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96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02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语"君子三戒",出自《论语.季氏》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君子三戒,意思是说,在年轻的时候,身心尚  相似文献   
2.
宁宇 《养生大世界》2005,(4B):21-21
孔子的思想精义,我觉得是在他认定“人的标准是人”这一点上。合非如此,则整个儿一套儒家的伦理学说就完全破产,亦毫无实行的价值了。儒家整套的礼乐哲学只是“正心”而已,而神的国度正是在人心之中。所以个人若打算“修身”,最好的办法就是顺乎其本性的善而固执力行。这就是孔子伦理哲学之精义。  相似文献   
3.
韩振奎 《长寿》2003,(10):30-30
我国自古就特别推崇养生之法,这在名人的著述之中颇多记载,特别是数字养生诀更利于人们记忆效仿:一“德”。明代养生家吕坤说:“仁可长寿,德可延年,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二“字”。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认为,养生在于“安”“和”二字。“安”即静心,“和”即顺心,“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三“戒”。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四“法”。明代医学家万密斋指出:“养生之法有四:一曰寡欲,二曰慎动,三曰守时,四曰却疾。”五“知”。宋代周守忠…  相似文献   
4.
晓红 《家庭医学》2006,(22):57-58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的大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不仅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而且是一个养生学家。他虽出身贫贱,一生坎坷.却活了72岁.这在那“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时代,是少有的老寿星了。  相似文献   
5.
最近在陕西韩城发掘了一座高等级的西周墓葬,专家再次发现其中没有人殉,有没有人殉,这是一件大事,它直接反映出古代统治者对人的态度。这个现象耐人寻味,让人们联想到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孔子思想的来源,那么——[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孔子人格心理学思想及人格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在半个世纪以前,梁漱仅先生就明确指出:“如果我们不能寻得出孔子的这套心理学来,则我们去讲孔子即是讲空话。”[‘]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孔子的心理学思想作了不少富有成效的探索性研究,本文对孔子的人格心理学思想及其人格分类作些探讨。1入格心理学思想孔子非常重视人的培养,特别是人的人格塑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论语}}通篇教诲人们如何做人行事,其中不乏有关人格心理学思想的论述。1.1基本观点:1.1.1学习现。孔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在人的本性中,与生仅有的先天的东西都是接近的,没有什么差别;但是,…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心理学的基本观点,讨论了孔子的心理学思想,着重讨论了孔子学习心理学思想,普通心理学的思想,社会心理学的思想,建议我们应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和传统,挖掘其积极价值,促进我国心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李付春 《现代养生》2011,(10):41-42
古往今来,人们都喜欢跟知书达理的人交箍。孔子,虽是至圣先师,拥有弟子三千,却为人谦和。孔子曾师从苌弘、师襄、老聃等人,向他们学习音乐及周礼,留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千古名言。  相似文献   
9.
孔子食菖蒲     
“窃慕诗人之遗风兮,愿托志乎素餐”。(宋玉《楚辞·九辩》)素餐,即简单的饮食。屈原弟子宋玉之所以选择素餐,是因为这是“诗人之遗风”,它寓意一种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10.
韩国人称儒家思想为儒教,将孔子和他的思想供奉在心里。你同韩国人谈人伦,他会用“孝”来诠释;你同他谈社会,他会以“敬”去贯穿。从汉江两岸到智异山下,儒家思想恍如一条精神的彩带连着韩国的历史和现在,牵系着芸芸众生,维系着家族社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