,24(10):455-456
祝谌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经验及糖尿病性眼底出血的病因、病机等作了详细论述,提出了以活血化瘀为主、佐以止血之法,为治疗糖网病之始末,并提出在网膜前、玻璃体新鲜出血时采用止血凉血为主、佐以活血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1.1982年中风病学组成立,张学文学长研讨:“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适用于中风先兆症,预防中风发病有效。”复习清代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记有中风先兆症共约34种,多见者为风眩,起则头眩,烦劳阳气则张,入暮头昏眩,上下肢筋惕肉膶片刻,手指麻木或有轻微疼痛等等。多“风”象,何以“内风”生成在前,其病机分析至关重要,而后及时治疗以预防真中、类中之发生。以“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任督”二脉一者在脊中为督统割全身之阳,任脉居于腹中与脏腑气化相关,头为诸阳之会。  相似文献   
8.
祝谌予(1914-1999),主任医师,教授,中医临床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西医结合卫生事业倡导者、实践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历任北京中医学院教务长、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主任。现将祝谌予教授诊疗糖尿病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简述如下。1倡导较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祝谌予教授早年曾跟随名医施今墨先生学习中医,后东渡日本在金泽医科大学系统学习西医四年,受其求学经历影响,祝谌予教授力倡中西医结合,认为中、西医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只有相互佐证和补充,扬长避短,才能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鲜蒺四物煮散剂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啶片,10 mg/次,1次/d,口服.治疗组给予鲜蒺四物煮散剂(白鲜皮、刺蒺藜、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银柴胡、防风、五味子、乌梅、生甘草、赤芍、牡丹皮、徐长卿、苦参)治疗,该方制备方法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6散剂的各项要求.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3例,显效16例,有效3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79.41%.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鲜蒺四物煮散剂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