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7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71 毫秒
1.
2.
中医所讲的疽 ,有无头疽和有头疽之分。本文主要指有头疽 ,是发生在皮肤的多个相临近的毛囊及其附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相当于西医的痈。以初起皮肤上 ,即有粟粒样脓头 ,红肿热痛 ,进展迅速 ,易向深部及周围扩散 ,脓头相继增多 ,溃烂之后 ,状如莲盆蜂窝为临床特点 ;中医所讲的痈 ,有内痈和外痈之分。本文主要指外痈之重症 ,属“痈之大者” ,是发生在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蜂窝组织炎。以局部光软无头 ,红肿热痛 ,范围多超过 9cm ,发病迅速 ,易肿、易脓、易溃、易敛为临床特点。两者均是发生与皮肤与肌肉之间的急…  相似文献   
3.
楼映  蒉纲  刘晓鸫 《中医杂志》2007,48(9):789-789
桥本甲状腺炎,又称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归属于中医学"瘿瘤"、"瘿病"范畴.其典型特征是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质韧如橡皮,也可呈结节性肿大,血液中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可为阳性;甲状腺功能开始升高,呈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表现;以后可以降低,呈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表现.[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唐汉钧教授秉持整体观念,主张外病内治,认为膏方治疗中医外科病适用于外科手术后,肿瘤放、化疗后及肿瘤复发转移等重病危症,以及一些反复发作的顽症,如瘰疬、瘿瘤、乳癖、蛇丹、丹毒、慢性骨髓炎等。强调通过辨体质、辨疾病、辨证后合理开处膏方,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唐教授认为精、气、神是生命活动之本,与脏腑功能状态联系密切,用药注重健脾益肾。另附乳癖、瘿瘤膏方验案2则佐证。  相似文献   
5.
唐汉钧教授治疗乳腺癌手术后伤口不愈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乳腺癌根治手术及术后放、化疗的广泛应用,出现了一批乳腺癌手术后伤口坏死不愈的患者,部分患者因此难以继续完成既定的放、化疗疗程.笔者跟随唐汉钧教授临床以来,看老师诊治过数十例此类病例,均获痊愈.现将其经验予以总结.  相似文献   
6.
唐汉钧运用补益脾胃法治疗外科疾病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汉钧教授是国家教委重点学科——中医外科学学术带头人。从事中医外科医、教、研工作40余年。有着极深的学术造诣和临床经验。笔者有幸随师侍诊,获益良多。中医外科治疗疾病重视局部辨证。以手术、膏药治疗之法众多,精彩纷呈,但临证又每每不忘外病内治,两者结合相得益彰。内治首重脾胃,盖因“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今特将唐教授运用补益脾胃法治疗思路加以总结,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7.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2(3):F0002-F0002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名老中医唐汉钧工作室’’成立于2002年2月;2003年人选上海中医药大学名中医工作室,2004年9月入选上海市首批名中医工作室。  相似文献   
8.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是临床常见的疑难病之一 ,以肢端缺血、疼痛、坏死为主要症状 ,病程缠绵 ,治疗颇为棘手。唐汉钧教授 ,从事临床工作近 4 0年 ,治疗本病经验丰富 ,见解独到 ,疗效显著。笔者有幸侍诊于侧 ,聆听教诲 ,今试总结老师经验于下 ,以飨同道。1 治病求因重于补肾唐师根据自己多年临床经验结合现代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 ,提出本病的病因应为“寒湿为标 ,其本在肾”。其据有三 :其一 ,本病多为男性患者 ,女性极为少见 ,依据中医理论“男子以肾为本”;其二 ,本病好发年龄为 2 0~ 4 5岁 ,此年龄段性生活较为频繁。而且患者多伴面色白光…  相似文献   
9.
2008年笔者有幸成为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跟师外科名医唐汉钧教授,临诊抄方学习,聆听导师的谆谆教诲,感悟导师在外科疾病方面的诊疗经验,收获颇多。现今,随着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抗生素的普遍使用,中医外科的疾病谱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以往的“痈、疖、疔、疮”等感染性、急性病转向乳腺、甲状腺等肿瘤、内分泌疾病以及代谢、免疫、难治性、复杂性等慢性疾病.  相似文献   
10.
唐汉钧教授认为臁疮的病因是"腐"、"瘀"、"虚"的存在,而"虚"、"瘀"是臁疮久治不愈的病理基础,因此在内治方面制定相应的"清"、"通"、"补"的治疗原则.外治方面则根据创面所处阶段不同,采用多种疗法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