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捻转补泻法与经脉循行方向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教科书中捻转补泻法左转为补法,右转为泻法提出疑义;认为单纯的左转或右转不存在补泻,须与经脉循行方向结合方能产生补泻作用.  相似文献   
2.
冲脉探析     
冲脉为奇经八脉之一,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对冲脉的起源、循行路线及其生理病理作了比较全面论述的是《内经》。但有关条文在原书中出现较零散,而且《内经》本非一人所作,且历代传抄差异较大,故对冲脉的认识也难以单独据此为凭。后世送者对此论述很多,然而均较简洁,医家看法也不一。故关于冲脉的起源。循行路线、生理功能及其主病,迄今没有出现统一清晰的答案。笔者通过对《内经》原文的理解,参阅历代医著有关论述,对有关冲脉的这些问题进行了思考,现汇而篇,以望同道指正。1;冲脉的起源与循行路线1.1冲脉的起源冲脉…  相似文献   
3.
声测胆经体表循行线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足少阳胆经,多弯多折,循行线长,检测难度较大。本文用低频输声的方法对39名健康学生进行了右侧胆经的全程检测,循经性波出现率达到72.73%~90.00%。再次证实了低频声波具有循本经经线传导的特异性,其传导轨迹与古典描述的胆经经线十分一致,并客观证实了胆经走行中5处弯曲的存在,同时也证实了胆经与三焦经、肝经的衔接,显示了经络是声的良导路  相似文献   
4.
孙鸿宾 《现代养生》2006,(10):43-44
人体头面颈项部穴位最多,共有76穴,占全身361穴的1/5。头盖脑髓,髓为肾精所化,为肾所主。脑是神经系统中枢,是管理全身运动、感觉、语言和内脏活动的最高司令部。面部内应脏腑,为经脉之所会、气化之所通。人体十四正经,有手三阳、足三阳经和任督二脉8条经脉循行于头面,故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脑为精明之府,又为髓海之所在,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诸阳之气,皆上注于头。耳有全身反应区,耳为肾之窍,为十二经脉所灌注,内通于脑,所以按摩头面颈项部好处多。其具体自我按摩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逍遥散     
情绪和身体看来是两回事,其实两者互相影响。情绪出问题会累及身体,身体有毛病会影响情绪。气血在身体循行,本来是轻松活泼、路路畅通的,但当情绪出了问题,比如大发脾气、忧思重重……气血的循行,便由活泼变郁闷,由畅通转呆滞。首当其冲的是肝气,肝气郁闷呆滞,中医叫“肝郁”。中医有个名方,疏肝效果一流,名字也很有意境,叫做“逍遥散”。意思是吃了药,肝气活泼畅通,心情也随之开朗起来,烦恼抛诸脑后,好似神仙一般逍遥快活。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中医推拿疗法循经推按、特定部位按摩、穴位点压在小儿脑性瘫痪治疗中的应用情况。资料来源:检索Medline1985-01/2005—04关于推拿按摩!预小儿脑性瘫痪的章,检索词“cerebral palsy,massage”,并限定章语言种类为英。同时检索万方数据库1998-01/2004—05关于推拿按摩干预小儿脑性瘫痪的章,限定章语言种类为中,检索词“肺性瘫痪,推拿”。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关于推拿按摩与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实验和观察性章。排除重复性观察和综述类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13篇关于按摩干预小儿脑性瘫痪的随机和未随机的章,12个临床观察符合纳入章。排除的101篇章,68篇为重复性观察,33篇为综述类章。资料综合:循经推按多选择循行于颈项、脊背、四肢等部位的经络循行部位进行推拿按摩,对于改善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有着较好的效果。可以起到输理全身阳经,通行阳气,促进恢复的目的,是脑性瘫痪治疗的一项重要手法。在实际操作时,先以循经推按疏通经络,再配合其他按摩手法,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特定部位按摩的疗效,是建立在对运动障碍及其部位的准确评价基础上,应结合现代解剖学、运动学等,准确地了解造成运动障碍的原因、部位、肌张力障碍的性质及程度,并选择正确的按摩手法,一般来说,按摩时应遵循“以柔克刚、以刚制柔”的原则,对于痉挛的肌肉采用轻、柔、缓的手法,对于迟缓无力的部位,则使用较强较重的刺激手法。特定部位按摩目前在脑瘫的治疗中是一种最常用的手法。穴位点压是中医推拿按摩的基本手法,主要在障碍的部位选择相应的穴位,同时该手法对语言、智力、听力、视力等功能恢复及流涎等也有改善作用,穴位点压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对于运动障碍应和其他手法结合起来运用。结论:脑性瘫痪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传统的矫形手法,对于矫正姿势、改善运动有着较好的作用。同时强调推拿按摩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作用,保持中医特色,突出整体康复、辨证康复、功能康复的优势,可改善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语言、智力、听力及视力功能。  相似文献   
7.
《家庭医药》2007,(3):56-56
前面讲过,诞生于南北朝时期的六字诀,是一种吐纳导引、内外兼修、舒缓圆活、动静结合、简单易学、安全有效的养生方法.六字诀在功法理论上一直与中医五行学说有关,肢体动作和意念原则又遵循了中医经络循行的规律,其最大特点就是将发音与五行五脏学说相联系,值得长期练习.  相似文献   
8.
经络学说中的每条经脉循行分布均由体表循行线(又称“有穴通路”)和体内循行线(又称“无穴通路”)两部分组成。足三阴经起于足趾端,沿下肢内侧上行,走向胸腹部。目前的教材和相关书籍均认为足三阴经在胸腹部的循行分布是体表循行线。对此,笔者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9.
通过50多年的经络研究和临床实践,笔者认识到中医作为诠释人体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整体的、动态的系统医学,应该成为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经络是机体能量信息以电磁振荡形式在体内沟通和连动所形成的闭合环路体系,具有许多量子特征,不能用固定的组织结构硬套。经络感传研究发现,经络循行线具有漂移现象,这正是经络动态运行规律的体现。通过动态的信息触发和生物共振,经络系统自组织地发挥着整体调整作用。遵循经络的量子特征和规律,不仅创新了经络疗法,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经络在量子信息医学中的科学定位为中医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
小腿经络区体被组织的血管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小腿经络区的体被组织内血管的分布。方法:采用巨微解剖、全身动脉放射显影及图像分析技术,解剖12只下肢的体被组织,观察分析小腿经络沿线的体被组织内血管来源、分支和吻合情况。结果:足三阴经、胆经、膀胱经线区的小腿体被组织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其他部位,在动脉显影X绒图像上分别形成一条明显的营养血管链;胃经沿线血管密度未见增高,也未见明显的营养血管链。结论:除胃经外,小腿经络区体被组织内均形成一条明显的皮神经营养血管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