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57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6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燕  徐雪梅  袁玲 《四川中医》2020,38(6):205-209
目的:观察中医情志调欲法结合中药熏洗对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搔抓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01月~2019年07月我院收治的6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中医情志调欲法结合中药熏洗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中医症候积分、瘙痒程度评分、瘙痒频率、累及部位、血清炎症因子[甲状旁腺激素(PTH)、血磷(P)、β_2-微球蛋白(β_2-MG)]、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生活质量指数(DLQI)。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0%(P0.05);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瘙痒程度评分及累及部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PTH、P、β_2-MG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S、SDS及DL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情志调欲法结合中药熏洗可减少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搔抓行为,缓解不良情绪,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崔河泉 《河南中医》2005,25(12):19-19
黄某,男,30岁,农民,2004年3月12日就诊.主诉:嗜睡20余年.夜睡一宿,晨起仍瞌睡,略干些活,便觉乏力,四肢强,沉困,抬举无力.走着路、骑自行车时都欲睡,瞌睡时,神志模糊,右手无意识地乱抓.每次干活,最多坚持1h,且干活时极易出汗,脸色苍白.见人说话多时精神紧张,嘴唇抖动结巴不清.余无异常。  相似文献   
3.
陈以国 《中医药学刊》2005,23(7):1180-1181
“欲”的本意就是需求,是人在精神思维和机体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需求心理,又称欲望。人们平常所说的欲望,多数情况只着眼“欲”的心理过程,但实际上,“欲”的最大生理作用是对形体的潜在支配,只有心理的“欲”转化为行为的“欲”,我们才能确定“欲”的真实性,“欲”才有了它存在的价值。从需求的角度而言,所有的生物包括植物和动物,多有“欲”的表现和要求,而且是朴素的“欲求”,毫无掩饰,直接而奔放,透着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4.
总结李春红教授运用“六经病欲解时”思想治疗不寐的临证经验。李教授认为,“六经病欲解时”是疾病加重或向愈的关键时间节点,是临床辨治不寐的有效抓手,其精髓在于通过“时间节点”快速定位病变经。李教授指出,不寐的发生是三阴三阳开阖枢转化失调所致,其确立精准定位六经、开阖转枢气机的治疗方法,以伤寒经方加减化裁,对于本病多经合病的情况选择分时服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傅山 ,字青主 ,是明末清初医家 ,在医学上的成就以擅长妇科见称 ,《傅青主女科》一书为其代表作。此书见解独到 ,影响久远。傅青主继承了中医节欲以防病的思想 ,指出妇人在月经期、妊娠期、产后及老年期均宜慎于房事。中医自古重视养生 ,《内经》中将节制房事作为养生的重要原则之一。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 :“醉以入房 ,以欲竭其精 ,以耗散其真……故半百而衰也。”《千金方》曰 :“恣其情欲 ,则命同朝露。”张仲景认为欲不可纵 ,纵则精竭 ,竭则真散。盖精能生气 ,气能生神。故善养生者 ,必宝其精 ,精盈则气盛 ,气盛则神全 ,神全则身…  相似文献   
6.
饥不欲食,医者多以脾胃阴虚立认,认为不尽其然,从阳明郁证,胸中痰实证论治厥阴肝热证,湿热中阻证论治,脾胃阴虚证几方面阐述了辨证饥不欲食症。  相似文献   
7.
8.
便秘在许多疾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其病位在大肠,与脾、胃、肝、肾、肺等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基本病机为热结、气滞、寒凝、气血阴阳亏虚引起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治疗时使用下法有一定效果,但易致诸多的不良反应。依据"肺降肝升,肺与大肠相表里"等整体观念提出"欲降先升"理论。强调胃肠气机不畅是便秘之本,肝气郁滞是便秘之因,肺气不宣是便秘之基;即欲使大便畅通下行,必先宣通肺气,疏肝解郁,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上窍开则下窍自通"的理论,加用桔梗、杏仁、枳实、厚朴以起到"下病治上、腑病治脏"之功。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前期(120~139/80~89mm Hg)是从正常血压到高血压病的过渡阶段,疾病尚处于萌芽状态,属"隐证""未病""欲病"范畴。应用治未病理论防治高血压早期,具有重大意义,甚至可逆转疾病进程。《伤寒论》中即有"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针刺和艾灸作为治未病的一种手段,经络腧穴理论相结合,辨证取穴,操作简便、经济安全、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少。高血压前期体内内环境稳态已失衡,提早运用安全、经济、简便、有效的针灸进行预防和治疗,有利于整体调节,平衡阴阳,使经络气血运行顺畅,既可纠正体内异常,又不干扰正常机能;需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有针对性做到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未来研究还需更加透彻、更加科学,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和用针方法,实现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研究作用机制及应用,做到对高血压前期人群的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有效延缓或避免转化为高血压病,降低高血压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图36:《孙真人卫生歌》中说:"卫生切要知三戒,大怒大欲并大醉。三者若还有一焉,须防损失真元气"。释:养生之道,要着重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情志的调节,异常的情志活动易使体内气机失调,从而导致内脏功能紊乱而发病。二是情欲的调节,情欲妄动,易耗精血阴气而发病。三是饮食的调节,尤其是饮酒,饮酒过度,易伤神耗血,损胃之精,生痰动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