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11篇
  免费   660篇
  国内免费   224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88篇
临床医学   676篇
内科学   544篇
皮肤病学   33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104篇
外科学   142篇
综合类   2692篇
预防医学   396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1979篇
  8篇
中国医学   6305篇
肿瘤学   57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304篇
  2022年   239篇
  2021年   331篇
  2020年   264篇
  2019年   389篇
  2018年   183篇
  2017年   366篇
  2016年   399篇
  2015年   418篇
  2014年   783篇
  2013年   708篇
  2012年   853篇
  2011年   827篇
  2010年   747篇
  2009年   769篇
  2008年   765篇
  2007年   623篇
  2006年   475篇
  2005年   492篇
  2004年   452篇
  2003年   449篇
  2002年   340篇
  2001年   305篇
  2000年   273篇
  1999年   202篇
  1998年   174篇
  1997年   145篇
  1996年   149篇
  1995年   124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黑参中人参皂苷Rg_3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Thermo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测定黑参中人参皂苷Rg_3含量。结果:研究表明,不同批次黑参中人参皂苷Rg_3的含量差别明显,平均含量为1.236 5 mg·g~(-1),最低含量为0.368 7 mg·g~(-1),最高含量为2.500 7 mg·g~(-1),相差6.8倍。结论:建立了黑参中人参皂苷Rg_3含量的测定方法,对不同批次样品进行测定后发现,人参皂苷Rg_3含量差别明显,为黑参的质量控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汗是人体活动、气血运行、新陈代谢的产物~([1]),既是生理产物、又是病理产物。汗证则是由于气血阴阳不调,腠理不固所致的汗出异常。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阴虚者阳必凑之,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也。"《伤寒论》中"病自汗出,此为荣气和",首次出现"自汗"病名。明代《医学正传·汗证》将诸汗统一,统称汗证。汗证是现代糖尿病、甲亢等内分泌科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现择验案3则(冉颖卓主治)介绍如下。1益气养阴敛汗范某某,女,67岁。2017年7月24日初诊。  相似文献   
3.
芪参益气滴丸广泛应用于心血管领域,作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时,可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作,干预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室重构、炎症反应、血流动力学改变、心肌细胞凋亡等,改善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冠状动脉血流、血小板聚集及黏附功能等。通过研究相关药理及其机制,发现芪参益气滴丸可显著改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症状及预后。芪参益气滴丸的药理机制相关研究虽有报道,其有效化学药理成分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老年重症肺炎疗效及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9年6月医院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80例,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3 d、5 d时血浆NT-pro BNP水平,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77.50%(P<0.05)。治疗后3 d与5 d时研究组血浆NT-pro 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参附注射液能够有效提高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疗效,调节脑钠肽水平。  相似文献   
5.
唐许  龚成  刘慧 《中国性科学》2019,(6):133-136
目的探讨抗神经梅毒联合中药治疗神经梅毒对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7年2月武汉市汉阳医院诊治的134例神经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青霉素G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加用参附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血清中相关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对比临床效果。结果接受不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4~+(%)、CD4~+/CD8~+、NK(%)水平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神经系统状态比较则显示,观察组患者脑脊液PRP滴度、CSF TPPA(+)例数、CSF WBCs≥10×10~6/L例数、脑脊液蛋白0.45g/L(例)例数、MMSE评分、VFT评分、DS评分、Stroop评分和AVLT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梅毒患者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对其进行抗神经梅毒联合中药注射液治疗,能够改善患者血清中CD4~+/CD8~+以及NK细胞水平,达到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目的,此外,两者联用还有较强的驱梅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参蛤定喘胶囊鉴别方法的研究。方法:用药典的方法对红参进行薄层鉴别。结论:实验结果为参蛤定喘胶囊薄层鉴别方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周洁  毕建朋 《中草药》2019,50(6):1395-1399
目的研究犀角地黄汤加味对败血症导致的炎症和肺损伤的影响,探讨其对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制备败血症小鼠模型,测量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反映败血症小鼠的器官损伤程度;HE染色观察败血症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肺组织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小鼠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MIP-2)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中粒细胞分化抗原-1(Gr-1)的阳性表达;TUNEL法分析败血症小鼠肺中的TUNEL阳性细胞数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肺组织中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犀角地黄汤加味减轻了败血症小鼠的炎症反应和肺损伤程度,以及嗜中性粒细胞浸润。犀角地黄汤加味显著减少了败血症小鼠肺中的TUNEL阳性细胞数量。结论犀角地黄汤加味可以减轻败血症导致的炎症和肺损伤,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笔者应用灯盏花素、参脉注射液联用治疗冠心病85例,并与单纯应用硝酸异山梨酯的82例患者做为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参附强心口服液治疗顽固性心衰的疗效。方法 用参附强心口服液,每次15ml,每日3次口服,连服1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和80%,治疗后治疗组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参附强心口服液是治疗顽固性心衰的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0.
自拟退黄汤治疗胎黄症5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跃丰  江凤霞 《新中医》1997,29(11):29-29
笔者根据胎黄以湿热阳黄为主,新生儿静脉注射困难,不耐苦寒等特点,自拟退黄汤为主,治疗胎黄症57例,疗效确切,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57例中,男36例,女21例;年龄2~45天;病程1~15天;其中生理性黄疸36例(包括早产儿9例),G-6PD缺陷5例,合并感染(肠炎、肝炎、上呼吸道感染等)12例,原因不明4例。TBIL测定:TBIL最低55μmol/L,最高560μmol/L,DBIL15~80μmol/L。2 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以退黄汤治疗。组成:茵陈、薏苡仁各10~15g,丹参5~10g,甘草1~3g。加水150ml煎至50ml,加少许蜂蜜或葡萄糖喂服,每日1剂,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