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7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165篇
耳鼻咽喉   66篇
儿科学   44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101篇
口腔科学   26篇
临床医学   495篇
内科学   596篇
皮肤病学   435篇
神经病学   178篇
特种医学   2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65篇
综合类   1421篇
预防医学   287篇
眼科学   43篇
药学   576篇
  1篇
中国医学   808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249篇
  2011年   286篇
  2010年   264篇
  2009年   247篇
  2008年   316篇
  2007年   264篇
  2006年   239篇
  2005年   244篇
  2004年   249篇
  2003年   241篇
  2002年   230篇
  2001年   228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56篇
  1998年   130篇
  1997年   139篇
  1996年   153篇
  1995年   141篇
  1994年   130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分析某地区脑囊虫病患者临床表现、脑脊液生化指标及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特点。方法 选择2017年2月-2020年10月海南省中医院确诊的82例脑囊虫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同期医院收治的82例原发性癫痫患者为对照组。分析脑囊虫病患者临床表现和MRI影像学特点。检测两组患者脑脊液生化指标[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总蛋白(TP)、肌酸激酶同工酶B(CK-B)、Ca(2+)、K(2+)、K+、Cl+、Cl-、Na-、Na+离子],检测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IL)-2、IL-4、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结果 脑囊虫病患者病理类型主要为脑实质型(85.37%),临床主要表现为癫痫发作(56.10%)、头痛头晕(46.34%)和局灶性神经损害体征(17.07%),在农民、农村和养猪人群中较为多见。脑脊液AST、ALT、GGT、TP、ALP、LDH、Ca+离子],检测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IL)-2、IL-4、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结果 脑囊虫病患者病理类型主要为脑实质型(85.37%),临床主要表现为癫痫发作(56.10%)、头痛头晕(46.34%)和局灶性神经损害体征(17.07%),在农民、农村和养猪人群中较为多见。脑脊液AST、ALT、GGT、TP、ALP、LDH、Ca(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FN-γ和IL-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IL-4、IL-6、IL-10、TNF-α和sICAM-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MRI检测可见脑实质型T1WI显示囊腔呈略高于脑脊液的低信号,头节与脑实质等信号,略高于囊液,T2WI显示囊腔呈略低于脑脊液的高信号,头节信号略低于囊液;原发性癫痫患者在T1WI和T2WI上病灶组织呈现等信号。结论 脑囊虫病感染与职业、居住环境和是否养猪有关,临床可根据脑脊液生化指标、血清细胞因子和MRI特点进行疾病诊断和病变评估。  相似文献   
2.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intracranial cavernous angiomas,ICA)是中枢神经系统隐匿性血管畸形的一种,由众多薄壁血管组成的海绵状异常血管团组成。根据尸检和颅脑MRI研究结果,ICA人群发病率为0.4%~0.8%,占脑血管畸形10%~15%[1]。多发性ICA是指存在≥2个互不相连的ICA病灶,临床上较少见。本文报道1例临床罕见的多发性ICA病灶呈弥漫性分布,且长期被误诊为脑囊虫病的患者,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以减少或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3.
<正>本文总结近十多年中国北方地区发表的文献,以及有关囊虫性脑内小脓肿所致癫痫病发作的病例共581例。其中儿童为419例,占72.1%。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囊虫性脑内小脓肿581例,男339例,女242例,其中儿童419,例占72.1%。年龄为3~14岁,3~7岁97例,占23.2%,8~14岁322例,占76.8%。居住农村的356例,占85%,城市63例,占15%。有食米猪肉史11例,有绦虫接触史33例。二、临床表现1、病程1~15天211例,占50.4%,16~30天120例占13.6%;0.5~1年20例,占4.8%;一年以上1例。病程最短l天,最长1.5年。  相似文献   
4.
裂头蚴和猪囊虫感染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猪囊虫病和曼氏裂头蚴病均是人兽共患病,同时也是重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随着人们的饮食方式和食物种类趋于多元化,这些疾病在非流行地区有增加的趋势。现报告我院门诊手术送检的2例病例。  相似文献   
5.
脑囊虫病的纯中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脑囊虫病是囊虫疾病中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患病率约占囊虫病的60%~80%。笔者1996—2005年应用中医辨证施治理论,采用纯中药治疗脑囊虫病56例,疗效满意,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胡于良 《西部医学》2009,21(7):1075-1075
病例 女,74岁,因右鼻根处暗褐色结节6年就诊。患者6年前右侧鼻根处出现约黄豆大小的皮下结节,皮色正常,无自觉症状未给予重视。以后皮疹逐渐增大,现结节约蚕豆大小,表面有少许破溃,为明确诊断于2006年4月来我科就诊。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病史。查体:一般情况好,各系统检查无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皮肤科检查:鼻根右侧下睑处可见约蚕豆大小结节,呈圆形中央隆起,皮肤颜色为蓝褐色,质硬,边界清楚,有轻度活动度,无压痛,表面有少许破溃,可见分泌物。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正常,腹部B超正常。皮肤病检示大体可见有完整包膜,部分可见钙化形成。表皮轻度萎缩,真皮由嗜碱性细胞和影子细胞组成的细胞团。诊断:毛母质瘤。给予外科手术切除,患者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7.
脑囊虫病可伴有较严重的精神障碍或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但在临床上易被误诊为各类精神病.我院曾有23例此类脑囊虫症误诊,为引起同道们注意,现把我们的经验教训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参环毛蚓Pheretima aspergillum (E.Perrier)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中收载的地龙药材来源之一。地龙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通络、利尿、清热、定惊、平喘之功,临床常用于高热神昏、惊厥抽搐、关节痹痛、半身不遂、高血压等。日本学者从赤子爱胜蚓中提取出类似尿激酶的物质,  相似文献   
9.
患马某,男性,80岁,南宁市永新区坛洛乡人。因反复头晕头痛,双下肢乏力3个月入院。头晕头痛多在晚上平卧时加重,坐位时减轻。近3个月行走不便,需扶拐杖行走,无呕吐抽搐现象。既往无生肉食用史。入院查体:生命征正常,神清,对答切题,全身皮肤未触及皮下结节,双侧视神经乳头无水肿,视力粗测正常,颈软,心肺听诊未见异常,四肢活动尚可,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头颅CT检查  相似文献   
10.
深部毛霉菌感染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女,47岁,因急性混合细胞型白血病接受VDAP(VCR,DNA,Ara C,Pred)方案化疗后,外周血WBC<1.0×109/L,持续了18d,化疗后6d患者发热,双肺可闻湿性口罗音,至化疗后21d患者右肺大片致密影,经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沿支气管壁见大量白色串珠样膜样分泌物。支气管灌洗液、尿、痰培养均为毛霉菌生长。尽管用二性霉素B治疗,患者在化疗后25d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感染性休克。例2,男,26岁,因慢性粒细胞白血病4月余作非血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后用环孢素A加骁悉预防和治疗GVHD。移植后137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