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42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73篇
预防医学   4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14篇
中国医学   147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研究水杨醛-N′-(2-呋喃硫羰基)腙铜配合物(CSFC)在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方法:10只家兔静脉注射CSFC5mg·kg-1,用反相HPLC法测定血清药物浓度。结果:CSFC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室开放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α=3.4±1.7min,T12β=65.5±14.6min,K12=0.1183±0.0669min-1,K21=0.0228±0.0065min-1,K10=0.1202±0.0407min-1,V0=0.305±0.184L·kg-1,CL=1.896±0.470L·kg-1·h-1,AUC=170.1±57.0mg·min-1·L-1。结论:CSFC在兔体内分布迅速而广泛,消除也较快。家兔静注5mg·kg-1,可维持抗结核杆菌有效血浓度6h。  相似文献   
2.
3.
雷公藤生物碱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们从雷公藤(TripterygiumWilfordiiHook.f.)中按常法分离得到总碱后经HPLC分析出现8个峰,经硅胶柱层析及硅胶RP-18反相中压柱层析分离得到5个生物碱,由化学方法和光谱分析证明为雷公藤吉碱(Wilforgine20).雷公藤次碱(Wilforine21),雷公藤春碱(Wilfortrine22),雷公藤碱戊(Wilforidine23),呋喃南蛇碱(Celafurine16)。HPLC分析指出含量最高为雷公藤吉碱,其次为呋喃南蛇碱。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研究心肌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及去甲肾上腺素(NE)在心肌顿抑发病中的作用,以及呋喃丙吡啶(F3)对心肌顿抑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建立兔心肌顿抑模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肾素、AngⅡ及NE的变化,缺血前用呋喃丙吡啶静脉给药,结果 心肌缺血后局部肾活性有升高趋势,再灌注后心肌局部肾素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心肌局部AngⅡ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心肌NE含量明显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有酸性条件下用乙酸乙酯萃取呋喃妥因后,通过二阶导数光谱法测定尿中呋喃妥因的浓度。该法定量信息为374 ̄377nm处的峰谷之间距离,最低检出浓度为1.5mg/L,回收率为98%,相对标准差小于3%;本法与HPLC法进行了对照性研究。两法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9991)。本法可用于呋喃妥因药动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建立了呋喃乙吡啶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法。用该方法在230nm和350nm波长处测定呋喃乙吡啶含量,灵敏度高。其浓度与吸收度之间线性关系好(r=0.998),重现性好,变异系数小于2%。  相似文献   
8.
受体导向单磷酸阿糖腺苷偶联物肝细胞导向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乳糖化人血清白蛋白作为载体,与抗病毒药物单磷酸阿糖腺苷交联成导向抗病毒治疗药物(以下简称交联物),研究其对肝脏的导向性能。同位素标记示踪实验显示,交联物在肝脏内含量明显高于其它脏器(P<0.001);用胶体金银染色法显示,受体定位于肝细胞血窦面及其侧面;交联物内化实验研究显示,其内化过程及动力学变化符合导向治疗要求。本研究为抗肝炎病毒导向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时海燕  徐男  赵霞  崔彦伟  王平 《中草药》2023,54(10):3120-3131
目的 分析六神曲Massa Medicata Fermentata炮制前后(炒、焦)的挥发性有机物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质谱(headspace-gas chromatography-ion migration mass spectrometry,HS-GC-IMS)测定六神曲生品、炒品和焦品的挥发性有机物,构建HS-GC-IMS指纹图谱,采用VOCal软件对检测到的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t检验等对样品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 基于HS-GC-IMS技术从六神曲生品、炒品和焦品中共获得了80种挥发性有机物,定性鉴别出60种;构建了六神曲生品、炒品和焦品的HS-GC-IMS指纹图谱,通过PCA、PLS-DA、t检验等分析方法可将三者进行区分,己醛-D(hexanal-D)、乙醇(ethanol)2种物质可作为六神曲生品的特征性成分;丁醛(butanal)...  相似文献   
10.
刘湘  王玉钗  张雨恬  田丽  谯茹  张伟龙  贺福元  刘平安 《中草药》2023,54(17):5530-5540
目的 基于超分子“印迹模板”的分布特征划分鱼腥草注射剂指纹图谱成分簇,进行谱热学研究探讨鱼腥草注射剂中形成超分子结构的可疑成分。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建立11批次鱼腥草注射剂的指纹图谱,采用匹配频数法和段带总量统计矩法划分“印迹模板”成分簇并构建新指纹图谱;采用等温微量热滴定仪测定11批次鱼腥草注射剂中挥发油成分相互滴定的放热量;根据超分子“印迹模板”作用放热的叠加性原理,进行总峰面积与鱼腥草注射剂自放热量的线性回归,建立谱热学方程并分析成分簇贡献率,根据关键成分簇信息筛选关键成分结构。结果 11批次鱼腥草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可被划分为26个“印迹模板”成分簇,总峰面积与热量线性回归后保留10个相关性大的变量:V2、V10、V15、V17、V19、V20、V21、V22、V23、V26,其回归系数分别为-1.12×10-4、5.93×10-6、7.58×10-5、9.32×10-4、-1.14×10-5、4.97×10-4、5.26×10-5、-1.16×10-4、-5.66×10-5、-2.08×10-5,常数为24.199,r=0.958。筛选得到17个形成超分子结构的可疑成分,分别为樟烯、β-月桂烯、4-甲基-3-(1-甲基乙叉基)-环己烯、3-(4-甲基-3-戊烯基)-呋喃等。结论 以超分子“印迹模板”为理论指导,运用匹配频数法对鱼腥草注射剂挥发油进行成分簇划分;利用线性回归得到了各个成分簇对放热值的贡献度及排序,得到形成超分子结构的关键成分,为后续对鱼腥草注射剂(类)致敏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