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21篇
  免费   221篇
  国内免费   145篇
儿科学   199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9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457篇
内科学   4356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22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133篇
综合类   3230篇
预防医学   407篇
药学   1386篇
  5篇
中国医学   422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375篇
  2013年   333篇
  2012年   516篇
  2011年   586篇
  2010年   521篇
  2009年   579篇
  2008年   689篇
  2007年   729篇
  2006年   685篇
  2005年   703篇
  2004年   638篇
  2003年   607篇
  2002年   526篇
  2001年   571篇
  2000年   417篇
  1999年   370篇
  1998年   334篇
  1997年   375篇
  1996年   363篇
  1995年   312篇
  1994年   292篇
  1993年   205篇
  1992年   143篇
  1991年   102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108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2.
摘 要目的:分析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 方法:选取 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在石门县人民 医院进行心电图检查的 48 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回顾性分析其心电图检查结果,总结室性心动过速在心电图结果中的特点。 结果:对参与本研究的室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心电图检查常为束支传导阻滞图样, 且常以右束支样图形比较多见。 结论:右心室前壁、右心室流入道、右心室流出道室速等是导致室性心动过速的主要因素。 因此,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接受临床心电图检查,可以发现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中包括较多的类型,且患者存在的束支传 导阻滞检查图形也由于起源不同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4.
党群  邹黎 《西南国防医药》2006,16(4):461-461
病例男性,80岁。因胸闷、气促3月,加重3 d就诊。自述有冠心病、高血压史30余年。查体:神志清,心浊音界无扩大,各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律不齐。R 24次/min,BP 178/88 mmHg,心脏彩超检查:室室顺应性降低,二尖瓣、主动脉瓣轻度返流,主动脉瓣退行性变。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72次/分,P-R间期0.16秒,窦性下传之QRS波群形态正常。多数导联可见提前出现的QRS波群,配对间歇恒定,其波群时而呈右束支型,时而呈左束支型,在V1、V5导联与窦性交替出现。V1导联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呈qR或Qr型,q或Q时限0.03~0.06秒,电压0.2~0.6 mv。心电图诊断…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45岁,因肺动脉瓣狭窄而行胸外科肺动脉瓣狭窄切开术,因反复发作室性心动过速行射频消融术,采用隐匿拖带起搏标测成功完成射频消融,术后随访无复发。  相似文献   
6.
经动脉逆行法射频导管消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通常在右侧Koch三角沿三尖瓣环消融慢径,需在左侧间隔部消融者罕见。现报道1例经动脉逆行法于左侧中间隔部位消融慢径成功,随访1年无复发。  相似文献   
7.
冠状动脉正常的胸痛患者对β-肾上腺素能刺激的高动力心肌反应;高敏C-反应蛋白:一种新的成功心脏复律后再发房颤的预测因素;起源于右室流出道的早搏所诱发的特发性室颤和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等恶性心律失常;持续性房颤患者节律控制治疗的性别差异:来自心率控制与心脏电复律(RACE)研究的资料;立位耐力较差的正常受试者其姿势晃动增加;[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评估了12导联心电图预测即将发生的急性心肌梗死(AMI)左室游离壁破裂的价值。 方法 分析24例急性心肌梗死左室游离壁破裂患者的心电图,并与95例未发生心脏破裂的亚急性期AMI患者的ECG进行比较。选择亚急性期AMI作为对照是因为大部分左室游离壁破裂发生在亚急性期。AMI亚急性期是指发病12h以后,CK升高超过正常高限2倍。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特点及治疗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慢快型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但房室结内形成的折返在下部共同径路存在传导障碍,而出现2∶1房室传导阻滞较为少见。我们在行食管电生理和心内电生理检查时遇见6例,现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1.对象。1995年5月至2002年2月来院心内科门诊和住院患者6例,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34~65岁。均有心动过速发作史3~10年,发作时的体表心电图已确诊为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准备行射频导管消融术。在术前和/或术中的检查中发现慢快型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呈2∶1房室传导阻滞。2.方法。以习用的食管电生理和心内电生…  相似文献   
10.
<正>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常见的心律失常。现将近年用药物治疗PSVT 41例次的疗效进行分析,以比较几种常用药物的疗效。 1.临床资料 1.性别与年龄 本组资料男性4例次,女性37例次;年龄11~68岁,平均44.8岁。 2.临床表现与病因 临床表现符合PSVT特征。除6例次诊断为冠心病外,余病例无器质性心脏病变。 3.确诊方式 根据常规心电图检查确诊。其中6例次经食道电生理检查诊断为房室结性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1例次经心内电生理标测为不间断性交界性心动过速(PJR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