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0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106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46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46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196篇
内科学   95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54篇
外科学   74篇
综合类   729篇
预防医学   203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266篇
  2篇
中国医学   276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250篇
  2011年   231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单独使用右旋美托咪啶经鼻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气管插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0例30~50岁的ASAⅠ~Ⅱ经前路颈椎去核减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利用1%丁卡因双侧鼻黏膜进行表面麻醉,15 min分别静脉缓慢泵入右旋美托咪啶2μg/kg组(Group D)、右旋美托咪啶1μg/kgⅣ联合舒芬太尼1μg/kgⅣ组(Group S)。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下经鼻气管插管。记录2组患者的警觉/清醒评分、插管评分(声门运动、咳嗽、肢体运动)、患者的耐受性评分、.插管后患者的唤醒满意度和配合度评分。结果右旋美托咪啶组警觉/镇静评分优于右旋美托咪啶复合舒芬太尼组(P0.05),患者能够表现更佳的配合度和满意度。结论 2μg/kg右旋美托咪啶可以满足经鼻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气管插管的镇静和镇痛作用,减少插管相关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大椎刮痧结合布洛芬口服对小儿外感发热(风热型)的疗效。【方法】将100例风热型外感发热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布洛芬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大椎刮痧结合布洛芬口服治疗。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30 min、60 min、120 min的体温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儿治疗后120 min的降温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观察过程中,治疗组脱落1例,其余49例完成试验;对照组无脱落病例,50例全部完成试验。(2)治疗后30、60、120 min,2组患儿的体温均逐渐降低,与治疗前及前1个观察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在治疗后60、120 min的体温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120 min,2组患儿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降温疗效方面,治疗后120 min,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49/49),对照组为96.0%(48/50),治疗组的降温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后120 min,治疗组的有效率为61.2%(30/49),对照组为18.0%(9/50),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过程中,2组患儿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大椎刮痧结合布洛芬口服治疗风热型外感发热患儿疗效显著,相比单纯布洛芬口服治疗,可更好地降低患儿体温,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偏头痛是神经内科常见病之一,其患病率约为14.6%,各种治疗效果均不理想。我院自2002年1月-2005年1月应用盐酸氟桂利嗪加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偏头痛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选择76例各型偏头痛患者,诊断均符合国际头痛协会于2004年所制订的国际头痛分类及诊断标准第2版病程3个月-7年,偏头痛发作持续时间数小时至数周不等。经头颅CT、神经系统检查均无异常发现,证实无其他颅内疾病并排除颈椎病、高血压及急性脑血管病所致的头痛。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6例。  相似文献   
4.
偏头痛是儿童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的平均年龄为:男孩7岁,女孩11岁。据Donald W Lewis教授估计,11~15岁的孩子中偏头痛的发病率约8%~23%,并且儿童和青少年的偏头痛多为遗传性。应激,焦虑、抑郁以及环境因素和一些食品成分均可能诱发或加重偏头痛。  相似文献   
5.
布洛芬可能有限制阿斯匹林的心脏保护作用。本文对已知心血管疾病病人在给予低剂量阿斯匹林和布洛芬后是否增加心血管死亡危险进行了评价。研究对象为 1989年 1月 1997年 12月期间住Tayside医院 ,诊断为心肌梗死、心绞痛、中风或短暂缺血性发作和周围血管疾病病人 ,共计 710 7例 ( 2 710 0岁 ) ,随机将其分四组 :( 1)单独服用阿斯匹林组 (n =62 85 ) ,( 2 )阿斯匹林加布洛芬组 (n =187) ( 3 )阿斯匹林加双氯酚酸组 (n =2 0 6) ,( 4 )阿斯匹林加任何非类固醇抗炎药物组 (n =42 9) ,各组心血管疾病分布情况相似。因任何原因和心血管疾病死亡…  相似文献   
6.
7.
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兔血中布洛芬浓度,操作简单,重现性好。其线性范围在5~100μg/ml(r=0.9995),检出限为2μg/ml,回收率为102.57±2.88%,变异系数为0.43±0.18%。  相似文献   
8.
9.
10.
山莨菪碱对急性脑微循环障碍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采用显微摄像技术观察了山莨菪碱(654—2)对高分子右旋糖苷(HMWD)诱发的大鼠急性脑微循环紊乱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654—2可明显防止HMWD引起的软脑膜微血管痉挛,血流减慢、淤滞甚至停灌,并能维持严重低血压状态下的脑血流。本发现为临床应用654—2预防、抢救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