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46篇
中国医学   16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附子理中丸方药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附子理中丸是中医治疗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的常用成药。本文通过小白鼠急性死亡实验,测得ip LD_(50)=42.4870g/kg;运用药物累积法对该复方方药进行了药物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附子理中丸在小鼠体内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呈二房室开放式模型分布。测得其t_(1/2)α=0.1922h,t_(1/2)β=11.2888h等动力学参数。阐明了该药的体内动态过程,为评价该药的内在质量及临床安全合理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GC法测定丁蔻理中丸中丁香酚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丁蔻理中丸中丁香酚的含量。方法:气相色谱法,聚乙二醇(PEG)—20M柱,柱长2m,内径4mm;柱温180℃,进样器220℃,FID检测器;柱头压力:150kPa,内标物:桂皮醛。结果:所测丁香酚与其它组分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线性范围为8.92~71.36μg/ml,平均回收率为99.9%,RSD为1.28%(n=5)。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用于丁蔻理中丸中丁香酚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针药配合治疗胃下垂4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胃下垂好发于老年人、瘦长体型、产妇、长期卧床少动和患消耗性疾病体质衰弱的患者常与其他脏器(肝、肾、结肠等)下垂并存。西医治疗没有切实可行的方法,一般多采用加强腹肌锻炼,加强营养和对症治疗为主,其疗效欠佳。笔者近年来对该病采用辨证分型,针药并施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毋雪梅 《新中医》2012,(6):64-65
目的:观察理中丸合桂倍散治疗脾肾阳虚型口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脾肾阳虚型口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用理中丸合桂倍散治疗,对照组用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西地碘含片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用药安全性等。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对照组为8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溃疡缩小平均起效时间:治疗组(2.64±1.03)天,对照组(3.80±1.13)天,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溃疡变浅平均起效时间:治疗组(2.60±1.03)天,对照组(3.80±1.16)天,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理中丸合桂倍散治疗脾肾阳虚型口疮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理中丸     
《社区医学杂志》2014,(3):29-29
<正>【方歌】理中丸主理中乡,甘草人参术干姜,呕利腹痛阴寒盛,或加附子总扶阳。【组成】人参9 g、干姜9 g、炙甘草9 g、白术9 g【功用】温中散寒,补气健脾。【主治】脾胃虚寒证。脘腹疼痛,喜得温按,自利不渴,畏寒肢冷,呕吐,不欲饮食,舌淡苔白,脉沉细;或阳虚失血;或小儿慢惊;或病后喜唾涎沫,或霍乱吐泻以及胸痹等中焦虚寒所致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理中丸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治疗组予中药理中丸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对照组予马来酸曲美布丁胶囊治疗,疗程2 w。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消化道症状及大便性状,进行消化道症状评分及Bristol评分。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症状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组治疗后消化道症状评分和Bristo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中丸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西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丁蔻理中丸中白术内酯Ⅲ、白术内酯Ⅰ、丁香酚、6-姜辣素、8-姜酚、10-姜酚6种成分的含量。方法:以白术内酯Ⅰ为内标物,建立白术内酯Ⅰ与白术内酯Ⅲ、丁香酚、6-姜辣素、8-姜酚、10-姜酚之间的校正因子,计算待测成分含量,并将外标法测定值与一测多评法计算值进行对比,验证所建立一测多评法的准确性。结果:白术内酯Ⅲ、白术内酯Ⅰ、丁香酚、6-姜辣素、8-姜酚和10-姜酚分别在1.09~21.80μg·mL-1、0.71~14.20μg·mL-1、13.67~273.40μg·mL-1、6.04~120.80μg·mL-1、1.46~29.20μg·mL-1、1.78~35.6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各成分一测多评法计算值与外标法实测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利用校正因子对丁蔻理中丸中6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是可行的,一测多评法可以用于丁蔻理中丸的质量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8.
附子理中丸属于国家基本药物,由附子(制)、党参、炒白术、干姜、甘草5味药组成,是临床常用温中健脾药。附子理中丸有4种剂型,5种规格,多种包装形式,种类繁多,疗效确切、应用范围广,具有治疗肠炎、腹泻、胃炎等作用,辨证加减与西药联用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用西药疗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柴胡桂枝干姜汤联合理中丸加针灸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筛选我院诊治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60例,应用数字随机表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疗法;观察组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联合理中丸加针灸疗法。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TNF-α和IL-8)水平。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NF-α和IL-8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桂枝干姜汤联合理中丸加针灸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体内的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本文大意 本文共词四首,主要阐述了形成小儿腹痛的原因很多,有因寒、因食、因虫的不同,故有食积腹痛、中寒腹痛、虫积腹痛的区别,临床时由于小儿不能忍受痛楚,大多啼哭无休,因此,必须仔细辨认,或温或下,不可临时差谬,彷徨失措,以免误治,产生其他变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