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CT的四分法分型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对35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龄43岁(25~61岁)。左23侧,右9侧,3例为双侧胫骨平台骨折,术前均摄正、侧位X线片及三维重建CT。按照胫骨平台骨折三维重建CT的四分法分型设定手术方案。结果:据改良Hohl膝关节功能评价方法 35例患者中仅2例没有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优良率在94.7%,但没有临床诊断及制定手术方案上的失误。结论:三维重建CT扫描的四分法分型对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虽然会增加患者的治疗费用,但应作为术前常规检查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影响神经危重症患者拔除气管插管成功率的相关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描述性研究.纳入2008年12月至2011年2月,南方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40名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需行气管插管,且插管时间大于6h的患者.排除了资料不完整,及治疗无效或脑死亡或个别拔除气管插管后立即行气管切开的患者.按拔管是否成功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前的基本临床资料、呼吸参数、24 h出入量、痰液情况、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四分法评分(Four Scale)之间的差异,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结果 GCS评分及Four评分在拔管成功及拔管失败两组患者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在评估拔管结果时效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并与插管结果存在显著相关性(P=0.041),发生癫痫在两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而其他因素对于预测拔管能否成功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表明,GCS评分及Four评分对于预测神经危重症患者拔管能否成功存在意义,而患者的人口学数据及常用呼吸参数及痰液性状、痰液量、24 h出入量等在传统拔管指征基础上的分级研究对于预测拔管能否成功暂无明确意义.而其他因素对NICU患者,能否起到预测拔管失败的作用,尚需要更多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进行.  相似文献   
3.
我们自1987年以来,用中药烧伤灵外敷治疗Ⅰ、Ⅱ度及小面积Ⅲ度烧伤80例,疗效显著。临床资料本组病例80例,男性58例,文性22例;年龄1~55岁。参照临床普遍应用的三度四分法,Ⅰ度烧伤2例,Ⅱ度烧份70例,Ⅲ度烧伤8例(烧伤面积均≤1.5%);特殊部位烧伤42例;入院  相似文献   
4.
轮转切削核乳化技术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白内障手术中传统四分法原位碎核与轮转切削技术 (削梨法 )超声乳化对眼组织的安全性。方法 :对 13 0眼白内障随机采用四分法或削梨法行Phaco IOL植入术。结果 :四分法超声乳化 70眼中 9眼出现程度不同的角膜内皮水肿 ,8眼出现后囊破裂 ,1眼发生虹膜咬伤。削梨法 60眼中 1眼出现轻度角膜水肿 ,2眼出现后囊破裂 ,无虹膜咬伤。结论 :削梨法超声乳化对眼内组织尤其是角膜有更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磺胺嘧啶锌软膏用于烧伤创面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深入探讨磺胺嘧啶锌软膏对烧伤创面的临床治疗作用,我们进行了如下临床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月至2008年3月我院收治的浅Ⅱ度和深Ⅱ度烧伤及小面积Ⅲ度伤患者142例,创面均为表皮已脱落,烧伤面积5%-30%。采用三度四分法和九分法确定烧伤的深度和烧伤面积。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分析在左束支区域的不同部位进行左束支起搏(LBBP)后的心电图变化,探索左束支区域不同部位起搏后Ⅱ及V4导联心电图的图形特征。方法 选择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行LBBP治疗的17例病窦综合征或房室传导阻滞且有起搏器适应证的成人患者,每例患者均在术中右前斜30°下进行右室造影,定位左束支分布区域,以大致左束支区域中心点进行长轴和短轴二等分,仅对左束支区域进行四分区,且LBBP成功后均把电极末端位置在影像轮廓内进行标记,搜集记录入院至术前、术中及术后3个月资料。术前、术中由锦江电子多导仪,术后由中旗iMAC1200心电图机进行12导联心电图数据收集,分析左束支不同部位固定电极起搏后即刻及术后3个月Ⅱ及V4导联起搏图形移行变化即R>S、RS[72%(8/11)],而在3+4区Ⅱ导联全部为R相似文献   
8.
龈下刮治一次法与四分法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娟  张莉  郑义  马宁 《口腔医学研究》2009,25(6):756-758
目的:比较龈下刮治一次法与四分法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3例中度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一次法组和四分法组,采集治疗前龈沟液并记录相关的临床指标,龈上洁治后,分别采用一次法和四分法完成龈下刮治。刮治完成后4周、8周,再次采集龈沟液并记录相关临床指标。采用放射免疫方法对患者龈沟液中IL-6水平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指标比较两种方法对慢性牙周炎的疗效。结果:龈下刮治一次法和四分法短期内相比较,在改善临床症状和龈沟液中IL-6的水平方面,没有显著差异。结论:一次性龈下刮治是一种短时、安全、高效和经济的治疗牙周炎的方法,适合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根面平整术一次法和四分法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方法选取18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上洁治术后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一次法和四分法进行根面平整术治疗。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1个月、2个月和6个月检测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和探诊深度。结果术后1个月,比较两组的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和探诊深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月时,两组间菌斑指数和龈沟出血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探诊深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时两组间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和探诊深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根面平整术一次法和四分法对慢性牙周炎的治疗均有效,治疗后1个月一次法疗效优于四分法,治疗后6个月两种方法的疗效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卜有进 《吉林医学》2013,34(1):36-37
目的:探讨一次法和四分法治疗慢性牙周炎疗效情况。方法:分析慢性牙周炎患者100例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进行分组,一次法治疗组50例和四分法治疗组50例。结果:一次法组GI、SBI、PD、AL均明显优于四分法组,P<0.05,研究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次平整术治疗慢性牙周炎患者临床炎性反应改善明显,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